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窗幽记》:展现优势只能算作聪明,懂得收敛优势才是智慧

 blackhappy 2021-02-13

一、

木秀于林,而风必摧之,不管身处任何一个时代或者任何一种环境,能收敛自身锋芒,保全自身安危的,都是真正的智者。

能展现自己优势的人只能算作聪明,而收敛优势让优势发挥得恰到好处的人,才算是真正的智慧。

因为一个人不管他的位置有多高,权力有多大,周围都不缺乏嫉贤妒能的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有的时候名位越高,权力越大,反而背后隐藏的问题,可能存在的祸患就越多。

正如《道德经》之中说“福祸相依”的道理,在看似得到一件事物的同时,这个事物背后也存在着相应的祸患。

所以说在任何情况下能透过表象看到本质,在得到的同时收敛自身的锋芒,没有摆出一副志得意满的态度,这才能在危机四伏的世界中给自己保留一席之地。

而纵观历史上,不管是历代名臣还是平头百姓,能够做到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妒,穷奢极欲而人不非者少之又少,这都是因为自身具备才能,但缺乏智慧而产生的结果,而最后的结果通常会因为之前享受的名位而给自己带来新的问题。

《小窗幽记》中有一句话,叫: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揭地掀天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要想拥有精金美玉那样高尚的人品,一定要经过烈火般世事的锻炼。要想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情,需要如履薄冰一样的小心谨慎。

一个人想求得长久的发展,也就是自己一生平安多福的状态,首先就在于保护自己,宁可在某些情况下错过展露自己优势的机会,也不要让自己在某些情况有刻意展露锋芒的嫌疑,这就是自我保护的道理。

尤其是位高权重,才华横溢,智力颇高的一些人,因为他们很容易被自身耀眼的光芒以及自己内在自以为的优秀冲昏头脑,迷惑了自身,没有意识到这正是祸患的起始之处。

太公望吕尚被周天子封为齐国的国君,当时齐国有一个人叫华士,他直接向外宣称,说自己不向周天子称臣,也不和诸侯交往,并且因为这件事情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

太公望听说之后,就三次派人召请,但是他一直不来,后来太公望直接命人将他杀了。

周公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就问太公望,说:“这个人是品行高尚的贤者,你为什么杀了他?”

太公望说:“不向天子称臣,不与诸侯交往,这样的人也不会向我称臣,也不会和我交往,这就是叛逆之人,我三次请他都不来,这就是谋反之人,如果树立这样的人作为品德高尚的榜样,那我这个国君还有什么地位可言呢。”

二、

在这件事情中,华士并没有主观上的错误,但是他的问题就在于显示了锋芒与贤德之后,却不能收敛自己的贤能而避开可能存在的问题。

没有人希望自己身边存在一个会对自身产生威胁的影响,所以一旦抓住权势,就会尽可能地消灭自己所能看到的潜在威胁,这就是人性,而在这种人性的冲突之下,一个人随意绽放自己的优势,就是主观招惹灾祸的行为。

就像当初杨修在曹操手下谋事时的行为一样,因为展现了自己的锋芒,最后给自己惹来了问题,所以说最正确的态度就是要如履薄冰,谨慎小心,这是避开自己问题的最好方式。

一个人不管是单纯地为了自我保全,还是希望在修养自身之后能为这个时代塑造贡献,所有的基础都应该是带着一个妥善合理的状态存在于世间,不锋芒毕露,也能保留自己的进取之心,这才是合适的态度。

就像春秋时期的宁武子,他是春秋时代有名的大夫,经历了卫国两代变动,由卫文公到卫成公,但是他不管在任何一个朝代都能安然做两朝元老,并且为自己的国家贡献出非常伟大的力量,使得国家政治也上了正轨,他的智慧能力都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孔子就这样评价他说:“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意思就是说:“宁武子这个人,当国家有道时就显得聪明,当国家混乱时他就装傻,他的那种聪明别人可以做得到,但是他的那种装傻别人就做不到了。”

《小窗幽记》:展现优势只能算作聪明,懂得收敛优势才是智慧

其实宁武子身上这种装傻并不是真的傻,而是高于聪明的“傻”。

不管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乏聪明人存在,但真正的聪明却是不显露自己的聪明,以韬光养晦的姿态奉行做人真正的准则和智慧,在低调保全自身的同时,也不乏发挥自身功业的智慧。

深藏不露地存在于世间,才是一种真正的智谋。

作者|国学书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