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北废弃的军工厂,荒凉满目恍如隔世,上万人的住宅空置几十年

 燕山茶社 2021-02-10

“三线”一词,对于现在的年轻人一定很陌生,那是属于爷爷奶奶辈的辉煌。那是从1965年至1980年短短十几年,一场绝无仅有的“靠山近水扎大营”的工业建设。当时国家为了加强战备,并逐步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的一次由东向西转移的战略大调整。几百万人离开城市,扎根山区,用自己的双手建起一座座现代化的“数字”工厂。

河北废弃的军工厂,荒凉满目恍如隔世,上万人的住宅空置几十年

在河北井陉山区在当时有一个专门生产履带装甲车辆的542基地、1970年5月筹建,对外称“542工程”、“7012 信箱”。建设初期规划为一个总部和七个分部,5470厂和5760厂就是其中两个最为重要的分厂。5470和5460统称为“华北柴油机厂,在井陉存活了几十年。为中国的部队汽车、轮船、坦克输送了很多德式发动机。

河北废弃的军工厂,荒凉满目恍如隔世,上万人的住宅空置几十年

5470厂的规模很大,仅仅就生活区便占据了南障城4条沟,最多时曾有上万人在此工作生活。整座工厂被大山包围,除非从空中侦察无意中发现这里,不然外人是很难这里的。走进废弃的厂区内部,随处可见四四方方的职工宿舍楼,一排排的十分壮观。这些宿舍楼里孕育了多少故事、多少爱情,多少的家常理短。无论结局如何,现在都成了曾经的回忆。

河北废弃的军工厂,荒凉满目恍如隔世,上万人的住宅空置几十年

障城中学占据了厂区的一部分,曾经生产军品,保家卫国。现在培养学生,为多家储备后援厉害,都是在为国奉献。生产车间少数租给了一家当地企业,继续使用。但多数都处于荒废的状态,那些高大的厂房里曾经有数不清的工友和师傅,曾经人来人往忙忙碌碌,现在门庭冷落一片萧条,一地破碎的玻璃挡住好奇者的脚步。

河北废弃的军工厂,荒凉满目恍如隔世,上万人的住宅空置几十年

三线厂就是一个小社会,什么社会功能都有,除了火葬场没有。电影院、卫生所,托儿所,幼儿园、学校、食堂、澡堂、市场、邮局、灯光球场、俱乐部等配套设施齐全。在那个物资短缺的年代,工厂里面的生活还是很让人羡慕的。一卡车一卡车的生活物资从四面八方运进来,分鱼分肉,分苹果分桔子。直到今天,还有多少人怀念厂子自制的5分钱1根的冰棍,2元1罐的液化气,大食堂的方块蛋糕,还有1角钱的理发……

河北废弃的军工厂,荒凉满目恍如隔世,上万人的住宅空置几十年

上世纪80年代初,5460厂、5470厂和542总指挥部联合成立华北柴油机厂,生产风冷柴油机和发动机。80年代末,542工程迁入石家庄市。井陉的厂区和其他建筑也就结束了其辉煌而又短暂的一生。

河北废弃的军工厂,荒凉满目恍如隔世,上万人的住宅空置几十年

时光如梭,曾经属于那个激情岁月的三线建设,已经离我们远去,老一辈三线人流下的汗水、泪水也早已风干在历史的尘埃里。眼前的一切,在现代人眼中是那么遥远又陌生,但经历过的人却有着满满的回忆,回不去也忘不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