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勒兹生平年表

 置身于宁静 2021-02-13

I. 1925-1944  童年及青少年

1925
一月十八日,二时四十五分,吉尔?德勒兹 (Gilles Louis Réné Deleuze) 出生于巴黎十七区。父亲为工程师。母亲(Odette Camaüer) 为家庭主妇。父系来自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省。德勒兹在家中排行第二。其兄长原准备入学法国圣席尔 (Saint-Cyr) 军校,后因从事抗德运动被捕,在遗送奥许维兹 (Auschwitz) 集中营的死亡列车中去世。
童年:德勒兹的童年在巴黎十七区渡过。(除了到外省任教外,他从此一直住在同一公寓)
1932
入小学,在卡诺中学 (Lycée Carnot) 就读至高中毕业会考。
1941
他在这一年认识杜尼叶 (Michel Tournier)。杜尼叶比德勒兹年长一岁,当时在巴斯德中学就学。后来杜尼叶成为文学家。杜尼叶回忆说德勒兹成为一群朋友中的灵魂人物,他们编了一本只出一期的刊物《空间》(Espace),主题为反对前世生命说。68年后,两人停止见面,但仍惺惺相惜 (Michel Tournier, Vent Paraclet)。德勒兹曾为杜尼叶小说 Vendredi ou les Limbes du Pacifique 作跋。
1943
高三时,德勒兹的哲学老师为 Mr. Vial,曾影响他。但他不记得曾思考过特定的哲学问题。
作家 Jean-Pierre Faye 回忆说德勒兹曾在准备高师入学班 (Khagne) 中报告胡塞尔论我思(Cogito chez Husserl)
这个时代,对德勒兹最重要的事件为战争及 Oradour 村民被纳粹集体屠杀事件。

II. 1944-1948 索尔邦大学求学时期

1944

德勒兹入巴黎索尔邦 (Sorbonne) 大学哲学系。和他同年的人一样,德勒兹因经历过战争而被免除兵役。

大学时期对德勒兹最具影响的教授有 Ferdinand Alquié、Jean HippolyteGeorges CanquilhemMaurice de Gandillac
德勒兹回忆曾参加高师院 (E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入学考,哲学口试主试即为巩居廉 (Canquilhem)。他在他手上得到了很好的分数,但仍不足以录取。巩居廉并为傅柯 (Foucault) 的老师,他是当时法国知识论(épistémologie) 的主要领导者。他主张以概念的哲学取代意识的哲学,并继承尼釆的永恒回归,影响一代人甚巨(Fran?ois Dosse, Histoire du structuralisme, t. I, pp.114-116)Hippolyte则为黑格尔专家,继承KojèveJean Wahl的传统(ibid., p.186),他也是阿杜塞 (Althusser) 的论文指导。德勒兹与这些大学老师后来仍维持友谊。
德勒兹在大学也认识了一群新朋友,如夏特雷 (Fran?ois Chatelet),未来成为作家的布陀 (Michel Butor)Olivier Revault d'Allonnes等人。
1947
完成高等研究论文 (Dipl?me d'Etudes Supérieures),主题为休谟 (Hume),指导者为巩居廉及 Hippolyte。这本论文于1953年出版,题名为《经验主义与主体性》(Epirisme et subjectivité)

1948

通过哲学高等教师资格考 (agrégation),同年通过名单尚有阿杜塞(第二名),夏特雷。德勒兹说他在大学时主要阅读的作者,便是考试所需准备的哲学家:柏拉图、马勒布蓝许 (Malebranche)、莱布尼兹等。德勒兹回忆说他这时发现了沙特,仿佛一道清新空气。《存有与虚无》出版时,德勒兹和杜尼叶一起去买此书,并且狂热地读完(Entretiens avec D. Eribon, Nouvel Obervateur, 16 nov. '95, Dialogues, pp.18-19)。这一段时间,德勒兹经常出入Marie-Madelaine Davy La Fortelle 城堡主持的知识圈及文艺聚会。与会者尚有 le père Fessard、克罗索斯基(Pierre Klossowski)、拉冈、Lanza del Vasto (Arche 公社创立人)、包兰 (Jean PaulhanGallimard 出版社主编)(Magazine Littéraire, No.257, p.19)

