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说三江口的变迁

 zqbxi 2021-02-13

陈湘源(岳阳市文物管理处,湖南岳阳414000)

在进行探讨之前.先说几句题外话。此文之所以名之“再说”,是因为笔者1997年在《岳阳晚报》发表过一篇《沧桑变易三江口》。后来收入《漫话岳阳名胜》。百家争鸣本来是一件好事,我国早在春秋战国就有了。因此而成就了诸子百家的学说。一个人的学识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大家争鸣来共同探讨.才能使问题更接近历史的真实。我们岳阳对此似乎有点讳奠如深,好象针对某个问题探讨就是与某人过不去似的,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鲁迅先生曾与那么多人打过笔墨官司.其中不少人是他的朋友啊!热烈欢迎各位方家对笔者就岳阳历史文化提出的一些观点进行探讨.在此先行致谢。因为只有通过讨论才会有新的进步.才能对丰厚的岳阳文化积淀进行挖掘。希望借助“洞庭湖研究”这样一个平台。创导一种健康的学术风气。

首先应给“三江口”予以准确界定。有的文章声称:“人们通常将两条河流交汇形成的三岔形河口称为‘三江口”。历史上或偶有此称为。土名”的特例,但决非“通常”,在《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就未见一例。。三江口”.顾名恩义应为三条汇合的河口或分流之处。《说文解字》释“口”:“人所言食也.象形”。后虽引申出多种意义。但仍与其原意相关。我们讨论的三江口似乎更接近其本意。“江口”是江水流出来的地方。纵观历史上一些名为“三江口”的地方.虽有将两江汇流后再与第三条江汇合称三江口的.但没有将一条河流人另一条大江形成的“三岔形河口”称为“三江口”的。如广西苍梧县西南藤江合绣江与桂江交汇处,日三江口;四川嘉陵江入合川I县东南。合渠江、涪江日三江I=l:广东市东南、西北二江合流而东,与东江会,谓之三江口。又如江苏省吴县北吴松江、娄江、东江分流处名三江口。再如湖北黄冈县西.长江分三路而下至此合流称三江口等等。由此可以认为两江汇合为。三江口”有些牵强附会。

其次.辩证导游俗解。有的文章引述了笔者所著《漫话岳阳名胜・沧桑变易三江口》所否定之说法:“有些旅游读物在介绍三江口时,说长江自枝江至城陵矶一段.九曲回肠,为古荆州辖地,可称‘荆江’;城陵矶以下则为长江,或日扬子江;洞庭湖汇集三湘四水而与之汇流,是谓‘三江口”。因该文原是1997年发表在《岳阳晚收稿日期:2010-03-12作者简介:陈湘源(1944一),男,湖Wi-¥-阳人,岳阳市文物管理处副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院特聘研究员。研究方向:岳阳历史文化。万方数据第3期陈湘源:再说三江口的变迁41报》上的,晚报对字数控制甚严.故只作了简单的辨析:“这种解释.稍加推究便知其不妥。一则,荆江与扬子江之说即使成立.也是首尾相连,不能称之为‘口’。二则,扬子江是长江的别称,始于清代,它与长江名一样。囊括了长江的全部。应该说这是常识性的错误。其实,历史上的三江口曾不断变易位置.其定名之时.并非在现在的地方.今日江湖汇流之处称三江口。乃南名北移。”笔者认为这样解释也把问题说清楚了。《辞海》解释“扬子”说得很清楚:“江名。长江在今仪征、扬州市一带,古称扬子江,因扬子津及扬子县而得名;近代通称长江为扬子江。”应是当代权威之说。今日洞庭湖流人长江之处自古若无名称.徜请现代的专家们来命名,也不会叫“三江口”.充其量叫“湖江口”,因为确定名称要符合客观实际,不能随心所欲。

