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字运动模型的常用取象方法

 acmallzbgh4avm 2021-02-11

数字运动模型的常用取象方法

作者:极地雄鹰

摘要

本文以执象乾坤象数理论为基础,把《数字运动模型的架构以及预测应用技术初探》一文中提到的数字运动技术应用进行深度挖掘,着重论述在运动中数字所代表的内涵和依托数字取象的原理,进一步指导数字运动模型在预测领域的应用。


  • 引言

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从现代科学的角度说明了物体运动与力、时间的基本关系,即牛顿第一定律,解释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引入了惯量(惯性)与物体运动的关系,第三定律从运动能量守恒的角度,诠释运动的内涵。按照传统的科学眼光,牛顿设定了假想条件,在理想状态下,建立了一个标准的物体运动模型,用于科学研究和生活生产应用,这些现代物理的基础知识被我们熟知。然而,在广袤的宇宙中,物体和粒子的运动状态即是物体的存在状态,按照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由此我们知道,观察事物的参照点不同,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轨迹等参数一定会有所差异。随着现代物理学的科学研究逐渐深入,人们会对物体运动的应用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随着自然科学、社会哲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研究,易经象数理论研究热潮持续不断。学以致用,格物致知,理论与应用实践相结合,必然是推动和发展易经等传统术数研究的源动力。
二、运动模型的内外影响因素和数字的对应关系
    在执象乾坤象数卷中,对于天地十数的体用关系进行了深刻的论述:一二三四五,生数为体,六七八九十,成数为用。五立于生成体用之中,生数得之其体始备,成数得之其用始全。故河洛于中五立极,参天两地,小衍之数,阴阳变化之枢机也。六七八九,四象之数,一二三四,四象之位。数纪其始生之时,位序其既成之位。《易》云:“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前文提到,数字预测的本质就是对应,因此,在数字运动模型架构的基础之上,本文从气、象两个方面对数字进行比拟。

“理、气、数、象”是成易的过程,“象、数、气、理”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按照易学眼光研究事物运动越来越受到专家和学者的广泛重视。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太极转换,也即对应一个物体从生到死的过程,人们常常听到“气数”这个词,按照我们传统的认识规律,“气数”就代表了由生到死的过程;在易经角度,象数正在广泛研究,按照成易和认识易的两个过程,作为专业术语的“象数”同样是气数的延续,也是描述事物从生到死的发展过程。因此,我们传统应用的数字,作为量化指标,其本身同样可以描述事物发展规律。架构理想状态下的数字运动模型,即会为人们广泛认可,又可以快速的指导应用。数字本身所代表的五行、数字本身所模拟的空间位置、数字本身所赋予的气数能量、数字本身所承载的象数表达,就是我们对事物运动所要研究和诠释的基本内容。

1、   天地之数的体用关系

生数为气之始,成数为形之终,老数为气之死。始生者为体,派生者为用,一、二、三、四,老阳、少阴、少阳、老阴之位,九、八、七、六,老阳、少阴、少阳、老阴之数,五为天地之中数,参天两地而倚数,阳数三,阴数二,五是阴阳之合体。洛书对位合十,所推演的正是老少阴阳的位与数,天地十数,一为起点,五为天数之中,六为地数之中,十为终点。气数、形数、老数,太极而分,分分而合,诠释了事物由生到死的循环往复过程。

2、   气数与象数的模型对应关系

气无形体,看不见,摸不着,很难会被人们以形象来模拟,属于抽象范畴。象具形成,被人们所见所得,深有熟知,气属阴,象属阳。在空间模型里,气足具而象显,象足具而体成,春夏秋冬四时四象,广泛应用。象是气的延续,气是象的根本。有其气必有其象,有其象,必有其气,二者紧密联系。

数字作为定量表达,介于气和象之间,数的大小即可以单体研究气的大小、多少、强弱,又可以单体研究象的位置、持续时间、象的能量和影响,通过数字的传递,描述气象的深刻内涵。因此,用数字来模拟气和象,既是气和象连续的整体,又是事物运动的具体表达。用数字定位气和象的数字,符合研究事物、认识事物的过程。

按照数字的阴阳关系,定位气和象。阳气升,阴气降,聚而成像。所以依照气数取形象,阳气形而上,阴气形而下,阳气左行,形而右显,阴气右行,形而左迁,一阴一阳,互为表里,器藏道中,道行器显。


三、数字气象运动模型的常用取象方法

前一篇文章《数字运动模型的架构以及预测应用技术初探》我们详细论述了赋予数字五行能量的运动表达式,描述了数字运动的轨迹和方向,为了更好的指导数字运动模型的应用,本节仅以两个字为重点,即“对应”,对应即是取象的关键过程。

