分享

拥有清代玉器,今生无憾!

 博搜艺术 2021-02-09

  清代玉器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条件,它在继承我国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一脉相承的玉雕技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首先是为了统治者的需要,对历朝都有制作的上古礼器在器型、纹饰上加以丰富和完善,从而达到帝王在封禅、郊祀等一系列重大典礼上的使用要求。其次,乾隆皇帝曾大力倡导将古代的玉、铜质礼器作为新制玉器在造型、纹饰上参考的蓝本,以反对当时广泛流行的那些纹饰甜俗、以繁琐工艺来吸引人们眼光的“新样”玉器。此类由宫廷玉工制作的玉器,主要目的是对历史上辉煌时代的缅怀,并彰显出统治者的品德,故多在器物上落有乾隆本朝的款识。有学者认为如圭、璧等原属玉礼器造型的玉器,多加琢“乾隆年制”或“大清乾隆年制”款,只有极少个例加琢“乾隆仿古”款;但如鼎、簋等原属铜礼器造型的玉器,则多加琢“乾隆仿古”或“大清乾隆仿古”款。仿古玉除了以上两类外,尚可见有在“慕古”等传统审美观念影响下制作或将古玉改制而成的各式玉器,如蚩尤环、韘形佩以及被加琢御制诗文的古玉圭等。而另一种始自晚明并延续至今并以营利为目的,刻意致残作沁以企图混乱制作年代,试图鱼目混珠的玉器,被称为伪古玉。伪古玉同仿古玉最 大不同,乃是其制作主要目的在于牟利,既是牟利,其成本必然降至最 低。故笔者认为,多数伪古玉在质地、工艺、尺寸等关乎制作成本诸多方面上,无法与仿古玉及古玉真品相比。例如,为尽量减少生产投入,伪古玉要尽可能选用边皮次等玉料;为能达到既要古朴又掩饰质地瑕疵效果,伪古玉需作出沁色来;而为节省工时,其工必粗。故清代绝大多数伪古玉作品还是可从形制、纹饰等方面,被鉴别出来。

  清宫传世的白玉制品聚集了当时各类雕刻制作工艺,如圆雕、透雕、高浮雕、浅浮雕、线雕、减地、阴刻等等,除以白玉雕制单体器物之外,还有连缀器、镶嵌器,从而最 大限度地发挥白玉的表现功能。沈阳故宫珍藏的白玉藏品绝大多数都是清宫制造。有一些曾为皇帝御用之物,因而无论是白玉材质还是器物做工都十分优质和精湛,代表了清中晚期宫廷玉雕的极 佳水准。这些清宫白玉器物多数是清宫旧藏,少数是由社会上征集入藏。

  近古玉器艺术包括明、清两代(1368-1911)的玉器。从现存的大量实物和文献、档案可知,它已离开宁、元形神兼备的艺术轨道,回复到商品 化、陈设化、装饰化、文玩化方向,出现了一次不正常的扭曲和异化现象,这是在崇古、慕古、仿古、摹古思潮影响下出现并发展的,所以笔者称之为拟古主义的玉 器艺术。当然,它也绝非简单的复古主义艺术模仿。这种拟古主义在绘画、雕塑及各种工艺美术门类者普遍存在,只是表现形式不尽相同而已,但基本趋势是一致 的。

  清代玉器无论在品种数量和制造工艺上都形成了玉器史上的一个发展高峰期。由于乾隆皇帝爱玉,所以清代玉产地主要有除了苏州、扬州还有宫廷,呈三足鼎立趋势,各具特色。

  清代玉器,尤其是乾隆玉器,是中国古代玉雕艺术的高峰。乾隆玉器选材精良、器形规整、设计巧妙、意境高雅、雕工精美、新品迭出,玉器制作出现了空 前繁荣的局面。故宫博物院所藏明清皇 家玉器,数量多、品质优,代表了我国古代玉器发展的巅 峰。

  清代的玉器进入中国古代玉器发展的鼎盛时期,雕有人物纹样的玉器也多于历代,除了上文到的作为供奉或陈设之用的大型圆雕人物和玉图画题材中的人物故事图案,还有以下两种情况是在片状、圆雕或器皿的表面,用阴刻、阳纹、浮雕、透雕等技法,雕琢人物图案,多为活泼可爱的儿童和民俗中的吉祥人物,如采荷童子、戏蝶童子、刘海戏蟾和合二仙、福禄寿三星等。

  清代玉器用料主要是新疆和田玉,除此之外,清白玉料、黄玉、碧玉、墨玉等玉材也被广泛使用。一般高白玉料用于官品及精品的加工,其余均为民间用玉。清代玉器一般说玉质好的工艺也精致,玉质差的工艺比较一般。有柳裂、有脏、有皮的玉料大多用于一般玉器和仿古玉器的加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