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波普尔哲学】认知的错觉,趋势≠规律

 小播读书 2021-07-14

///

12/13 2020

认知的错觉,趋势≠规律

与书相伴

美好触手可及

今天我们继续来分享波普尔的经典代表作:《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前面一期视频,我们分享了波普尔在书里面批判了两种典型的“历史决定论”思想。一种是,反自然主义的历史决定论,也就是反对用物理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科学。

一种是,亲自然主义的历史决定论,也就是主张用物理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科学。前一期内容我们分享了关于第一个批判,接下来,今天我们来看看,波普尔是如何批判:亲自然主义的历史决定论的?

和批判反自然主义的历史决定论一样,波普尔在批判之前,还是列出了亲自然主义历史决定论,从与天文学的比较、观察的根据、社会动力学、历史规律等7个支持论点,并且都继续详细阐述。这里我列举一个:社会动力学和历史规律。

波普尔说,天体力学是以动力学为根据的,动力学理论认为运动是由力来决定的。所以,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一样,社会学同样应该以社会动力学为根据。历史决定论认为,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致的,因为它们都遵循着因果理论。

第二个是关于“历史规律”,在决定论者看来,人类社会和物理世界一样,有着普遍的规律,而唯一真正的社会学就是应该去寻找和发现这种规律,这个有点本质主义的意思,前面的内容波普尔对本质主义进行了批判,这里就不再阐述了。

那波普尔是如何反驳这些亲自然主义的决定论的呢?首先波普尔对:规律和趋势做出了明确的区分,物理的世界有确定的规律,但是人类社会只有趋势,而趋势不等于规律,规律可以精确预测,而趋势只能大致判断。

规律是可以长期预测,比如天文学能长期预测天体的运动轨迹,是取决于它们特有的重复性,也可以说是一个静态的系统;而在社会学中,我们并不是这样的,社会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我们无法做出长期预测,并没有普遍的规律。为什么人类社会没有规律呢?因为地球上的生命进化或者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只是一个单向的过程,并非一个周而复始的重复,不像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一样循环往复。所以,我们观察人类社会历史,只会观察到一个独一无二的过程,对人类历史的分析,并不能帮我们预测未来,就像对一只毛毛虫最仔细的观察,也不能使我们预见到,它会变成一只蝴蝶。

在社会学中虽然没有确定性的、可预测的规律,但是是有趋势的,趋势和规律的区别在于,趋势是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是一种概率或者可能性,而规律则是一种必然性和确定性。所以,波普尔说,我们可以根据规律来做出科学预测,但我们不能根据趋势的存在来做出科学的预测。比如人口增长是的趋势已经持续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但是有可能在十年内或者更快就会发生剧烈的变化,比如我们所熟知的“黑天鹅”事件,就是是趋势下会发生,但是在规律下是不会发生的。所以,趋势是不能作为科学预测的依据的。我们在历史中看到的某些方向或者倾向的连续事件,比如人口增长,经济危机,战争等等并不是规律,而只是趋势。

当然,在这本书里面,波普尔还对亲自然主义的历史决定论,其他观点进行了逻辑严密的批判,这里就不再展开了。总体来是,在《历史决定论的贫困》这本书里面,波普尔反对用其他任何自然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科学,因为不管是物理学和还是生物学,或者是天文学,它们的研究方法都只适用于某一领域,而和人类社会是不一样的。

更关键的在于,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以“知识增长”为主要推动力的,而知识增长的方向,是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的,因此我们从根本上无法预测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如果没有了确定的目标和终点,那我们就只能采用类似“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不断地提出假设、猜想,并不反驳和证伪,从而排除掉错误的选项,再进入下一轮猜想和反驳,这是波普尔科学哲学理论的核心。波普尔说,任何对这一发展过程的预测,都是不可能完成的;相反,它必须随时被修改、补充乃至于推翻。对于科学发展的过程,人们充其量只能预测它的总趋势,即知识的经验内容不断增加,越来越接近真理,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趋势。

波普尔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哲学家,和批判理性主义的创始人,在科学哲学方面,波普尔既是理性的,又是非理性的,但归根到底是非理性的,因为知识的突破依赖于猜想和假设,这是非理性的,不过对猜想的证伪和反驳,又需要借助理性的力量,这或许就是波普尔被誉为“批判理性主义”的本质吧,我们需要理性地批判理性。

好了,内容就介绍到这里,后面将继续分享这本书其他内容,我们下一篇文章见!

小播读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