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肾脏病证治用药

 迟来的真爱 2021-02-11
肾,属于足少阴,癸水
书曰:肾藏志,属水,为天一之源。凡色黑,味咸,气腐,性属水者,皆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为壬水,肾为癸水。主听、主骨、主二阴。又曰:诸寒厥逆,皆属于肾。又曰:肾中之水则能行脊至脑而为髓海,泌其津液,注之于脉,以荣其末;内注脏腑,以应刻数,以达皮毛,为汗为涕为唾;下濡膀胱,为便为液;周流一身,为血,则是肾中之水,实为养命之原,生人之。惟是肾无水养,则肾燥而不宁,水无火生,则水窒而不化。绣常即肾以思,其水之涸竭而不盈者,水涸不盈,固不得不赖熟地枸杞、山茱萸、菟丝子以为之补;若使水寨而冻,火不生水,水反凝结如土 如石,水寒不温,则补不在于水而在于火,是有宜于附、桂、硫黄、细辛之味矣;
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水因食积寒滞而聚,水聚不散。而先在于疏泄渗利,是有宜于茯苓、香砂、干姜、之味;水因火衰而水上逆,是谓上泛;水因水衰而水上逆。是谓之沸,治当审其火衰,则有宜于附桂,加于地黄之内,火盛则有宜于知柏之苦,经肾欲坚,急食苦以坚。加于地黄之中,是皆补水味矣。
经曰:以苦补之,若使水郁而热不化而致证变多端,水蓄不泄。其在轻剂,则有茯苓
桑螵蛸、土茯苓、乌贼骨以为之渗;重剂则有防已、木瓜、苦参、海蛤,文蛤、琥珀以为之泻;再重则有海藻、海带、昆而以为之伐。
经曰:以咸泻之,此又以渗以泻为补者也。若使水藏于下而性反逆于上,是为肾气不藏,水气不收。肝气佐使,审其气自寒成,当以枝核、乌药、沉香、补骨脂,硫黄、青皮、吴茱萸以为之治;气因热至,当以枳实、黑铅等药以为之治,此又以降以破为补也。若使肾气不充而水顺流而下,绝无关闭,证见遗尿、精滑、泄泻,即水脱不固,则又当用补骨脂,覆盆、莲须、金樱子、山茱萸、龙骨、牡蛎、沉香、灵砂、秦皮、石斛、桑螵蛸、芡实、诃子、石钟乳、五味子
免丝等药分别以治。
经曰: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使之以救其水而固其泄,经曰:以苦补之,然大要则在使水与火相称,而不致有或偏之为害耳。
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如细辛、附、桂之类。肾欲坚,坚固则无摇荡之患。急食苦以坚之,如黄柏之类苦补之,火去而水自安,故以苦为补。以咸泻之。如海藻之类。
本文转摘自本草求真之《主治卷上》,转摘人:田田(微信:13314456026),有目联合创始人,电商操盘手、黑手外圈合伙人。专注中医治病养生,社交电商,心得感悟等价值输出,欢迎加微信互助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