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哉乾元!物质繁荣年代的财富

 gzdoujj 2021-02-13


2021年新春佳节,给大家拜个年,祝牛年大吉!
 
在中国,牛,具有着崇高的地位,我们夸赞人,都会由衷的讲一句“牛x”!十二生肖里,牛独享此待遇。
 
究其原因,牛耕是农业社会主要的生产方式,牛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因此成为力量、敏锐、财富和能力的象征。
 
从秦朝到1990年代,历代官府唯一始终立法保护的生肖,也只有牛。耕牛要建档存底,偷牛会被严惩,连杀牛都不能自己做主,要走法律审批程序。


古代中国的八大菜系,不管多么奢华,都没有“牛肉面”这道主食。
 
施耐庵写《水浒传》,动不动“切二斤牛肉,来一壶酒”,是把吃牛肉当成叛逆的象征,北宋私杀耕牛,是要抵命的。
 
兽犹如此,人何以堪?2000多年来,中国人是没有过过宽松日子的。
 
生活在一个物质极度紧缺的年代。

1

说到物资的紧缺,刘强东小时觉得最好吃的东西,是外婆做的猪油拌饭,直到小学四年级时才见到神奇的电灯泡,高中第一次坐火车时,大强子感到了深深的自卑,和城里人的差距太大了。

 
而大王当年,也听说过个很有意思的段子。
 
说一个老爸带着儿子,在熟菜摊子上给家里买了2两卤肉,老板热腾腾的从卤锅里捞肉切好,用黄纸包好了纸绳一扎,老爸接到后给儿子拿着,自己好从兜里掏钱付账,等一张张的点完了毛票,老板找完了钱,扭头一看,
 
小孩已经把二两卤肉吃的精光。还直勾勾的眼睛盯着大人,吧唧着嘴,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


一顿打屁股是免不了的,再轻也得狠狠批评两句。
 
没办法,那个年代物质匮乏,人们肚子里缺油水,所以小孩子们就很盼望着过年,鸡鸭鱼肉敞开了吃
 
而穿新衣、放鞭炮、贴对联、都是满满的仪式感,仪式感是最需要花钱的,平时勤俭朴素的我们,哪舍得浪费这个钱?
 
什么叫年味?在紧惯了的日子里,放纵的满足一下人性。年夜饭那么一大桌子菜是没几家人吃得完的。过年,就是在辞旧迎新之际,人为的创造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一天。


这些东西,是今天的孩子们体会不到的,他们没有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代。
 
大王团队的90后95后就觉得当年的人们很奇怪,好端端的把肉要用米面等各种淀粉包起来,什么馄饨、饺子、肉夹馍,冬至要吃饺子、腊八要吃饺子、过年要吃饺子,我去,这不是变着法的找由头吃肉么?
 
单独把肉整出来,咱们红烧、 葱炒、清蒸,肉就是肉,馍就是馍,它不香么?
 
大王总是语重心长的告诉他们,农业社会,蛋白质缺乏,肉和菜的主要作用呢,就是下饭,淀粉顶饿啊。朱元璋贵为皇帝,太子朱标有一次光吃肉不就着馒头,这是农村里大逆不道的“空口吃菜”,老朱气的差点哭出来。


皇家尤如此,平民何以堪?
 
2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上,全社会的最大目标其实是生存,活下去。中国的人地矛盾太突出了,黄河长江流域最多养活5000万人,而我们随便一个盛世,人口就能飙升上亿,人多地少,生活资料短缺,治乱兴衰,王朝一轮轮的更迭。
 
这就是后世著名的马尔萨斯陷阱,人口增长是指数级的,而粮食的增长是算数级的,粮食迟早不够吃,然后嘣的一下,各种朱元璋、李自成就会跳出来,吃不饱饭啊!饿着肚皮能不铤而走险吗?


