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八战:乐毅破齐(6)田单复国

 金色年华554 2021-02-10

燕国那边忙着办国丧,齐国人民看到了希望。

即墨民选最高长官田单是一个做局高手,他下了四步棋,每一步都高妙无比,环环相扣。

第一步,田单在燕昭王死后,先是派出了间谍在燕国散播谣言,把曾经大家怀疑的那堆车轱辘话又都说了一遍,但最后画龙点睛的加了一笔,说乐毅一直就有自立之心,但老王尚在时,乐毅一直不忍心。

其实有没有这谣言,燕惠王都会对乐毅动手,国家不会无限期的等着你围这两座城。

毕竟就像是这谣言中最贴心的那句话说的那样:老王尚在时,乐毅一直不忍心。

燕惠王的心理其实很好推测:你手握大兵在他乡经营这么多年,谁知道你是什么心思。

你又不是我的人,我是不允许有这样大的不确定威胁的。

燕惠王派大将骑劫去接替乐毅,让乐毅回国受封赏。

乐毅并没有像吴三桂那样被削藩后就反了,也许他想到了自己的知遇之主燕昭王的封王之义,也许他也知道,这几年他并没有预想的那样,在齐地播下多少恩泽。

最终,他选择了逝如冬雪般的离开齐国这片自己的传奇之地。

他虽然选择了离开,但他同样不傻,他知道燕惠王是什么意思,他没有北上回燕,而是西去奔赵。

乐毅一走,燕国军心大变。

田单的第一步棋走完,走了第二步。

他搞起了封建迷信。

他单命令城里百姓每家吃饭的时候必须在庭院中摆出饭菜来祭祀他们的祖先。

祖先吃没吃到不一定,反正即墨的各种鸟因此都被吸引到即墨城上空盘旋,时不时飞下来和人抢食。

城外的燕军对此开始感到奇怪,各种传言开始流传。

田单扬言说:'这是有神仙来教导我,让我拯救孤城。

这时,有一名士兵没有控制住自己的幽默情绪,说:'我可以当你的神仙导师吗?'

这个大兵说完就意识到自己闯祸了,于是回身就跑。

田单马上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将那个士兵拽了回来,倒头便拜,还请他面朝东坐着,导师长导师短的侍奉他。

那个士兵傻眼了,说:'我闹着玩的。'

田单说:'小点声!别废话!说你是你就是,说破了我就宰了你!'

今后,每当田单发布约束军民的命令,一定宣称是他这位神仙导师的旨意。

第二步棋,增加了己方的信念,打击了城外面燕军的信心,毕竟人家有神仙下凡,这仗还怎么打?

第三步,同仇敌忾。

他先是派人扬言说:'齐国人非常在乎鼻子,死不怕,但鼻子没了就活不了了。

大将骑劫于是下命令,把所有齐军的俘虏鼻子都给我割了。

即墨城中的百姓们愤怒异常,民意被激发了出来,誓与城池共存亡。

紧接着田单又散播谣言说:'燕军如果挖掘我们城外的坟墓,侮辱我们的祖先,齐人就失去了精神支柱,更活不下去了。

骑劫拿到剧本后,马上命令燕军挖掘城外的全部坟墓,焚烧死尸。

被抛坟掘墓的即墨人从城上望见,都流泪哭泣,恨得咬牙切齿,纷纷向田单请求:咱们爷们誓与燕军决一死战!

田单一看,民意可用,下了最后一步棋。

田单先是麻痹燕军,命精壮甲士隐伏城内,用老弱﹑妇女登城守望。又派出使者诈降,并让一个城内富豪持重金贿赂燕将,假称即墨守不下去了,准备投降,希望到时能够保全他的妻小。

此时围城已经三年多的燕军,急欲停战回乡,见大功将成,只等受降,更加懈怠。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田单集中了即墨城中的千余头牛,牛角缚利刃,牛尾扎浸油芦苇,牛身画上了五彩花纹。

