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需求资产组合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与大类资产配置

 十二型人格 2021-02-12

家庭资产规划指引:鉴于人内心需求和动机的多元化,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应用于金融资产投资活动,即针对该理论中各个层次的人的需求,根据相关性配置以不同资产。区别于其他资产组合理论,该理论资产配置原则考量的不是投资回报率,而是资产的功能属性。

 一、人的需求与投资意向

主流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心理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活动过程是由知(认知过程)、情(情感过程)、意(意志过程)几个过程组成。从局部的角度、从描述或现象的层面来看,大多与我们现实的心理经验相吻合。但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行为哲学看来,这种观点在基本倾向上是荒谬的、在逻辑上是颠倒的、在定性上是错误的。根据其哲学思想,笔者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人内在的本能或需求与外部客观现实共同作用并发生发展的,是需求意向过程、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的内在有机统一。这四个过程共同并完整的构成了人的心理活动的循环过程,或可称为“心理环”------欲(需求/目标)、知(认知/计划)、情(情感/评估)、意(行为/实施)。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毛泽东),充分强调了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人的心理经验普遍证实,现代心理学也已证明,人的心理意识活动是人主动、自觉、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行为哲学指出:人的心理意向活动是人的本能及由本能发展而成的人类需求对外在环境做出的反馈,或更进一步为满足需求而采取的行动。客观事物作为外在刺激的刺激源,本能或需求作为内在刺激的刺激源,共同构成了人的心理活动的源泉,而心理活动的内容则由内外在因素有机组成。人的心理活动的产生、运行、深化、发展,也从来就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行为哲学认为,作为生命体与生俱来的生命力的体现,本能或需求是生命体区别于非生命体的本质所在,是人的意识由以发生的内在依据的最初状态,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可能存在的逻辑起点,是人用以加工外来信息、创造新信息的内在尺度。因此,人的心理活动以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是以人的本能以及由本能发展成的人的需求主导下进行的。正是在其主导下,连同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共同构成了人的内在有机统一的心理活动过程。

证券投资活动作为人的社会经济活动之一, 自然是以人的需求为逻辑起点和行为出发点开展的,同时也是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终点和最终目标而结束的。在第三章的价值论范畴的论述中,笔者分析指出人的需求和动机是多元化的,其对应的投资对象也势必需要相应的不同资产类别来予以满足。因此,需要基于人的需求理论来建构资产投资组合。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心理学中关于人的需要的研究理论比较多,有马斯洛(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戴维·麦克利兰(David McClelland)的成就需要理论、 阿尔德佛ERG理论(生存、关系、成长理论)、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麦格雷戈 (McGregor)“X-Y”理论、弗鲁姆(Vroom) 效价-手段-期望理论等等。在众多的需要理论中,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最广为人知、认同度最高、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归属与爱的需求(Love and belonging)、尊重需求(Esteem)和自我实现需求(Self-actualization)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在自我实现需求之后,还有自我超越需求(Self-Transcendence needs),但通常不作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必要的层次,大多数会将自我超越合并至自我实现需求当中。各层次需要的基本含义如下:

  (一)生理上的需求

  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性等。

  如果这些需要(除性以外)任何一项得不到满足,人类个人的生理机能就无法正常运转。换而言之,人类的生命就会因此受到威胁。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到了此时,这些已相对满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二)安全上的需求

  这是人类要求对以下事物的需求: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职位保障、家庭安全等。

  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当然,当这种需要一旦相对满足后,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三)归属与爱的需求

  这一层次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友情、爱情、性亲密等。

  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系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

  (四)尊重的需求

  该层次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自我尊重、信心、成就、对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总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

  (五)自我实现的需求

  该层次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道德、创造力、自觉性、问题解决能力、公正度、接受现实能力等。

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说,人必须干称职的工作,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大多数人的需要结构很复杂,无论何时都有许多需求影响行为。一般来说,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已经满足的需求,不再是激励因素。人们总是在力图满足某种需求,一旦一种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有另一种需要取而代之。

    

三、基于需求的资产组合理论

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应用于金融资产投资活动,两者相结合可以构建基于需求的大类资产投资组合理论。即针对马斯洛理论中各个层次的人的需求,根据相关性配置以不同的资产。需求理论各个层次具体资产配置如下:

