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散原创】马秀芳作品 | 那一片芦苇

 梅雨墨香 2021-02-09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对芦苇的念念不忘,源于什么时候,说不清楚,也许它们一直在我心里,从未离开过我……

梦里常梦见,一辆马车沿着一片芦苇慢跑,朝着县城的方向,马车上坐着母亲和舅母,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声嘶力竭地哭喊着追赶马车,可马车到底还是没有停留。最后小女孩手里拿着舅母给的几块糖果,一边抽噎着抹着眼泪,一边一步一回头看着那辆渐渐远去的马车。那个小女孩就是我。

后来,母亲告诉我,她看着我一步一回头的背影,也落了泪。她说她们本打算要带我去县城,如果我那时不要糖果继续追赶马车的话。生活中本该的事太多,抵御了各种诱惑,我们才能走得更远。作为补偿,母亲从县城回来时,给我买了冰棍和新衣服,冰棍装在新买的保温暖瓶里,这是我第一次吃到冰棍,很凉也很甜。

秋天,绿色的芦苇慢慢变黄,一簇簇芦花,像一只只毛绒绒刚出蛋壳的鸡仔。天冷了,湖面上结了厚厚的冰,村上几家扎苇席的专业户,冒着严寒,用小四轮一车车将芦苇拉回家,铺在院子里,一家老少齐上阵开始扎苇席,他们的苇席都远销到了石河子。有好几次我赶牛到苇湖饮水,遇见那家男的,满脸挂着白色冰霜,头上围着女人的一方花头巾,拉着满满一小四轮芦苇,热气腾腾往家走,好几次我将他误认成了他家媳妇。

回家后把他的怪模样描述给家人听,父亲说:“不要笑话人家,只有肯吃苦,勤快的人才能挣上钱吃上饭。”后来他家确实靠着卖苇席发了家致了富。在那些最没有诗意的日子,在一个最没有诗意的地方,父亲的话如钟锤一样,敲醒了我,我开始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敬意。

和哥嫂去阿勒泰的路上,不经意间看见一大片芦苇,它们在冬日的阳光下欢笑着,以迎接太阳的方式领受着属于自己的命运,想叫哥停车,哥见太阳西斜,说要着急赶回去,他心里一直惦念着他的孙女和将要出生的牛崽。我只好遗憾而归。回来后心里却一直惦念着那些芦苇,仿佛与一群老友失之交臂。

也常想起那片离我很遥远的芦苇——查干湖的芦苇,说遥远,是因我们一个在鸡头,一个在鸡尾。时间显示北京时间16:59,太阳正从车的左半边照进来,温而柔,我的左半身享受着温暖,右半身却更加的冰冷,我常以一个人的体温,感知这人间的冷暖。一阵风吹过,湖中一群芦苇朝我点头微笑。希望某天当我白首来看它们时,它们还在,还能将我认出,我们还能彼此握手问好。

总觉芦苇身上有一种有别于其他生物的品质,当面对着它们时,我才觉得我就是我,一个自由的人,一个可以自由呼吸,自由欢呼,自由默想的人。活在这世上,人就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作者简介:马秀芳,回族,现居新疆。《国家诗人地理》签约作者。作品见于《中国西部散文学会》《西散原创》《回族文学》《西散南国文学》《海峡文学》《大家文学网》等微信平台及新疆人民广播电台、《阿勒泰日报》《文学百花苑》等媒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