准备完毕后,田单下令点燃牛尾芦苇。

牛负痛从城脚预挖的数十个通道狂奔燕营,即墨五千勇士紧随于后,城内军民擂鼓击器,呐喊助威,一时间,杀声震天。

燕军见火光中无数角上有刀﹑身后冒火的怪物直冲而来,惊惶失措,以为真的神兵天降。即墨勇士乘势冲杀,城内军民能上战场的全部尾随出战,燕军大乱,夺路逃命,互相践踏,骑劫在混乱中被杀。

田单率军乘胜追击,所经过的城市纷纷起义,田单的部队像滚雪球一样的迅速壮大,节节进击,很快燕军被逐出了齐境,尽复失地70余城。

田单的复国过程,其实比乐毅破齐更为传奇,但这也有另一个重大的疑点。

为什么齐人会纷纷响应?

战国时期,其实祖国的这个概念在人们心中并不明显

那时候,除了各国王室,人们都是以天下为概念的,这个国呆不下去了,就去那个国。

之前我们在第四战中“战国的士”中详细介绍过了。

比如说乐毅在燕混不下去了就跑到了赵,并没有丝毫犹豫,比如说各国前线的那些城,今天秦国打来了,我们就是秦人,明年魏国光复了,我们又变成了魏人,

无所谓,只要能吃饱,有田种,剩下都好说。

我们在这一章中说了两场迅速灭国的战争,之所以可以如此迅速的齐灭燕,燕破齐,这二者都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百姓离心离德。

燕国内乱多年,所以齐宣王可以钻了空子。

齐国穷兵黩武,所以乐毅可以半年下七十余城。

在古代,所有的“闪电战”,其实都是因为失了民心。

如今,燕国人,也是如此。

我们在乐毅拿下临淄后说过,颁布了各项法令,新政,削减赋税,任用贤能,将齐国的所有占领地变成了燕国的郡县。

看起来很美好,但真正这五年燕国的占领军是怎样做的,史书上却没有记载。

我们从乐毅的法令中看到,虽然他选拔了齐国在野的人才,但也冷落了那些曾经的既得利益者。他一直打出的口号,是恢复旧法,但那都是上百年前的制度了,根本不适应现在的日常生活。

但这都并非最重要的。

秦国每占领一个地方也是将过去的贵族等既得利益者连根拔起,但秦国治下的老百姓始终有饭吃,有地种,而且想奋发向上还有渠道,你去砍脑袋嘛!有那扯淡的功夫早成战斗英雄了!

所以秦国每打下一个地方,都能巩固住那个地方,也从没见那个地方的百姓配合前政府去反对秦国侵略者。

所以说到底,但还是那句话,燕国人做的,和乐毅他说的并不一致,在那五年多,燕国人早已失去了民心。

乐毅的这五年占领军总司令,并没有像麦克阿瑟那样在日本变成了夹道欢迎的“太上天皇”,而是相当失败。

这是麦克阿瑟离开日本时的欢送场景。

说到底,他乐毅这几年并没有让齐国人民过上好日子。

再来复盘一下乐毅破齐,除了当初力主深入攻齐的决定外,所有攻齐的天时地利人和都是提前摆好的,中期的攻齐变成了劳民伤财的围而不困,让燕军一直兵老于外,后期对于开疆拓土后的消化吸收也做的并不成功。

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每每自比管仲乐毅,他的这个自比,其实有点自污的效果。

这乐毅是大才,但却并非顶尖高手。

最后说说乐毅的结局吧。

毕竟田单是从骑劫手上复的国,所以乐毅还是那尊“神”,赵国非常看重乐毅这位灭国名将,将乐毅封在了燕赵交界的观津。

颇有知根知底的前男友拿着硬盘恐怖威慑的意味。

燕惠王有点怕这位他得罪过的名将带着赵国人再灭他来,于是让他的儿子乐闲继承了他之前在燕国的昌国君爵位,乐毅也乐得忠臣之名,与燕王和好,最终在赵国逝世。

每提到乐毅,我的脑海中总是浮现出白居易先生曾经在《放言》中写过的这么一段:

试玉需烧三日满,辩材需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齐虽然复国了,但元气经此五年大耗,再也没缓过来。

“东秦”的趴蛋,让西秦开始了肆无忌惮,有一个“巨无霸”,就要被咬成“吉士蛋”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