III. 1948-1968 由高中至大学教学

1948-1952
找到第一份职业,在巴黎北方城市阿米杨(Amiens)中学任职。
1952
年傅柯在法比边境城市里尔 (Lille) 大学任心理学讲师。德勒兹有一次到里尔找朋友 Jean-Pierre Bamberger,对方邀他前去旁听傅柯讲课。课后并在 Bamberger 家中进晚餐。这是德勒兹第一次和傅柯见面,可是两人并未立即成为朋友。(Eribon, Foucault, p.83)
1953-1955
德勒兹任教于巴黎南方奥尔良中学 (Lycée d'Orléans)
1955-1957
德勒兹任教于巴黎市拉丁区的大路易中学 (Lycée Louis-le-grand)
德勒兹说他在中学任教的经验十分愉快。他那时只作宣讲,但并不强调任何一位作者,也许稍微着重康德。
1953
在法国大学出版社 (Puf) 出版第一本专着《经验主义与主体性》(Epirisme et subjectivité)
1955
8
27~94日,诺曼底 Cerisy-la-Salle 举行著名的海德格十日会。海德格亲自与会并发表开幕文这是什么--哲学?(Was ist das -- die Philosophie ?)。年轻的德勒兹名列与会的四十五人名单中。主办者为 Jean Beaufret Kostas Axelos (生于1924)。与会者尚有 Jean StarobinskiGabriel MarcelPaul RicoeurMaurice de GandillacRenéChar。拉冈则在会后邀请海德格夫妻及两位主办人至其巴黎郊区别墅 (La Prév?té à Guitrancourt) 小住。沙特、梅露庞蒂、Alexandre Koyré 皆拒绝与会,布朗萧 (Blanchot) 亦未参加。高德曼 (Lucien Goldmann) 则在会场上捣蛋,高声宣读海德格纳粹时期的文字。(E. Roudinesco, Jacques Lacan, p.299. Ch. Delacampagne, Histoire de la philosophie au XXe siècle, p.205)
1956
8
月,德勒兹在巴黎十七区举行婚礼。新娘 Fanny Grandjouan 为名服装设师 Balmain 的员工。他们将有两个小孩:Julien (1960)  Emilie (1964)
1957-1960
至索尔邦 (Sorbonne) 大学任哲学史助教 (assistant)
1960-1964
进入国家科学院 (CNRS) 研究。
1962
出版《尼采与哲学》(Nietzsche et la philosophie)。这本书使得德勒兹开始在学院内享有名气,因为他第一次使得尼采的思想在法国得以成为学院可以接受的合法哲学,又发明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前卫学院立场。(Louis Pinto, Les Neveux de Zarathoustra, p.158.)
同年傅柯至法国中部克里蒙菲宏 (Clermont-Ferrant) 大学任教。系主任 Jules Vuillemin 即将升任法国学院 (Collège de France),以接替瘁逝的梅露庞蒂。傅柯建议由德勒兹来替这个缺。此时德勒兹正好在附近地区养病,便受邀前来会面,由此展开他和傅柯的长期友谊。由于教育部空降共产党理论家 Roger Garaudy,德勒兹没有得到这个职位。傅柯则接掌系主任。(Eribon, id., p.162)《尼采与哲学》的出版也打破了德勒兹长期的沉默:自从1953年起,德勒兹除了几篇文章,并无出版。德勒兹曾以一个长达八年的洞来形容这一段时期。(Pourparlers, p.189) 由此也展开了德勒兹的哲学史研究 (康德 1963、伯格森 1966、史宾诺沙 1968) 及文学解读 (普鲁斯特 1964Sacher-Masoch 1967)。德勒兹后来表示,哲学史研究压得他们这一代人喘不过气来 (Dialogues, p.19),仿佛哲学的依底帕斯。(Pourparlers, p.14)

1964
至里昂大学任教。
1966
6
月,发表L'Homme, une existence douteuse一文,评论傅柯《言与物》(Les mots et les choses) 书中有关人之死片段。
1967
在午夜 (Minuit) 出版社出版 Présentation de Sacher-Masoch 一书。这是德勒兹第一次离开以学院出版为标榜的法国大学出版社,成为以出版新小说闻名的午夜出版社作者。这本书也成为德勒兹第一本英译作品。
与傅柯、de Gandillac 共同编辑尼采哲学全集,并与傅柯合写导论。该全集的第一部书为《欢愉的智能》,译者为两人共同的朋友克罗索斯基。
1968
出版国家博士论文:主论文为《差异与重复》(Différence et Répétition),指导者为 M. de Gandillac。副论文为《史宾诺沙与表达问题》(Spinoza et le   problème de l'expression),指导者为 F. Alquié。在论文中,德勒兹不仅完成其过去哲学史研究的个人综合,并且提出具有原创性的差异与复多哲学。从此哲学史不再出现于其著作中(后来有关傅柯与莱布尼兹两书所谈已超出这门学科)
5
月学运来临,也是德勒兹发现行动及政治思想的年代 (Pourparlers, p.230)
这一年,德勒兹因为和学生在里昂从事政治运动过劳,开始有严重肺疾,翌年并进行肺部手术,这或许是他巫婆般的声音的来源。


