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唐往事(288):唐代的班超——娄师德

 双飞金燕子 2021-02-12

第二篇 盛世欢筵:权杖的游戏(80)

打吐蕃出现第二个人才:娄师德。

娄师德的发达,与刘仁轨有相似之处。

第一两人都长期任文官,一旦转为武将,竟立功沙场,封侯拜相。第二他们这个转行都来得相当晚。刘仁轨年过六十才被派去百济,不然也不会喊‘天将富贵此翁’。娄师德比他小点,但也年近五十才报名参军。这么看起来,古代用干部,起码年龄方面比现在要灵活。

除了年龄,另外还体现一点:唐朝社会的尚武精神,以及文武并重的干部政策。

娄师德参军的起因,是李治为打吐蕃下的那道征兵令:‘李敬玄之西征也,监察御史娄师德应猛士诏从军。

他这参军的过程颇带点戏剧色彩:第一,一个快五十岁的中央纪检干部,竟然跑去应征。第二,为了造气氛,他还‘戴红抹额来应诏’,头上绑根红带子来报名,不象快要退休的老干部,倒象个血气方刚的小年轻。

当然,娄师德人家也年轻过,并且年轻时,也曾有过意气风发类似的一幕。传记记载了他早年的经历:‘弱冠,进士擢第,授江都尉。上元初,累补监察御史。

才二十岁就考上进士,想必那时,也是踌躇满志吧!

可是,接下来娄师德蹭蹬官场,花了二十多年,才从一个九品县尉爬到八品御史,差不多正科升副处吧。真实的人生,就是这么乏味和无奈!

娄师德不甘心。

汉有班超投笔从戎,唐有师德缚额从军,他们所处的时代,都是国家强盛、帝王对外进取,个人的遭遇,都是怀才不遇、不甘平庸,从军建功,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

李治正为吐蕃的事情发愁呢,而且连年出兵,估计底下说闲话的也不少,这时冒出一个自愿从军的机关干部,立刻立作典型:‘高宗大悦,假朝散大夫。’娄师德一下子连升三级,从八品提到五品,进入中高级干部的行列。

和刘仁轨类似,从没带过兵的娄师德在战场上展露出过人才华。

李敬玄仪凤三年(678年)兵败青海,仓猝退回鄯州(青海乐都),估计跑太快,不少弟兄落在后面都没跑回来。

敕师德收集散亡,军乃复振。因命使于吐蕃,吐蕃将论赞婆迎之赤岭。师德宣导上意,谕以祸福,赞婆甚悦,为之数年不犯边。师德迁殿中侍御史,充河源(青海西宁)军司马,兼知营田事。

娄师德干了两件事:一是收拢部队,稳定战线;二是出使吐蕃开展和谈。

战败外交是不好干的,不然李鸿章挨了一枪,才换来少赔点银子。娄师德看起来干得不错,吐蕃之前连年进攻,被他三说两说竟然‘数年不犯边’。当然事情不会象史书说的那么轻巧:吐蕃不是吃素的,你传达下皇上指示、讲讲大道理,他就高高兴兴和你做朋友?肯定是一手抓战备一手抓谈判,吐蕃觉得捞不着便宜,才没有继续打进来。

因为这些功劳,加上他本来就是典型,李治提拔他做了军区参谋长兼后勤部长,配合黑齿常之的工作。

两年后的永淳元年(682年),“吐蕃入寇河源军,军使娄师德将兵击之于白水涧,八战八捷。上以师德为比部员外郎、左骁卫郎将、河源军经略副使,曰:‘卿有文武材,勿辞也!’

娄师德再立战功,李治破格让他兼任文武两职,成为继黑齿常之之后,青海前线又一名‘押阵式’人才。

在黑齿常之等人的努力下,唐朝暂时稳定了青海战线。但吐蕃对唐朝形成的是一个‘新月形’包围,中路受挫,南北两路仍可出击。南边主要是四川方向,这里崇山峻岭,而且土著众多,一时半会儿折腾不出大名堂;北边是西域(新疆),这个阶段吐蕃的影响,主要是诱发突厥的动乱。

大唐往事(288):唐代的班超——娄师德

柏杨《白话资治通鉴》

唐朝与吐蕃战争失利,“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及其别帅李遮匐与吐蕃连和,侵逼安西,朝议欲发兵讨之。

这个都支与遮匐都是西突厥贵族,虽然唐朝封了他们官做,让他们统领西突厥旧部,但他们看到唐朝形势不利,就动了自立门户的念头。都支不经中央批准,自称‘十姓(西突厥有十个部落)可汗’,内联遮匐,外结吐蕃,侵扰安西都护府。这种情况下,中央开会商量要发兵打他。

发兵,不是个好办法。

都支敢捣乱,因为看准了唐朝力量空虚。唐对吐蕃两次作战失败,可以说元气大伤,尤其西北方向,沿线后勤供应负担沉重,再经不起折腾。而且这么些年,李治这里出兵那里出兵,既是形势需要,又是对国力极限的一种试探。这种试探是很危险的,谁也说不清界限在什么地方,又会在什么时候崩掉。幸好,这时候出来一个人,以极小的代价解决了这个大麻烦。

这个人,就是历代名将录中榜上有名的裴行俭。

本篇修订版,可关注微信公众号‘ 一分钟神思漫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