关于这个问题,历代的英雄豪杰们想到了两个办法。
 
一是扩张生存空间,用华夏的剑,犁取华夏的土地。
 
汉朝北击匈奴、南吞南越,我们自称汉人;唐朝撵走突厥,我们海外叫“唐人街”,元朝从西伯利亚打到东南亚,疆域历史最大,忽必烈才敢从《易经》第一卦“乾卦”中的 大哉乾元中取个极其嚣张的国号,叫做“大元”。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忽必烈觉得土地这么多,这下生存空间的问题解决了,天以万物养人嘛,这国号妥帖的很。


然而,蒙古人打仗的水平虽好,治理的手艺太差,粗放的管理水平亏掉了自己的老本,又被撵回了草原。
 
二是在分配体制上做文章,尽量延缓矛盾的爆发。
 
中国“百代皆行秦制”,秦制是什么?官方一杆子捅到底,螺丝壳里做道场,恨不得每个人都管的死死的,把有限的生活资源用到极致。
 
中国为什么要天下为公,还是东西太少了。天下为公的搞法,都没有一个王朝扛得住280年呢,纯私有怕是百年就垮了。
 
路在何方呢?
 
3

英国人给了我们答案,发展科学技术,大搞工业革命,不要单纯求大求广,要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
 
也正是因为英国人的努力,人类历史竟然一下从物质匮乏的年代,进入了物质过剩的年代,人们头疼的问题,竟然不再是东西不够,造不出来,而是东西太多,根本卖不出去的问题。
 
世界彻底改变了。这边中国人的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那边英国的资本家,满仓库堆的衣服没人要,多得简直要跳楼。


一直到上世纪末,中国才全面补上了第一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课,很多90后已经不记得了“四化新人”了,文件怎么说呢,到2000年前后,实现工业、农业、交通、国防的现代化。
 
直到农村全面的普及机械化,吃饭才不再是个问题,公元前200年就头疼的温饱问题,在世纪之交才彻底解决。
 
而在2001年正式加入WTO以后,国人第一次领略到工业化大生产的终极魅力,几乎是一瞬间,物质就超级过剩了,1957年,中国的钢产量是500万吨,相当于二战前日本的水平,而到了2010年,整个唐山市的钢产量超过8000万吨,等于欧盟的全部。
 
一个曾为吃饭发愁的国家,一个曾以节约为美德的社会,竟然要去产能了。


现实虽然如此,但我们整个社会的思维模式和运行方式,却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在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一大工业国的年代,我们的思考模式仍然是农业社会的,紧缺思维之下的。
 
社会早已进入物质极大丰富的年代,操作还是那套物质极大匮乏的系统,是造成我们很多迷茫、困惑、甚至亏钱的核心原因。
 
我们一再说,人都是认知的囚徒,用农业社会的格局,去认知工业社会的繁荣,你当然看不懂。
 
你看不懂白酒,是没看到白酒早就过剩了,能拿上台面的,只有茅台五粮液那几个,
 
你看不懂医美,是没看到化妆品早就过剩了,女孩子要美,得操刀动手术了,
 
你看不懂电池,是没看到有钱人早就玩腻燃油车了,新能源车这大玩具,我舍得掏钱,
 
你看不懂天价股,是没看到纸币这种人为印出的东西,根本就不是什么稀缺资源,真正的企业家和好公司,大佬们会不惜任何代价的拿下。


大王和团队的开会时经常说,我跟你们差着两个年代,你们都是7080后,本质还是农业社会教出来的,而我是学贯中西的00,不是我不要脸,而是我思想新。
 
你看,当年要除夕之夜才炖只整鸡,称两斤大白兔,今天的肯德基炸鸡块,位列小学生最不爱吃的油腻食品,至于奶糖,人家牛奶都喝的没感觉了。
 
我们已然生活在了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年代,大鱼大肉,顿顿都是年夜饭的水平,两荤两素,餐餐超越清代王爷的标准。
 
当年人们头疼的最大问题,是没有东西,不知道怎么解决,现在我们头疼的最大问题,是东西太多,不知道怎么选择。
 
服装满柜,不知哪个才是最爱,股票三千,头疼的是究竟买谁。不把自己代入那个物质极大繁荣的公式里,这舍不得,那舍不得的持有一堆垃圾资产,你怎么折腾都是个屌丝。

国人没有过过富日子啊,从学界、商界到打工人,这富裕仗怎么打,富日子怎么过,多少人还跌跌撞撞、懵懵懂懂,拿小农经济喜欢谈论的“贵不贵”,去投资数字化时代的“值不值”,完全是南辕北辙。

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摆脱农业思维的束缚,重新认知这个过剩而浮躁的社会,建立一套简单有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会分辨真正的好东西,发掘它、持有它、传承它。

庆幸的是,我们已先行一步,成绩还行。


大年初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愿诸君于满围栏的动物之中,

发现那头真正的牛,

实现每天过年的自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