IV. 1969-1987 讲学于梵森大学

1969
68
年底,实验性的梵森大学 (Paris VIII-Vincennes) 成立。哲学系由傅柯执掌。德勒兹受邀前往教学,但因病无法就任。69年傅柯入法国学院,德勒兹前来继其遗缺。同事友人尚有夏特雷 (系主任)、李欧塔 (Jean-Fran?ois Lyotard)René Schérer等。
德勒兹一直在梵森大学工作至87年退休,并伴随78年的强迫迁校 (原位于森林中的大学被政府铲平,迁移至巴黎北郊 Saint-Denis,成为今日面貌)。德勒兹回忆说他十分喜欢在此教学:「教学是我生命中的一大部份,而且我带着热情去作。这不像演讲,因为时段长,听众也比较有持续性,有时会连绵好几年。教室就像实验室:我们讲的是我们正在寻找的,而不是我们已经知道的。」(Pourparlers, p.190)
对德勒兹而言,梵森大学哲学系的特色在于课程设计不分年级,对象包括一年级到n年级、哲学系非哲学系、学生非学生。(ibid.) 许多人后来回忆,德勒兹成为梵森大学最具风采的教授之一。他的课堂有如天堂 (E. Roudinesco)。同时有许多国族,各路激进团体、真假狂人川流不息;天花板上写着涂鸦:德勒兹,你的工厂在那里?但德勒兹在上课时,仍能巧妙地避免和听众进行针锋相对的对辩 (disputatio)。他后来强调好的讲课比较像演奏会而不像布道,讲者独奏,其它人则进行伴奏(id. p.118)
这一年,亦是德勒兹与瓜塔里相逢的一年,由此展开了哲学史上罕见的双手连弹(两人的工作方式请参阅附录)。瓜塔里的一生由一连串横切各平面的激进运动组成,由共产主义、68学运到环保生态。在和德勒兹相逢前,他曾受拉冈分析7年,并进而成为分析师。1953年,他参与 Jean Oury La Borde 疗养院进行的另类精神治疗 (psychiatrie alternative),继而参与反精神治疗 (antipsychiatrie) 运动。瓜塔里曾回忆说,当时他因写作一篇有关潜意识的文章,去见德勒兹。但后来是德勒兹主动邀请他合作。
德勒兹并开始积极参与由傅柯主导的监狱运动团体 GIP。在这里,他和毛主义者相逢,并结识巴勒斯坦研究主脑Elie Sambar。他也和同性恋运动团体 (FHAR) 及意大利激进团体相结识。
这一年他由午夜出版社出版其另一名著《意义之逻辑》(Logique du sens)
1970
德勒兹在傅柯任编委的 Critique 书评杂志上发表Un nouvel archiviste一文,评傅柯新书《知识的考掘》(L'Archéologie du savoir)
傅柯亦在 Critique 上发表Theatrum philosophicum。他在此说出名言:「或许有一天德勒兹的世纪将会来临」。
1972
与瓜塔里合着《反伊底帕斯》(L'Anti-Oedipe) 出版。这本书被视为后68左派思潮的代表作。这本书经常被视为一对拉冈主义的批评,虽然两位作者宣称他们是在帮拉冈的忙 (Pourparlers, p.25)。德勒兹回忆说,书出数月后,拉冈有一天召见他,先是让他在候诊室等了大半天,接见他时把他的弟子的名单说了一遍,并说他们全都不行(唯独不提他的女婿 Jacques-Alain Miller)。德勒兹想起 Binswanger 曾述及一样的场景:弗洛依德也跟他说JonesAbraham 等人的坏话。而 Binswanger 想道,当他不在场的时候,弗洛依德一定也和其它人说他的坏话。拉冈一直说下去,但就是不提 Miller。最后他对德勒兹说:我们要的就是一个像你这样的人 (Entretiens avec Eribon, loc. cit., p.114)。拉冈传作者Roudinesco 说德勒兹没看错,因为拉冈后来和人说《反伊底帕斯》是从他的讲课内容里抄去凑成的 (E. Roudinesco, Jacques Lacan, p.452)。根据同一位作者,由于《反伊底帕斯》来自德勒兹69-71年讲课和后来的双元写作,这反而给了 Miller 灵感去抄写拉冈的口头讲课 (séminaires),促成了这一套著名的书。这一年 l'Arc 期刊出了德勒兹专号,其中并有一篇德勒兹与傅柯的对话,检讨当时理论与实践之状况。
德勒兹和李欧塔参加了这一年在 Cerisy-la-Salle 举行的尼采十日论文会。与会者尚有有当时在高师院授课的德里达 (Derrida)。后来的分析者认为这是法国前卫哲学的一次内部对垒 (梵森v.s.高师,普普哲学与生机主义v.s.激进诠释学,cf. Louis Pinto, op. cit. pp.188-195)
由这时起,德勒兹将时间用于写作其重要作品(见书目)。他极少出门旅行(「唯一值得一提的一次,也许是去弗罗伦斯」)。但70年代起,他经常去电影院,成为少见的影迷哲学家。
