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干净才算真干净

 大科技杂志社 2021-02-10

如果你在吃美味的蛋糕时掉了一块在地上,你会捡起来吃吗?弟弟妹妹玩了泥巴又啃手指,这会让他们生病吗?如果不接触任何“脏”东西,会让自己更健康吗?

掉在地上的食物还能不能吃?

许多人会把掉在地上的食物直接扔到垃圾桶,有的人认为蛋糕掉在地上5秒内捡起就还能吃,但科学家说:许多食物即使在地上呆了30分钟也能吃!这些食物包括饼干、三明治、干面包等较干的食品,它们沾染的细菌即使过了30分钟也没有增加多少;但煮熟的面条、糖果、甜甜圈等较有黏性的食物则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沾上更多的细菌,因此,这些食物要遵循“5秒原则”,即掉到地上5秒钟之内可捡起来吃。

当然,掉在不同的地面,粘染的细菌数量不同,在相同的接触面积下,掉在木板和瓷砖上的食物所沾染的细菌比掉在地毯上的要多得多。

起床后我们该不该叠被子?

早上好不容易起床,妈妈还让你立刻整理床铺、叠好被子,因为这是讲卫生的好习惯。真的是这样吗?

实际上,卫生的做法应该是过一会再叠。人们窝在被子里睡了一晚后,被子内留下了人体大量的汗液皮屑,如果此时立刻叠被子,代谢物长时间被“锁”在被子里,更容易滋生螨虫。有数据显示,我们每晚都会和150万只螨虫睡在一张床上,它们很容易导致我们过敏。不过,把被子平铺在床上也不可取,这样会闷着床单,同样容易滋生螨虫。所以我们每天起床,可以将被子与身体接触的那一面翻过来,在床上晾一晾再叠。

玩泥巴到底脏不脏?

许多小朋友喜欢玩泥巴,但妈妈可能会说你“玩得一身脏”,那泥土究竟脏不脏呢?泥土含有矿物颗粒、有机质和微生物,其中最令人担心的是微生物,一旦感染了某种细菌,人可能会生病。但是,我们的祖先和土壤中的微生物生活了数百万年,一起共生、进化,早已适应了彼此的存在,人类也收获了强大的免疫系统。

泥土中还有不少有益细菌,比如牛型分枝杆菌,它可以增加人脑中的血清素,让人舒缓放松并感到愉悦。如此看来,玩泥巴能让人更加健康快乐,并不算“脏”。

从小接受耐“脏”训练

在刚出生时,我们的免疫系统就像一个新士兵从没打过仗一样,没遇到过任何细菌病毒,在面临病菌时,我们的身体毫无招架之力。但母亲通过生育和哺乳,将许多有益的细菌传给我们,我们在长大后也会接触更多细菌,所以免疫系统通过层层“训练”,渐渐掌握处理“入侵者”的正确方法。

但很多人从小被父母要求远离“脏乱差”的地方,洗手要用消毒剂等,使得身上的细菌包括有益细菌越来越少,免疫系统变得容易对外来的刺激过度敏感,不分青红皂白地发动“免疫大军”,身体承受不住就会出现过敏。

人体皮肤上的葡萄球菌(绿色)和丙酸杆菌(蓝色)一般无害,但菌落失去平衡时会使皮肤生病。

太爱干净反而不健康

发达国家的人爱干净的程度普遍较高,患过敏性疾病的概率往往也更高,例如欧美国家的过敏发病率为50%~60%,中国的发病率为20%~30%。过分爱干净不可取,但适量的清洁是必要的,那人们应该清洁到什么程度、接触多少细菌才算真的干净?这个问题没有一成不变的答案,只要能保证人的身体健康都可以。

每天吸入的细菌达60万

根据科学家计算,即便你整天待在家里,平均每天吸入的细菌数量也能达到60万!如果坐在户外,每天的细菌摄入量将达到97万。如果说沾染了细菌就会生病,那么人类就不可能生存了。

其实,大多数通过空气传播的细菌对人体是无害的,导致疾病的细菌也只是细菌中很小的一部分,比如房屋内的致病菌占比不到0.01%。几百万年来,人类与细菌一直是共生的关系,绝大多数细菌比我们更早来到世界上,所以人体也早已熟悉了这些细菌。只有当身体失衡或对人体有害的新细菌或病毒出现时,人类才需要提高警惕。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们为了避免与新冠肺炎病毒接触,采取的卫生防控方式较为严格,比如戴口罩才能出行,每天用消毒液来洗手,离开一个城市需要单独隔离14天等。这些手段只是为了在疫情发生时阻隔新型病毒,在非疫情时期不需要这么严格,只需做到饭前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将食物煮熟再吃等常规的卫生习惯就够了。

粪便到处都是

2018年,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在8个麦当劳自助点餐触屏上收集了细菌样本,他们发现,每块触屏上都有来自粪便的细菌。这倒不是因为餐厅的卫生不好,这些细菌都来自于顾客。我们每个人的屁股缝里在任何时候都夹着大约0.1克的粪便,而这些粪便会粘到衣服上,再粘到手上以及手触摸过的任何表面。

你也许会把厕所洗了一遍又一遍,但当你冲马桶时,细菌会像晨雾一样分散到空中,当下一个人走进厕所时,会落在他的身上。而厨房也没好到哪去,洗碗布上每平方厘米所含有的细菌数量是厕所的两倍。实际上,门把手、电视机遥控、键盘、电梯按钮、公交扶手和汽车座位上都有粪便或其他脏东西。

粪便从来都是到处都有,但我们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如果你的免疫系统工作正常,低程度的污染物不足以使你生病,但在公共场所勤洗手总是没错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