再次.长江南千流“三江口”由来。“三江口”的称谓最早见于晋代郭璞注解的《山海经》,他在注解“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是在九江之间。出入必以飘风暴雨”时说:。江、湘、沅水共会巴陵头.故号三江之口”。“巴陵头”是按水流方向来定位的。指水的上游。“巴陵头”即巴陵古城南面。郭璞为什么这样注解呢?因为他注解的是先秦地理。是一个关于长江水道变迁的非常复杂的学术问题。这里笔者择要简述一下江、湘、沅水为何会共汇“巴陵头”。历代以来.多认为远古时期长江出峡呈漫流状态,到先秦时期则自湖北省枝江分流,主泓道在南,次泓道在北.故自古以来即有。南江北沱”和“北江南沱”两个不同时期之说。意即南面成为干流时称“江”.成为支流时则称“沱”;北面反之,一般认为今日的沱江即其遗留。1989年海河出版社出版的《长江水利史论文集:》刊载罗海超《长江中下游河道的历史演变和早期治理》云:“荆江河段为长江河道历史演变最复杂的河段。长江出三峡后至宜都以下.进入平原地区,水流漫溢,分汉较多。枝江原在长江两支分流之间的百里洲上,故称枝江(现枝江已寓长江北岸)。当时南江为干流,北江为沱(支流),南江经由虎渡河下行汇于洞庭。后随着云梦泽的变迁。北支转为干流”。席珍国《先秦时期长江水域开发治理史料考》云:“沱江为先秦时期荆江的名称。为长江北支。正流经今虎渡河、会澧水、入洞庭、出岳阳与沱江汇合”。1979年水利出版社出版的《长江水利史略》云:“西汉时期,原来作为长江主流的南支开始淤塞。演变成后来的虎渡河,长江北支荆江变为大江的主流”。总之,郭璞注解讲的是南江为干流形成三江口的情况。至于汇合的具体地点在何处,今已无从考证。这份材料说明,岳阳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三江口”的名称就是指三条水口汇合而得名。

数千年来长江水道变迁确实非常复杂。如早期长江与湘江汇流处就曾在临湘县城(今陆城镇)附近,清同治《临湘县志》云:“湘水南来,迤城西南人于江,县名以此”。“迤”是延伸的意思,说湘水延伸到临湘县城的西南面注入长江,县城得名以此。这当然不是宋元时代的地貌。但应该是历史上曾有过的事实.县志才予以记载。1996年,岳麓书社出版的湖南省考古研究所所长何介钧之《湖南先秦考古学研究・试论湖南出土商代青铜器及商文化向南方传播的几个问题》云:。而受商文化影响最强烈的是东岸的湘江下游。当时湘江直接在今岳阳市北区(今云溪区)的陆城附近注入长江,洞庭湖远没有后世所称‘八百里’的规模。1987年发掘的岳阳铜鼓山遗址正扼湘江入长江的河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成为盘龙城类型的商文化向西推进首当其冲之处。”何先生是湖南考古界的权威,如此叙述,除参阅过《临湘县志》外,可能还有其他考古资料佐证。铜鼓山遗址。说明3400年前的商代早期商人就以开始了长江水上运输,为保障千里长江水运线的安全。始在江、湘汇流处建立了军事要塞。这可能是早期的“北江南沱”时代,虽无“三江口”的称谓。但足见江、湖汇合水口变迁之一斑。

另外.在此谈谈彭城的问题。因有些文章称彭城在城陵矶,而且2007年市府编纂的《天下岳阳》也如是说。这个问题造成错误源自清代《临湘县志):“江之右岸有城陵山,山有大彭故城”。该志注明其述引自《水经注》。今天,我们只要将《水经注》有关章节读完,就知道彭城不在城陵矶:“江之右岸有城陵山,山有故城。东接微落山,亦名晖落矶,江之南畔名黄金濑,濑东有黄金浦、良父口,夏浦也。又东径彭城口。水东有彭城矾,故水受其名,即玉涧。水出巴丘县东玉山,玉溪北流注于江。江水自彭城矶东径如山北,北对隐矶。”通读全文,便可察知《临湘县志》引述有误,江水是在流过城陵矶再经过几个地方之后.才到“彭城口”彭城矶”的。笔者怀疑有的人在探讨彭城时,只看了《临湘县志》,而没有读《水经注》。关于这个问题,笔者所著的《千古名城岳阳解谜・彭城探微》作了深入探讨,就不再赘述。

