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无明清家具,不可夸富”

 博搜艺术 2021-02-10

  目前真正有收藏价值的古旧家具价格都不便宜,所以进入这个行业一定就要小心,如果买错一件交了学费,这个学费也太贵了。有兴趣从事古旧家具收藏的朋友,我建议平时多看看博物馆中的实物,看多了真东西就能较快辨别假东西了,看了上档次的好东西也就知道什么是不上档次的大路货了。再多与行内的前辈交流,学习他们的经验,总结他们的教训,听别人讲教训总比自己花钱买教训好。还有,就是要多学习,提高对传统家具的理解和认识,对明清家具真正玩到鉴定的时候,就是一些零零碎碎的专 业知识起作用了,在关键时刻会帮大忙的。

  对于初入收藏市场的古家具投资者来说,要多学、多看、多练。投资者要多学一些古家具鉴定的专 业知识,到家具博物馆、展览馆多看实物,在实践中练出一双能够鉴别真假古家具的慧眼来。只有这样,初入市的收藏者才能真正提高自己对古家具的鉴赏能力和鉴别水平,使自己在古家具收藏市场中觅到投资良机。

  真正到代的明清古董家具有限的藏品数量和市场上层出不穷的“黄花梨”和“紫檀”的“重工重器”形成了明显的反差。

  明清家具的收藏,从材质上讲,有“一黄二黑三红四白”之说。黄指黄花梨,1996年,一件黄花梨大座屏以100万美元被纽约佳士得拍卖行拍出,创下纪录;黑指紫檀,2003年,一件紫檀十二扇屏风以2300万港币在香港索富比拍卖行拍出,再创新高;红指老红木、鸡翅木、铁力木等。这三者是硬木。白指柴木(又称白木、软木),包括楠木、榉木等。

  20世纪50年代王世襄等专家参与、制定了关于紫檀、黄花梨等明式家具不得出口的法律规定。1985年家具外流高潮时,王先生再一次向文物部门呼吁,而家具商贩却完全无视此规定。一件紫檀条桌在海外拍卖价高达32.5万美元,相当于270万人民币。海内外价格间的差距,已无法阻止中国古典家具的外流。1985年后,市场偏好苏作、广作、京作的明式家具,至80年代末由于市场硬木家具货源减少,江苏、安徽、浙江、山西以及福建泉州、厦门的明式柴木家具,成为向外倾销的主要对象。至90年代初这类极 具中国民俗风味的民间家具开始走入纽约、伦敦、香港等地的国际拍卖行,约占每场拍卖古董家具的30%以上。台 湾古典家具商近年在大陆设厂收货修复,拉回台 湾后举办专 业讲座,煸情促销。台 湾人开始讲求陈设古董家具,显露出中国人对自己民族艺术的理解。

  家具,在我国几千年的发展中,是随着人们起居方式的改变发展而来的。从古至今,由席地而坐到今天的垂足而坐,家具的形式不断发展,到南宋,家具品种和形式已相当完备,工艺日益精湛。发展到明代,在文人参与推动下的家具影响力极大,使得当时的家具大放异彩,是我国传统家具最辉煌的时期,并且延续到清早期。但乾隆之后,因为受满人文化影响家具风格大变,家具和其他工艺一样,开始大衰退。所以,从中国几千年来家具的整体发展来讲,明晚期至清早期这一百来年的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的黄金时代,这个时期的家具大多工料精良,艺术价值极高。后人将这个时期的家具称为“明式家具”,也称“文人家具”。

  就家具而言,这一时期尽管明式家具继续流行,其主体结构和风格依然如故,但在局部的工艺手法和某些部件上变化日益增多。究其原因,是由于社会环境的改善和生活习俗、艺术趣味的变化所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