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年正月初一晒晒拍过的牛图希冀牛运当头

 昵称69584090 2021-02-12

今天是辛丑牛年正月初一,恰牛年,忍不住要嗮嗮曾拍过的牛图,希冀引来牛气冲天。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农业社会,所以,牛文化也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牛被人誉为“六畜之首”。

牛,不仅是农耕社会里重要的生产工具,亦在人类生活方面发挥不可或缺的价值

所以,成为农耕社会人类最忠实的伙伴。

顺理成章,以“脚踏实地,开拓进取,勤劳奉献任劳任怨”为本质内涵的牛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

自古至今,牛的形象,牛的精神,牛的文化,

一直是文人墨客所喜爱,所着力描述的典型艺术形象。譬如:

唐人陆归蒙:耸肩抵尾乍依偎,横去斜奔忽分散。荒坡断堑无端入,背上时时孤岛立。

唐人张籍:

远牧牛, 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鸟啄牛背, 令我不得戏垅头。

入陂草多牛散行, 白犊时向芦中鸣。

宋人孔平仲: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老牛还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宋人陆游:门外一溪清见底,老翁牵牛饮溪水。

  明人李东阳: 北原草青牛正肥,牧儿唱歌牛载归。儿家在原牛在坂,歌声渐低人更远。

明人高启: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

清人陆师:牛背儿童自放歌,头头注涧复逾坡。

最值得一提的是唐人柳宗元名篇《牛赋》:

若知牛乎?牛之为物,魁形巨首,垂耳抱角,毛革疏厚,牟然而鸣,黄钟满觞,抵触隆曦,日耕百亩,往来修直,植乃禾黍。自种自敛,服箱以走,输入官仓,已不适口。

富穷饱饥,功用不有;陷泥蹶块,常在草野。人不惭愧,利满天下。皮角见用,肩尻莫保;或穿缄滕,或实俎豆,由是观之,物无逾者。

不如羸驴,服逐驽马;曲意随势,不择处所,不耕不驾,藿菽自与;腾踏康庄,出入轻举。喜则齐鼻,怒则奋踯;当道长鸣,闻者惊辟,善识门户,终身不惕。

牛虽有功,于已何益!命有好丑,非若能力;慎勿怨尤,以受多福!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百多字的小赋,把牛“日耕百亩”的献身精神和“利满天下”的无量功绩刻画得惟妙惟肖,多方面地揭示牛勤劳朴实、无私奉献的内在美德;

并运用对比手法,把驴“不耕不驾”的懒散傲慢和“善识门户”的投机钻营揭露的淋漓尽致,对腐朽的封建官僚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现代郭沫若:“花有国花,人有国手,你是中国国兽,兽中泰斗”。

诗人臧克家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

至于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名句,就更是已家喻户晓了。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2021年春节团拜会上,国家最高领导人在向全国各族人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拜年词里特别强调:

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人们把为民服务、无私奉献比喻为孺子牛,

把创新发展、攻坚克难比喻为拓荒牛,把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比喻为老黄牛。


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不用扬鞭自奋蹄,


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