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深陷困境,如果深陷困境,是孤注一掷触底反弹?是无可奈何接受命运?

 青岛田骏 2021-02-10

    这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生问题,每个人生活经历毕竟不一样,对其的选择也就不同,分歧是正常的。我只是描述我大半生经历形成的经验之谈。

   大家既然是“共在”,又是被各类纪律,制度,规则,禁令有所限制,有限的“自由意志”又被“良心”“为他”等所约束着。如果在“绝境”中孤注一掷,支付的成本是很高的,可能远远大于收益。此时的生命个体太卑微了,手无缚鸡之力。当然也不排除那类“强者”,叱咤风云,披荆斩棘,过关斩将…,但毕竟是很少的。
    但任何一个生命个体,深陷“绝境后,是意识并不是一直在挣扎,而是在思维或精神寻找出路。这方面我的感受还是较为深刻的。更与当代精神分析哲学家弗洛伊德的那个“心理置换”的实验相吻合:
     如果长期处 在痛苦的环境中,又无法得到有效克服,天长日久,就会自行把痛苦置换为“一种幸福的感觉”。这种置换是“无意识”的,无需像理性分析一样,列出很多幸福指标,而是那种在“无可奈何”中找乐子。
    我经历过上世纪60年代初的那种“hunger,那种直逼身心的感觉现在青年人无法体验了。尽管如此,村民们还是乐呵呵的,有说有笑的。春节吃上一顿饺子那绝对是一次“盛宴”,一次顶级的美味,一次莫大的满足感,满足感连接着幸福感,幸福感被视为是一种“慷慨的赐予”,一种不计任何回报的“施舍”,每一次春节都是一次幸福体验的顶峰,一次对生命价值的肯定…
     这种“意识置换”,其心理发生机制现在无法辨识,无法说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