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部发布通知:3月1日就执行,中小学生开心了,老师很尴尬

 旭勇 2021-02-10

每个孩子都是全家的小宝贝,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生怕孩子受了半点委屈,因此格外小心。孩子到了入学的年纪,很多家长就开始担心孩子在学校,是否会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老师是否会在某些时候责罚自己的孩子。

家长这些担忧也不是空穴来风,随着网络的曝光,我们看到了各式各样的教师体罚,引起了很多有孩子家庭的共鸣。

孩子在校情况惹家长担忧,教育部新举措:或将约束教师的惩戒行为

虽然绝大多数教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是向着好的目标出发的,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面对不同的孩子难免会采取不同的措施。

有些有学习主动性的孩子,课堂认真积极,回家主动完成作业,自然很少会受到老师的责骂,但是有些自制力比较差,又总是挑战老师权威的孩子,在学校中难免会被老师当作典型,甚至是采取一些比较严厉的措施。

为了避免在这些情况下,老师会控制不住情绪产生某些过激的行为,国家教育部每年都会出台一些政策,也会随时派督导组监督;学校内部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防止此类现象的发生。

教育部发布了关于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的通知,这一规定将于2021年的3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目前还在试行阶段,从具体内容中,可以看出这次的通知有很多针对性行为,学生可以直接对号入座,找到老师行为中的不当之处。

教育部发布通知:3月1日就执行,中小学生开心了,老师很尴尬

教育部明文规定,以下行为老师坚决不能做:

  • 击打、刺扎等引起身体疼痛的行为;

  • 超过正常限度的罚站、反复抄写、强制做不适的动作或姿势;

  • 刻意孤立的间接伤害和心理伤害;辱骂或者歧视性语言、行为;

  • 因为少数人的违纪而惩罚全体学生;因学业成绩而惩罚学生;

  • 用个人的情绪、好恶来惩罚学生;指派学生对其他学生实施惩罚;

  • 其他侵害学生权利的行为。

针对这个方案,老师学生以及家长,各有各的看法——

老师:细化的法规,管教学生无从下手

很多老师看完后,很多老师表示无奈又尴尬:以后管学生只能“说教”了,张嘴之前还得多想一会,免得引火上身。

教育部在形式上的细致化,具体到老师的具体行为,这虽然为家长和孩子吃了定心丸,但是让老师手足无措,一些必要的惩戒性行为不知该如何去实施,老师陷入了一个无法管理的尴尬处境。

家长:可能会见小放大,质疑老师常规行为

除了教师的谨小慎微,这些法规也会让有些对学校教师存在偏见的家长,将教师正常的惩戒行为无限放大,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困难和阻碍。

学生:更多的是开心,对老师少了一点惧怕

这样的规则刚开始虽然会让教师在教学上有些尴尬,但是对于教学工作的长久性和促进孩子们的健康发展来说,有着深远的意义。很多中小学生得知后,都纷纷表示:很开心。

教学过程中的细化规则,是教育发展的进步,会为各方带来益处

1、保护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的关键期,对很多外界事物的认识还很片面,老师的不当行为很容易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变化,影响孩子内心对美好世界的认识,很多出于好的角度的行为俨然因为体罚的外衣已经变了味道了。

这些逐渐细化的规则,从国家层面筛除了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行为,为教师的课堂行为提供了一个标尺,让教师明确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能及时有效地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促进教育和谐。

2、警醒教师把握课堂行为,约束日常行为过当的教师

在教育界,每年都会出现大大小小的教育事故,这些事故大多是因为教师的教育行为失当引起的,这些行为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的伤害,红黄蓝幼儿园事件让多少家长心痛不已,自己视若珍宝的孩子竟然成了老师的发泄工具,而为人师表的教师俨然是一个人面兽心的魔鬼。

这些规则能从每一个行为上约束教师,让教师随时随地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由于情绪问题和行为失当给学生带来伤害,也断送自己的前程,保障教育工作稳步进行。

3、提高教学效率,排除不利因素干扰

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执拗于学生某些行为,因为问题得不到快速处理而搁置上课;在课下,也会由于体罚性作业而占用孩子的时间,导致他们不能按时完成作业。

有了这些规则,避免了教学过程中这些浪费时间的行为,为教育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排除了没有必要的干扰,提高了学习效率。

教育部新规不是要挟老师的砝码,家长和学生要提高认识,尊师重道

虽然这些政策是对教师进行约束的,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现在随着这些政策的出台,认识不到位的学生也会拿这些作为要挟老师的砝码,从而在课堂上大摇大摆,蓄意破坏课堂秩序。

1、尊重老师的辛苦教学,一切为了孩子的将来。

无论是怎样严厉的老师,最终的目的是让孩子有更好的学习成绩,帮助他们赢在未来,因此家长要为孩子奠定认识的基础,让孩子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在学习中,跟老师朝着同一个方向共同努力,就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误会和老师的“大动干戈”。

2、真诚向老师建议,化解老师的不当行为

每一位教师都是一个孩子的父母,因此他们是乐意成为孩子的朋友的,更愿意听取孩子的意见,因此在尊重老师,认真学习的前提下为老师提出意见,相信每一位老师都会虚心接受,向着孩子们希望的方向去做。

3、严格要求自己,做自己学习的主人

很多课堂行为的根源都在于孩子的被动学习,在被动学习下就会出现扰乱课堂秩序、交头接耳、抄写作业、不写作业、不听讲等一系列问题,教师为了矫正孩子的这些问题,各种方法都要试一试,因此也会出现方法不科学的情况。

那么如果学生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被动学习的人,这些问题也就不复存在了,老师们也就不用大动干戈去矫正这些问题,而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上占有主动权,就会看到另外一番风景。

规则的出台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教师和学生的一番讨论,一路走来的家长也是学生,兢兢业业的教师也曾是学生,大家都知道如何去遵守这些规则,如何又能避免这些课堂不当行为的产生,家校合力让学生自己提高认识,这些规则也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