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迅《论“他妈的!”》:藏在脏话里的文化,你知道多少?

 朝晖图书馆 2021-02-11

中国的“国骂”——“他妈的”

众所周知,中国的国花是“牡丹”,国球是“乒乓球”,国树是“银杏”。

但若要问你“国骂”是什么?相信没几个人能答得出来。

“国骂”一词,出自鲁迅的杂文《论他妈的》。该文章是鲁迅于1925年7月创作的一篇杂文。正如其所说:“无论是谁,只要在中国过活,便总得常听到’他妈的’或其相类的口头禅。”凭借着使用范围的广度,“他妈的”一词,也被鲁迅认定为这是中国的“国骂”。该词在文中经鲁迅造出后,至今广为沿用,无可替代。

“他妈的”为何能成为当之无愧的“国骂”,既是“国骂”,就是专属于中国,而别国没有的。因为中国“他妈的”骂语与其他国家的类似骂语的根本区别,不在于凌辱的程度,而在于凌辱的对象上。

在鲁迅的故乡,江浙一带通行的“国骂”,“颇为简单:专一以“妈”为限,决不牵涉余人。后来稍游各地,才始惊异于国骂之博大而精微:上溯祖宗,旁连姊妹,下递子孙,普及同性,真是’犹河汉而无极也’。而且,不特用于人,也以施之兽。”由此可见,中国的对象中是有“妈”的。

中国的“他妈的”是个缩略语,前后削去一个动词和名词,又改“对称”为第三人称。现实中,这对中国人来说是无人不知的,因为中国人使用“国骂”的时候,大多并不缩略,而且用“对称”,还另行加上主语。

至于“国骂”究竟来源于何处,鲁迅自己也没能弄明白。他翻遍了典籍,只是在《广弘明集》中邢才子的几句话中发现了一点蛛丝马迹。他认为“士流既然用祖宗做护符,被压迫的庶民自然也就将他们的祖宗当做仇敌。”骂祖宗庇护的子女,对被骂的对象来说这是致命的重伤,其背后隐藏了中国人的敬老文化。

中国人崇老,敬老,所以骂人都喜欢骂比自己大辈分的,倘若被骂的对象亲属是对方的母亲或祖母,其中的侮辱意味尤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