1、投入和产出模型取象

按照五行的相生关系,我们按照生的顺序,可以把主生者,描述为投入,即投入的资金、投入的材料、投入的精力等等参数;被生者,可以描述为产出,即产出的产品、投入的所得和收获。前文我们把数字模型已经建立起来,那么我们可以分析事物的思维方式,按照数理模型对应不同阶段,用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把投入和产出模型融入到分析方法中去。投入代表开始、产出代表结束,数字的搭接关系代表中间环节。应用模型的横向联系如下:


 

                投入产出数字运动模型

2、叠放递进模型取象

按照五行的相克关系,我们按照克的顺序,可以把主克者,描述为动力源,数字分段即为物体的叠放位置关系,克主推和压,所以主克者描述覆盖物,被克者描述为被压物,这样一组事物立体存放关系模型就与数字运动轨迹紧密对应,空间关系直观。应用模型的纵向联系如下: 


3、   天平模型数字取象

天平即引入重量概念,数字的重量,也即物体的重量,直接关联。气足则量足,气衰则量减,气足则象具,气衰则象藏。天地往来,藏则如六甲之空,藏如地支藏干、主气客气,主象客象,各有所指。木火旋转体,模型如圆物,气足则物盛,气弱则物衰。斤斤两两,叠而加之,物重可量。轻者衰无向上,散之,重者踏实向下,聚之,形象如常。如此数字模型,即可以用分段数字定位左中右,模拟天平左右及支点。

4、   形象模型数字取象

数字引入五行概念,数字就具有了五行能量,依照五行对应关系即可广泛取象。五形、无味、五色、五脏等五五分之,数字之形象具足。比如:木长、火尖、水曲、金方、土圆。

5、   空间模型数字取象

空间数字模型在使用的时候尤其要注意,数字是气数还是象数,这点至关重要。气主阴,象主阳是气象的阴阳根本,而气和象又同分阴气阳气和阴象阳象。阳气在天成像,阴气在地成形,天地两分,阴阳交感,事有对错,要深刻把握。仅就空间模型而言,前后左右上下立体六面;上、下、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平面八方,使用者不可不知。

6、   五行规则数字取象

六甲轮回,按照五行规则取象。如空虚:空者体无,虚者无根;实则贯穿,虚则环绕;气足则穿越,气弱则停滞;冲则散开,合则聚集;刑则排斥,害则粘连。五行规则繁多,不足而聚,擅长者用之即可。

7、   纳音模型数字取象

纳音与八卦纳甲一表一里,可以把数字所代表的干支转换成八卦,更加直观,方位、时间对应可成。单就纳音而言,即可以取五行象,又可以取纳音之意象。《火珠林》里讲,天干管天文,八卦管人事,纳音管地理,因此我们可以把数字对应的天干和地支组合,可以把数字所带天干和当下时间方位的地支组合成纳音,成音者必成物,成物者必有体。以纳音模拟空间环境,进而与预测事件紧密对应提取象数信息,此为纳音使用和数字预测对应之大法。

8、   生数、成数和老数综合取象

按照事物发展规律,生、成、老紧密对应事物的发展规律。

五行水:生数1,成数6,老数5;

五行火:生数2、成数7,老数3;

五行木:生数3、成数8,老数9;

五行金:生数4、成数9,老数7;

五行土:生数5、成数0,老数1。

9、   谐音、笔画等数字综合取象

按照生活中常用的数字排列取象。比如110、120、96199、119、114等具有公共功能的电话号码组合取象。

按照大写数字的笔画取形象、意象;按照数字的谐音、字音进行取象。

10、数字的高端取象方法

该方法融合生活中的数字常识,民间谚语、民风民俗等日常生活熟知的数字取象法,尤其是涉及到数字所代表的术数之理,比如数差、步长、涉及到空间范围的数字易理,取法难度大,依照数字建立模型具有数学抽象化,如不熟练,很难把握,所以在此文列出,仅供学者研究。

四、数字运动模型的表示方法及案例分析

1、数字运动模型的表示方法:

   (1)木火为圆,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标注箭头,表示运动方向。阴主疾、阳主缓,阴主近、阳主远。


   (2)数字5和0的运动,5为上下双箭头的线段表示;0为左右双箭头的线段表示为上下双箭头的线段表示;0为左右双箭头的线段表示。

(3)数字4和9用方向不同的单箭头的线段表示一出一入。

(4)数字1和6,用小圆圈表示。

2、数字模型的预测案例

为了节省篇幅,作者不想以吹嘘的应用编写成文字做为预测案例进行说法,仅以案例预测模型以偏概全表示一下,示意用法。357图的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