第四.长江北干流“三江口”的最早记述。《巴陵县志》称:“山无变迁而水有变迁”。山的变易人们一般难以察觉,水域洲滩的变迁人们就很容易察觉到.生活在岳阳的老人们都能说出长江、洞庭湖这几十年变化的一些道道。今日所见文献记载长江北干流“三江口”的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其云:湘水“又北至巴丘山入于江。山在湘水右岸。山有巴陵故城……城跨冈岭,滨阻三江。巴陵西对长洲,其洲南分湘、浦,北届大江,故日三江也。三水所会,亦谓之三江121矣。夹江列关。谓之射猎。”这段话说明“三江121”它就在今日岳阳古城西门对面的柳林镇一带,“城跨冈岭,滨阻三江”表述的便是此意,“夹江列关”就更形象。“滨”。是濒临迫近,“阻”,是阻止j倚仗。“长洲”,《岳阳风土记》:“江西沙洲,旧日长洲,今名鲟鱼嘴”。《君山农场志:》:“鲟鱼嘴即今林角老至岳阳渡口这一片洲土”。“其洲南分湘、浦,北届大江,故日三江也”。是谓长江与湘、浦合流。长江、湘江很好理解。那么“浦”者为何?此浦并非指湘江之滨的水边滩地,而是指人工修筑的与大江相通的一条运河。《吴郡图经续记》卷下“治水”:“或五里七里而为~纵浦,又七里或十里为一横塘,因塘浦之土以为堤岸,使塘浦阔深,堤岸高厚,则水不能为害,而可使趋于江也”。在这河湖港汉纵横的洞庭湖区又为何要修运河?《晋书・杜预传》作了解释:杜预(222—284),太康中拜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旧水道唯沔汉达江陵,千数百里,北无通路。又巴丘湖沅湘之会,表里山川实为险固,荆蛮之所恃也。预乃开杨I:1,起夏水,达巴陵千余里,内泻长江之险,外通零桂之漕。南土歌之日:‘后世无叛由杜翁,孰识智名与勇功。”’原来杜预花这么大的力气修这条运河.既为调节长江洪水。便利漕运,更主要的还是出于军事上的需要,为防患“南蛮”叛乱(诸葛亮七擒孟获,擒了又放,也是为了安定“南蛮”)。当时,洞庭湖还是河网割切地带,“涨水一大片,退水几条线”,修这段运河是为了枯水季节连接沅、澧水运兵运粮之需,因此才赢得了老百姓的赞誉。

第五.从今存遗迹考察。运河横截君山东面向南,说明杜预修运河时“长洲”已延伸到了君山东面。《君山农场志》称:“柳林洲(今柳林镇),亦名柳林寨,原为长江故道的淤洲”。柳林镇就在君山农场内濠河南湾侧傍,正东对岳阳楼。一般都认为濠沟是运河的遗迹。清同治《巴陵县志》主编吴敏树在考证三江口名称由来时写道:“濠沟河在君山,南通沅水,北接大江。按:《晋书・杜预传》‘巴丘湖,沅、湘之所会……外通零、桂之漕’盖即是水也。今监利有扬河,盖本出尺八口,横过江达瓦子湾,今为江堤横断,故道不可见耳”。瓦子湾即今君山农场新河分场驻地,北对尺八口。1997年笔者撰《君山志・大事年表・胜迹・遗址、遗迹》时,采访了86岁的云四庆老人,他说:“解放前我从君山驾船可经濠河直抵岳阳楼下”。通过以上考察,南北朝时的三江口所在位置就十分清楚了。其名“三江口”亦是三水汇流处。杜预的材料.似又说明从三国到西晋那段时间的长江可能还处在“南江北沱”时代.枯水季节长江北面的支流干涸,所以杜预才下这么大的力气修运河。杜预去世300多年后的北魏才出现了郦道元记述的“北江南沱”的情况。第五。“三江口”地理位置的变迁。这里遴选几部有代表性的著作来谈谈“兰江口”地理位置的变迁情况。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巴陵城对三江口,岷江为西江,澧江为中江.湘江为南江”。此文中一个“对”字,说明三江口仍在郦道元讲的原地,只是将连接沅、澧水的运河直叙为“澧江”罢了。有的文章说“三江121’的变迁,除宋代尚无史料考证外.几乎每隔300年,便要往北推移一段距离”。恕不知宋代仅范致明《岳阳风土记》中就载有五条史料:万方数据第3期陈湘源:再说三江口的变迁43一是“巴陵,荆湖二流之合”:二是引证了《水经》与《水经注》关于“三江口”的记述来论证巴丘的位置;三是在释《山海经》时云:“按澧、鼎、沅、湘合诸蛮黔南之水,汇为洞庭,至巴陵与荆江合而东。州据其上”;四是“乐史言:大江在巴陵东北五里流人洞庭湖。今洞庭水会于江。非江流入洞庭也。荆江出蜀,自高注下,浊流汹涌,夏秋暴涨,则逆泛洞庭。潇湘清流顿皆混浊。岳人谓之翻流水,南至青草湖,或三五日乃还,俗云水神朝君山”;五是“岳阳井邑旧濒江。郡城西数百步,屡年湖水漱齿,今去城数十步即江岸。父老相传,今江心旧阆闽也。濒江沙碛地尚有税绢甚重,云祖来宅税。今不曾除改。北津旧去城角数百步.今逼近石嘴,盖荆江日漱而南.湘江日漱而东也”。上述五条皆述江湖汇流在巴郡陵城下。关于第四条,《四库全书提要》赞日:《岳阳风土记》“书虽一卷,而于郡县沿革、山川改易、古迹存亡,考证特详。如乐史《太平寰宇记》谓大江流人洞庭。致明则谓洞庭会江,江不入洞庭,惟夏秋暴涨,乃逆泛而人之。五日即还,名日翻流水。”比范致明约早20年的张舜民,因贬谪郴州途经岳州时,在他的日记《郴行录》中记述了元丰右二年(1087)见到的江湖汇流情形:“岳阳楼即岳州之西门也。下临湖水,北望荆江自西北流,东南至岳州城下,与湖水合而东流,始为大江。”长江就在岳州城下与湖水汇合。两相印证,北宋时期,江湖汇流一直在岳州城下。明代,1457年修的《大明一统志》:“荆江口,在巴陵县北,洞庭水入江处,亦名西江口。又名三江口”。时在县北。而隆庆(1547—1572)《岳州府志》载:“日三江,在郡城下.岷江为西江,澧江为中江,湘江为南江,皆会于此,亦名三江口”。该志所述地点又与《元和郡县志》一样。而明嘉靖、万历年间所著《三才图会》:江水“从城陵矶南入洞庭”,这时江口又下移。这两条材料出现了矛盾,隆庆处于嘉靖、万历之间,怎么会有记述地点不同的情况呢?一则可能《三才图会》成书时间较长,若是在嘉靖时记三江口,则与《大明一统志》成书年代相近,所述是天顺年间的情况。另则,可能因为位置变化不大,故因袭旧志。清代康熙、乾隆、嘉庆所绘之图,荆江口多是斜对七里山。已不正对古城西门了。可是,道光五年出版的《洞庭湖志》虽沿袭了唐代《元和郡县志》的表述,但在“洞庭湖三府一州八县四大水入湖全图”中,描绘的却是江水在洪山头附近分了岔.主流直流向城陵矶下边的一个凹漕(似为松阳湖)以下,并在江口处标明“江湖合襟”。又与《临湘县志》该县得名所述地理位置相合。支流则自君山农场新河分场(即瓦子湾)进入斜穿农场全境,然后从巴陵古城与城陵矶之间流出。真是沧海桑田变化无穷。1500多年来,三江口就在君山北面与陆城西南面30多公里地段间徘徊。

