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十年战争(一)导火线

 双飞金燕子 2021-02-13

十七世纪初欧洲的各种矛盾和斗争最终导致了一场欧洲大战——三十年战争,这场战争的导火线发生在东欧的波西米亚。

三十年战争(一)导火线

波西米亚自1526年就处于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这一地区长期以来具有强烈的民族独立倾向和反教会传统。早在15世纪上半叶,波西米亚就兴起了反教会的胡斯教派。为了反对教会的迫害,1419年布拉格人民举行起义。天主教会组织了多次十字军东征才将之镇压下去这就是有名的胡斯战争。在16世纪末宗教改革运动中,波西米亚必然倾向于新教。在新教徒的斗争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做出了让步,于1609年7月签署了‘大诏书’,给捷克新教徒以信仰自由权。然而

三十年战争(一)导火线

斐迪南任捷克国王后,违背‘大诏书’,大肆推行反宗教改革运动,下令禁止布拉格新教徒的宗教活动,迫害新教徒,拆毁新教教堂。1618年5月23日,布拉格爆发了起义,起义的新教徒冲入王宫,把斐迪南派遣的两名钦差从20多米高的窗户扔出,史称“掷出窗外事件”。

三十年战争(一)导火线

掷出窗外事件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决心再次纠集十字军,以武力征服波西米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