(一)生理需求资产配置---生活消费资产

1、家庭资产配置

第一类资产主要满足于人的日常生活需求,主要体现为现金、活期存款、短期存款、货币基金等。

这类资产用于保障家庭的日常短期消费开支,也就是要花的钱,满足于而家庭在未来3-6个月内的生活费用。具体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吃(家庭餐费、厨房消耗品、亲友宴请等)、穿(家庭成员衣物、美容美发保健等)、住(房屋租金、物业取暖费、水电通讯费、银行还贷等)、行(车辆维修保养费用、公共交通费用、旅游开支等)。

2、公司资产配置

第一类资产主要满足确保公司正常运行需求的短期流动资产,主要体现为现金资产、活期存款、短期存款等。

(二)安全需求资产配置---安全保障资产

1、家庭资产配置

第二类资产一种是主要满足于防范家庭突发意外事件带来的大额开支的安全需求,主要体现为意外伤害和重大疾病方面的商业保险。

这类资产用于解决突发的大额开销,奉行专款专用的原则,保障在家庭成员出现意外事故、重大疾病时,有足够的钱来保命。因为只有保险才能以小搏大,平时不占用太多钱,用时又有大笔的钱。这类资产平时看不到什么作用,但是到了关键的时刻,只有它才能保障家庭成员意外不会为了急用钱而卖车卖房、股票低价套现、到处借钱。如果没有这个账户,家庭资产就随时面临风险,所以也可以叫保命资产。

2、公司资产配置

在公司运行中为防范重大意外风险,公司使用部分资金反向投资于商品期货、金融期货和期权,以此平衡风险、保障企业运行、锁定运营收益。

(三)归属需求资产配置---保本增值资产

第三类资产主要满足于在保本或准保本的低风险前提条件实现资产的长期增值收益,主要体现为债券、长期存款、分红险的养老金、子女教育金、债券型基金、信托产品、商业类房产等。

这类资产为保本增值,一般要保证投资本金遭受损失的风险较低,并要能抵御通货膨胀的侵蚀,所以收益不一定高,但却是长期持续稳定的。

(四)尊重需求资产配置---稳健投资资产

第四类资产主要是在中等风险情况下进行投资以谋求较高的收益,主要体现为股票、股票型或混合型基金、住宅类房产等。

这类资产重在收益,用有风险的投资创造高回报,无论盈亏对总资产不会有致命性的打击。而且,投资交易中一般很少使用杠杆交易,就算有也是融资融券等杠杆比例较低的交易方式。

(五)自我实现需求资产配置---杠杆交易资产

这类资产主要是投资者在基本满足上述各类资产配置、并积累了比较丰富投资经验的情况下,愿意冒更高的风险,通过较高杠杆比例进行高风险的资产投资交易,主要体现为商品期货、股指期货、外汇等。

这类资产投资主要是保证金交易,大部分的杠杆比例在5倍以上,而且一般都是T+0交易方式。这类资产配置对于经验丰富的成功投资者来说,是实现资产快速增值的投资方式。当然,对于绝大多数的投资者,或者此类资产的交易新手来说,这类资产配置的风险和实际结果都远超个人预期。

上述五类资产配置的关键点是平衡,正如人的需求是多元化多层次一样,资产进行合理组合配置是最核心的。同时,随着投资者总资产的变化、投资者个人特性(年龄、投资经验、投资心性等)的变化、投资环境(经济周期、利息通胀因素、税收政策、地产政策等)的变化而对各类资产的投资配置比例进行更加精细化的调整。

综上所述,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资产组合理论框架可以简要表述如下表:

需求资产组合模型

序号

需求层次

资产组合

需求名称

需求内容

资产组合名称

资产组合类别

1

生理需求

食物、睡眠、生理平衡、性等

生活消费资产

现金、活期存款、短期存款、货币基金等

2

安全需求

人身安全、健康、财产安全等

安全保障资产

重大意外疾病保险、套保类的期货与期权等

3

归属需求

友情、爱情、性亲密等

保本增值资产

债券、长期存款、分红险的养老金、子女教育金、债券型基金、信托产品、商业类房产等

4

自尊需求

自尊、信心、成就、尊重他人等

稳健投资资产

股票、股票型或混合型基金、住宅类房产等

5

自我实现

道德、自觉性、创造力等

杠杆交易资产

商品期货、股指期货、外汇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