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创作书法大赛的参展作品?做到这四个要求,入展就容易了

 书法古今 2022-05-09 发布于陕西省

一些学习书法的人在经过一个时期的临摹以后,想要在一定程度上来检验一下自己的学习水平,这些检验的方法就是参加全国性的书法大赛。可全国书法大赛是一个很大的舞台,如果能在这个舞台上得到认可,那势必对自己的学习是一个完全的肯定。

针对隶书书法的特点和当代书法艺术性的要求,那些在全国展上取得名次的人都从哪些方面去做而赢得评委的认可的呢?下面以全国隶书书法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的作品进行分析,找出它们的共同点,也许会对书法爱好者提供一些帮助。

取法与变法

不管是哪种书体,都是要从临摹古人经典作品开始的。隶书也是一样,当代人们大多都是学习东汉隶书的,如:《张迁碑》、《石门颂》、《好大王》等,但是,隶书又是从篆书演变而来的,有时候一些人会说“篆隶一家”,意思是说,把隶书写成篆书,把篆书写成隶书,或者是二者相间参杂起来,都是可以的。

上面说到了取法的问题,但还有一个变法的问题。变化的方法,就是把自己平日所学进行一些有效的变化。假如你原原本本地照抄于古人的作品,肯定是上不了展的,因为缺乏自己的创作意味。这些入展作品中,没有一个是古人原作的字形,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变化”,怎么去变?其实是在字形上有所变化,在用笔上有所变化而已。这个变,就要借助变化,可以把几个经典作品中的部首、笔画混用,就达到了变的目的。

多体融合

隶书有古朴雄浑、庄严大气等诸多特点,但是它的缺点也正在于此,缺少了灵动飘逸的艺术性感受。因此,在创作时,应采用多体融合的表现手法,使隶书的灵动感进一步增强。具有灵动感的书体主要有行书、草书、章草,在隶书中如果能增加一些这些元素,就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当然,想要融合行草书的笔法,还要对行草书要有所了解。

另外,正如前面所说,篆隶是一家,如果能在隶书中增加一些篆书的元素,则会使隶书显得高古起来。一些隶书书法家为了表现隶书的高古特点,他们一直在研习秦隶,包括《秦诏版》在内,这样的作品用笔墨表现出来就显得十分有古意,深得评委的一致认可。

笔墨变化

笔墨,既包括用笔,还包括用墨。用笔的问题并不是单纯的一个笔法,也是有多个笔法的组成问题。隶书看似书写简单,但笔法的变化却是多样的。如绞转、平移、提按以及点画上的方圆、粗细、正侧等,这些关系都是相互交织、并且是相互矛盾着的,在创作中要交替使用,单一的笔法肯定是不行的。

墨法的变化是当代书法展览的主要特点,墨色的运用主要是以体现自然书写的矛盾关系为主。所谓自然书写就是指用墨蘸墨的方法问题,不能总是写一笔去蘸一笔墨,这不是自然的表现方法。而是要在蘸了一笔墨以后,直到将墨色写干为止,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使墨色发生变化,充分体现浓、淡、干、湿、润的关系,使书法有了一定的层次感。

形式问题

展厅的效果就是使作品表现出吸引人眼球的特点。按照征稿要求里最大尺幅进行创作,而不能把字写得太小,这是纸张上的最大化原则。从获奖的作品来看,这些作品大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字的直径基本都是超过10cm以上的,只有这样大的字,才能完全体现出笔墨并发挥笔墨的最大性能。

近年来书法展览不提倡做旧、仿古、拼接,应当尽可能地减少这类做法。多数获奖作品中最多是双色的拼接,以此来区别正文与落款,但它们都有很强的整体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