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施新课程,教师缺什么

 木香草堂 2021-02-11

朱建人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当学生对教材、对老师的讲课不再照单全收,而是提出自己的质疑的时候,一些教师经常会因文化积淀的缺失在课堂上遭遇尴尬。今天的教师不得不对自己的角色定位进行一番重新审视。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是----

文化的缺失将导致课堂的僵化。中小学教师应该是有较深文化底蕴的智者。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春风已经轰轰烈烈地吹遍了中国大地。当第一阵春风刮过之后,人们冷静地发现,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只有化成教师的教育行动才能得以真正奏效。于是,教师的专业发展便成了当前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然而,或许我们还是把教师的“专业化”理解得狭隘了一点。把教师对教材的熟练把握以及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的掌握看成了“专业化”的全部。一旦教师站在讲台上,在倡导“互动、生成”的课堂中遇到了一群思想活跃、敢于质疑的学生,则极可能无言以对,窘态毕露。

案例: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月光曲》大家都很熟悉。一堂公开课上,老师引导学生概括贝多芬同情穷苦人民,热爱劳动人民的品质:“同学们,学到这里你对贝多芬这位伟大的音乐家有什么新的认识呢?”一位学生说:“通过课文的学习,我认识到贝多芬是位有同情心的音乐家。”一位学生说:“我认识到贝多芬热爱穷苦人民,他的歌是为穷苦人民所写的,就像这首《月光曲》是为盲姑娘所写的。”老师说:“说得真好。贝多芬确实是一位热爱劳动人民的音乐家。他的许多歌都是为劳动人民所创作的……”。就在这时,班上一位同学举起手来:“老师,我有不同的看法。刚刚有同学说《月光曲》是为盲姑娘所写的,这只是个传说。昨天我从网上下载有关《月光曲》的资料,其实这首曲子是贝多芬失恋的时候写的。当时他与一个小他十四岁的叫朱丽叶的姑娘相恋,但由于地位悬殊,年龄又相差太多,朱丽叶的家人反对。后来她嫁给了伯爵成为伯爵夫人。贝多芬十分痛苦,就创作了这首《月光曲》。”学生的这番话老师肯定没有想到,而老师在课前也缺乏对贝多芬本人及当时创作这首《月光曲》背景的了解。于是这位老师作了这么一番解释:“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贝多芬热爱劳动人民的品质,现实中贝多芬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人们肯定是为了表达自己对这位音乐家良好品质的赞扬才编了这么一个美丽的传说,还将它编入课本,让更多的人来了解他并学习他。”

很拙劣的解释不是吗?确实一个缺少文化积淀的老师会在今天的课堂上经常碰到这样的尴尬。不妨看看教师由于文化缺失而面临的危机与尴尬:视野不宽----教书乏招,搬教参,对答案,化不开,教不活,死记硬背;底蕴不厚----创新乏力,学生要质疑,一问三不知,学生想探究,总是和稀泥,无法面对互动生成的课堂;修养不足----育人乏术,责任心似乎挺强,艺术性却很差,貌似很优秀,其实多问题,自我感觉良好,反思能力低下;情趣不多----生活乏味,类似套中人,人未老心先衰,心灵缺乏阳光,难与学生交往沟通……课程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次文化冲突与变革。文化的缺失将导致课堂的僵化,课程改革也就无从谈起。

教师文化素养绝对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知识水平,更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学历水平。

新课程关注了课堂,也关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但事实告诉我们,在新课程的课堂上,教师是“帮助者”、“促进者”也好,是“平等中的首席”也好,其文化底子是少不了的。我们说技能学到一招只有一招,只要文化底蕴在,就有可能达到“无招胜有招”的境界。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文化素养可能是一个相互包容的关系。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如果包含了文化素养的提升,则是十分有利的。

李政道博士说过这么一句话:“科学和人文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而这个硬币就是文化。”教师文化素养绝对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知识水平,更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学历水平。它是指教师经过较长时间培育而逐渐形成的一种从事教育工作所专门需要的涵养。是教师的学识水平、知识视野、思维品质、创新意识、审美能力、气质品位、价值取向、人格修养等的总和。一个有修养有智慧的老师通常就是一个文化素养高的老师。

新课程的实施特别注重教师的教育智慧。因为新课程所期待的课堂应该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课堂,是质疑问难的场所,是通过对话探寻真理的地方。而这样的课堂是生成的,是无法预设的,它总在有序与无序的整合中发展。也因此今天的教育需要我们用人性、用智慧去实践,去建构。我们说好的教师,你去听他的课,他都有许多人性的闪光和教育智慧的闪光。而这些智慧都是无法事先预计的,无法规划和硬性执行的,都是在生命相遇过程中、问题的碰撞过程中,自然而然地非常灵动地闪现出来的。而教育智慧不可能从外面灌输进去,没有任何一门课程可以直截了当地教给我们教育的智慧。教育的智慧是从我们内心生长出来的,其长势就取决于土壤的肥沃程度:我们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学识修养、心性修养、精神修养。

教师的文化素养是难以“培训”和“灌输”的,靠的是日积月累的“浸润”和“孕育”。

人的心性、人的智慧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文化的土壤里孕育出来的。当我们惊喜于工业化的无土栽培时,就往往忽略了土壤无可取代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在《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中如是说:“关于学校教学大纲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只是他的知识视野中的起码常识。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的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这个“无可比拟”,这个博大和深厚是需要花一番真功夫才有可能企及的!苏霍姆林斯基还引用了一位历史老师的话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节课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来理解这“一辈子”和“15分钟”?我们通常是鼓励把这15分钟延长为150分钟甚至更多,而不大看重这日积月累的文化素养的提升。

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最重要的是要帮助教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系统地阅读、批判性地阅读。张大千先生说:“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读书对于画家尚且如此重要,何况对于教师。所以在今天这个喧嚣、浮躁的现代社会中,教师更应以一种古典的心情,以一份纯净而又向上的心态,从容地、沉静地对待读书、对待学习。唯其如此,我们所期望的教育智慧才有可能因了这肥沃土壤的滋润,而真正地从我们心底萌发、生长,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即使默默无语,也能让身旁的人感受到博大与深厚的师者。

现在学校的文化积淀大多还停留在显性上,比如校园的环境布置等等。其实我们还应该多关注一点教师的生存状态,多给教师一点人文关怀,多让教师浸润一点文化的氛围,教师应该诗意地工作着。我在想,何时我们的教师评价不再是僵硬的条款,而是心灵与心灵的互换;我们的教师培养不只是纸上谈兵,还能够走向生活和自然。当我们都来关注教师文化素养的时候,也许新课程就离我们很近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