第六.三江口变迁的原因。变迁原因主要是两个:自然力与人力。自然力即大自然的力量。主要是科氏力的作用和洪水泛滥的影响.也与古荆州云梦泽的地貌相关.前述“南江北沱”、“北江南沱”的状况就是这样造成的。由于自然力的作用,下荆江河曲发育过程中。曾不断发生自然裁弯。据史料记载:明末东港湖、老河自然裁弯;1821—1850年问西湖自然裁弯;1886年月亮湖、街河自然裁弯:1887年大公湖、古丈堤自然裁弯;1909年尺八口自然裁弯;1949年碾子湾自然裁弯;1972年沙滩子自然裁弯……江弯既能裁直,水口自然改变。洪水带来的泥沙改变江、湖形貌也很惊人。清咸同年间藕池、松滋溃口后,不过三、四十年,竟然淤积出一个南县来了!人力即人类有意识改造自然的行为。杜预修筑的运河就是一个典型例子。1969年笔者参加过的上车湾裁直工程.将长江原来33.3公里的流程缩短为3.5公里。至于围垸造田改变江、湖面貌就更加惊人。据不完全统计。明代湖区约有100个堤垸,到建国前夕,仅湖南境内就多达990多个,1500万亩的湖区水陆面积,垸田竟占500万亩。今El称之为“三江口”的湖江汇合口相对固定。也是人力所为。1958年君山围垦,堵截了自瓦子湾至柳林镇这段长江故道.才出现了我们今日所见的地形地貌。于是.人们习惯地将这一地段原来形成的“三江口”名称冠于此处。

综上所述,“三江口”名称由来有“南江北万方数据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25卷沱”、“北江南沱”两个不同的时期.但名之日“三江口”处皆为三水汇流处。北干流出现“三江口”的名称后,地理位置又多经变迁,故而给人们造成一些模糊认识。变迁的原因主要来自自然力与人力。今日江、湖汇合处称“三江口”.是南名北移,约定俗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