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神“过年”

 京都闻道阁 2021-02-10

本阁作者文集:崔桂忠  杨德振  曹旭  

易书生  彭化义  师利国  赵萍 

文丨杨德振

又快过年了,无论是报刊还是网络平台、自媒体,关于过年的文章铺天盖地,目不暇接,精彩纷呈,各具特色;尤其是这个即将要过的年节依然处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为了有效阻击传播途径,故乡叫“尽量不回”,驻地叫“尽量莫走”,真让人心神不定,走与留莫衷一是……因此在矛盾和观望中形成了各种类型的心态;有人认为“此心安处是吾乡”,就畅快地留在了工作本地;有人认为“有钱无钱,回家过年,是天大的事”,依然选择千里辗转,义无反顾地奔回故乡,哪怕回家要核酸检测或居家隔离14天;也有人举家开车回去,不顾舟车劳顿,无心欣赏沿图美景,只是想尽快见到家乡的亲人……无论哪种心态、想法和行动,反映的是一个人的正常情感和思乡情结,是几千年来中国过年习俗在人们脑海里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一种情感发酵与流转。

年之所以为“年”,成为一年中最大的节日,其核心底蕴和主旨要义便是“团圆”。一家人幸福地相处在一起,吃什么不重要,喝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聚在一块”,团团圆圆。而今年又由于是特殊之年,新冠疫情在这个别地方时现时发,对“聚在一块团圆”这个美好愿望有所限制,是迫不得已的事情。从另一个视角上看,这是对“生命至上”理念的一种敬畏和践行,只有人人生命平安和安全了,过年团圆才算是真正的圆满。否则,一旦因聚集而传播病毒,那真是乐极生悲、欲哭无泪、适得其反的事情;各地政府所做的各种努力和出台的各种温暖人心的举措,体现的是爱民和以民为本的情怀,我们每个人应该充分理解和感到欣慰才是。

毋用置疑,过年团圆的底色和前提是平安,我们每个人身心都健康平安,在哪都是过年。我在这里要说的是,我们别只顾着身体过年,而忘了给精神也过个“年”。

身体过年的最大特征就是与家人团圆团聚,畅叙亲情,友情,卸下一年的风尘与劳累;精神在此时也可以借助过年“团圆”和归整一下,把平常过多的欲望、撕裂的价值观、颓废的情绪、不必要的焦虑、任性的戾气统统抛却掉,集中精神,静养精神。利用春节长假给精神也来一次“沐浴更衣”、“焚香礼敬”、“盘点回溯”、“交融提升”、“锄草拔节”……借此给精神“减负”、“减压”、“除尘”、“除锈”,让精神更加清爽、轻松、挺拔、光亮、矍铄,甚至变得丰盈和伟大起来,这才是“精神过年”的目的。

眼下,个人回家乡过年的愿望受到小小局限,而“精神过年”却不受疫情防控要求的限制,它不仅可以填补个人不能回家的遗憾,还可以激发每个人精气神,让人们的身体获得一种崭新的能量和体验。

在悠长的春节假期里,有许多可以让“精神过年”的方式和内容。例如放下一些应酬,系统而悠闲地品读几本闲书,陪家人去电影院里看一场电影,或走进戏院看一场大戏、听一场新年音乐会;一个人去图书馆“泡"上一天,走进历史的天空;或一个人到人迹罕至的地方,心无旁骛地与大自然来一个“亲密接触”;或在暖洋洋的太阳底下写一篇心灵日记,记录一下此时的精神状情;或与一帮朋友品茗聊天,精神互动或慰籍,达到灵魂交融;或走访慰问一下特困家庭和残疾朋友,表达爱意与善心,传递一种精神;或到孤儿院、养老院做一天义工或志愿者,让爱心张扬,温润人们的精神;或到智障儿童中心做一天义教,让温暖熨帖童心,把自己悲天悯人的精神传承给子女……等等,只要是有助于精神濡染、滋养、洗礼、升华,一切有益的事情,都可以在春节长假里去做;平时没空去做,此时去做,不仅可以给社会添喜气喜庆,还可以给自己拓展人生格局,提升境界。再者,你自己的慷慨“付出”和布施“舍得”,正是另一种收获的开始;物质与精神上的“此消彼长”转化,正是一个人精神涅槃、拔节的重要体现、具体行动和丰硕收获。

所以,不管在哪里过年,我们首先要过的是一个平安年。在平安的前提下,既要安排好身体过年外,还一定要想办法让精神跟上人的步伐和节奏,让精神也过一个“富庶”,“阔绰”、“宏大”、“独特”的新年。如此,今年这个特别年节,定会让人终身难忘,也会赋予格外意义。

物质可以支撑起和满足到人间烟火气里年节的所有的愿望与欢喜,而精神支撑和喂大的却是特殊时期里家国情怀的抒发和人生格局。所以,在今年,既要过好“物质年”,更要过好“精神年”。

二0二一年二月五日于广州

读完本文顺便点下面的“在看”,以资鼓励!您的“转发”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