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易经心理学

 nangongcunfu 2021-02-10

《内经》篇名与心理学基础

王米渠
人的心理现象是极其复杂的,甚至披上了神秘的色彩,它是科学研究的最高层次问题,又是

最富有魅力的.人们以极浓厚的兴趣,总是想揭示心理现象的奥秘所在.不论是古人还是今人,

也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人们都曾作过,而且目前还正在作着艰辛的探索.但是,由于认识心

理现象的背景角度和方法不同,所以学派林立,千差万别,要使心理学得到完善的统一,还需要

作长期艰苦的工作.
在中国古代的东方文化和思想中,对心理现象的认识较早地形成了一套初步的系统,这个系

统可以传统称"心神",现在可称为心神学说.心神学说是以太极、阴阳、五行、四象、八卦来

作为说理工具,进而对心理现象作出一定系统的论述,这又集中体现在祖国医学体系中.以中医

理论的两大基本特点——整体观和辨证论治而言,便有着重视心理因素的内涵.而"心主神明

论"、"藏象五志论"、"七情学说"等则是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论述的基础理论.这些学说是

构成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实践中不断地丰富提高并得以发展,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

展的今天仍能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在今天看来,中医对心理现象的某些认识既能合拍于现代心

理学的观点,又有不少独到的见解,这是我们可以引为自豪的.

在西方,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便提出了"四液学说".尔后,在欧洲黑暗的中世纪,心理学

思想的发展极为缓慢,甚至出现了倒退.但是到了近代,尤其是在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

了第一所心理实验室以来,便使心理学从思辩性的研究发展到实验室研究的阶段.从此,心理学

也就表现出其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心理学家便将心理学研究范畴明确

划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两大部分.在心理过程中,又分为知(认知过程)、情(情感过

程)、意(意志过程)等三部分内容,即心理学中常说的三分法.在个性心理特征中又分为人

格、能力等内容.于是,在这个框架下的现代心理学,就逐渐地建立和发展起来了.现代认知心

理学、行为科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等学派的出现促进了心理学的新发展,使现代心理学在世界科

学的林海中形成了自己庞大的科学体系,并在当代科学体系中,愈来愈使自己获得了显赫的地

位.  当然,现代心理学是以西方背景为源头,更多是在实验室中发展起来的.它与在东方背景下

的中国传统心理学思想有着很大的不同.我们在研究东方心理学思想或中医心理学问题时,应当

分辨它们的不同特点,用本源法回溯到它的源头,然后顺理而下,把这两种系统进行辨析分别,

求同索异,以便对今天的发展提供借鉴.

本章中重点讨论"求同",就是以现代心理学的基本框架,来研究和探讨中医学对心理学所

划分的基本范畴的认识.当然,对东方传统的心理学思想溯源研究是中医心理学研究问题的主导

方面和研究重心.本章则换一个角度,即从现代心理学基础范畴来认识、比较东西方认识.

《内经》与现代心理学所划分的基本范畴的认褒有许多一致处.换言之,中医理论体系的产

生和形成过程是有相当的心理学知识作为基础的.现分别按知、情、意、人格、能力等几方面对

篇名简单地说明:
q  认知过程
《内经》涉及到认识过程的篇章较多,除了《灵枢本神篇》的命题论述(见下节)外,《素

问八正神明论》中有关于灵感的精彩讨论,它把顿悟过程描述为"神"而"明之"的过程,形象

地再现了中医在诊断过程中对灵感的捕捉,概括地总结了中医理论产生过程中灵感思维的意义.

在《灵枢大惑论》中关于视觉过程的论述也有其独到之处.另外,对危急情况的异常环境下会

"惑",即产生错觉、幻觉的见解也是有道理的.这些论述现在看来都是科学的.

q  情感过程
《内经》所涉及到的情绪问题较多,因为情志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有密切关系.它是

七情学说
产生的源头.目前人们常拿中医学的七情学说与西方的心身医学相比较,不无道理.如在

《灵枢忧恚无言篇》便指出了过度的不良情绪刺激面失音,《素问血气形志篇》谈到情绪的苦乐

与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灵枢刺志论》中讲到了在针刺过程中对患者的惊恐情绪要注意处

理.《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论述了怎样接春夏秋冬季节更换来调神养心,强调保持情绪的稳

定、心境的安和,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这些心理卫生的论述,在时间生物学深入发展的今天

是极有科学价值的.
q  意志过程
所谓意志过程是指人们确立既定目标,完成预期任务的心理过程.往往需要克服困难,排除

障碍.具
体包括如下三个环节,即确定目标,拟定计划和付诸实行.在《内经》中对意过程也有一定

论述,如《灵枢本神篇》说:"意之所存谓之志."张景岳注释为:"意已决而卓有所立者曰

志."这种对意志的定义十分精当,"意已决"是指目标的确定和计划的拟定,"卓有所立"是

指付诸于实践的过程,"卓"字很有份量,相当于积极的意志品质,它表现为果断性、坚持性、

自觉性、自制力等.《内经》谈意志多在养生治病方面,如《灵枢本脏篇》的"志意"论,张介

宾注:志意能"统御精神",调燮寒温合适,情绪适当.这种对意志的论述,从现代对生物反馈

的研究中得到了证实.生物反馈的研究中得到了证实.生物反馈学说认为,人的意志可以控制自

主神经系统所支配的某些内脏功能活动.如呼吸、心跳运动、自压及皮肤温度等.从现在对气功

的研究及其养心健身、愈疾却病的实践中,也可以证明《内经》对意志认识的科学性.

q  人格  辨证论治的基本要求是分辨个体心身差异及其在此基础上的疾病反应状态,进而确定进行论

治的方针
而遣方用药.故人格问题在中医诊治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内经》对人格问题也进行了广

泛的论述.如《灵枢论勇篇》中就谈到勇敢与懦怯的人,在外在行为表现和内部脏腑结构,以及

对异常环境的适应能力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在今天看来,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灵枢逆顺

肥瘦篇》讨论到体态的肥胖、瘦细与心理的联系.在《灵枢寿夭刚柔篇》中也有对这一问题的论

述.这些认识不仅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得到了有力的印证,而且与国外的某些人格学说也有不少相

似之处.如与德国克瑞奇米尔的体形学说,美国谢尔顿的内外胚发育说,英国艾克森的人格维度

说等都有同异可比之处.而这一问题在《灵枢通天篇》和《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中则更有较为

全面、系统和深入的论述.这些就是中医心理学中的阴阳人格体质学说的奠基石.它在中医学、

心理学、精神学、人类学等许多学科中受到了广泛的注意.

q  能力  《内经》有关能力的认识偏重于对医学能力的形成方面的论述.除了在《灵枢官能篇》外,

在《灵枢师传篇》中也谈到中医学师传家授的教育心理特点,研究了传统医学能力形成中的种种

问题.另外在《灵枢本神篇》中,虽然主要偏重于对认识过程的论述,但其中也涉及到了不少关

于能力的问题.
总之,《内经》仅从篇名而论,已涉及到心理学的主要基本问题,其内容就更可想而知了.

这里可以看出在中医学科学体系形成的过程中,充分注意到了人的心理活动与疾病的关系,吸取

了当时东方思想文化中对心理现象认识的精华.今天,用现代心理学的基本范畴来衡量它也是值

得称道的.尽管很少有实验设计,论述问题深浅不一,且侧重于医学方面,表达的方式、逻辑也

与今人存在着差距,然其精辟之处仍耐人寻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