1973
巴特出版《正文的乐趣》(Le plaisir du texte),欲望哲学方兴未艾。(巴特在70年的访谈中即巳表示德勒兹亦名列其债主名单中,Barthes, Le Grain de la voix, p.78)
1975
出版与瓜塔里合着 Kafka, Pour une littérature mineure(1987年美国Cultural Critique 出了两期Nature and Context of Minority Discourse运用了这个少数文学的概念)
发表Ecrivain non : un nouveau cartographe评傅柯《监视与惩罚》(Surveiller et punir. Naissance de la prison)
1977
傅柯为 L'Anti-Oedipe 美国版写序。由此并展开了德勒兹在美的系列翻译。
这一年起德勒兹渐渐与傅柯分离,两人不再见面。据《傅柯传》作者 Eribon 分析,转折点在于 Klaus Croissant (bande à Baader 的辩护律师)的引渡事件。德勒兹和傅柯在两份不同主张的抗议书上签名。傅柯希望将事件限于法律层面,而不愿涉及支持他心目中的恐怖份子。德勒兹与瓜塔里签名的文字上则将西德称为迈向警察专政。
其实这一年6月,德勒兹以一小册子强烈攻击以批评马克斯主义及专制政体起家的新哲学家时,即和傅柯立场相对,因为稍早傅柯曾为文赞许新哲学家 Glucksmann 的作品。(Eribon, Foucault, pp.275-277)
就理念方面,傅柯前一年出版的《性意识史》第一卷即巳隐含对德勒兹欲望理论的批评。
1980
出版与瓜塔里合着《千层台》(Mille plateaux),为德勒兹理论思想总结。
1981
12
月,傅柯与布迪鄂 (Bourdieu) 共同发动对华沙团结工联镇压事件法国政府态度之抗议活动。德勒兹亦经连系,但未签名,理由是不愿与刚上台的左派政府为难 (Eribon, Foucault, p.317)
1983
出版电影论,85年出完。
1984
发表阿拉法特之伟大 (Grandeur de Yasser Arafat) 一文。
6
29曰,傅柯去世。德勒兹在告别式中宣读其《快感的使用》(L'Usage des plaisirs) 的部份前言:「...那么什么才是哲学呢 (Qu'est-ce donc que la philosophie)-我指的是哲学活动-如果不是思想对自身的批评工作的话。如果那不是去知道不同的思考 (penser autrement) 要如何进行而且可以走得多远,而不是把我们已有的知识合法化。」 (Eribon, ibid., p.353)
1985-86
德勒兹在八大讲课以傅柯为题。
1986
出版《傅柯》(Foucault)
1987
退休。「开始远离激进团体,这不来自失望或决定,而在于这些团体本身的逐渐离散。」
1988
《文学杂志》(Magazine Littéraire)德勒兹专号。其中一条特征 (signes particuliers) 说他:「很少旅行,从未加入共产党,从未成为现象学家及海德格主义者,从未放弃马克斯,从未离弃685月学运」。(p.19)
与瓜塔里在相声演员 Coluche 的总统竞选宣言上签名。
1991
出版《什么是哲学?》(Qu'est-ce que la philosophie )这是德勒兹与瓜塔里的最后一次合作。
90
年代起,法、美开始出现一系列的德勒兹研究专书。
1992
8
29日,瓜塔里因心脏病突发死于工作40年的 La Borde 疗养院。
1993
出版最后一本着作《批评与诊所》(Critique et clinique)
更加隐居。报导说他正在撰写一本《马克斯之伟大》(La grandeur de Marx)
1995
1
月,Arte电视台开始播放《德勒兹ABC(l'Abécédaire de Gilles Deleuze),访谈原预定于其死后播出。
11
4日,德勒兹在巴黎十七区寓所跳窗自杀,享年70岁。一般认为他是病情严重,才会自行了断。丧礼在法国中部小村 Saint-Léonard-de-Noblat 举行。
德勒兹自杀消息傅出后,巴黎知识界咸感震惊。德里达撰文表示自己有如这一代忧郁的残存者,将须独自漫流。李欧塔则称许德勒兹为同代两大哲学天才之一。
1996
1
19,20日,德勒兹生前好友,音乐家布列兹 (Boulez) 为德勒兹举行致敬音乐会。
(
除特别注明出处者外,本文基本依据 Philippe Mengue, Gilles Deleuze ou le système du multiple, Paris, Kimé, 1994, 书末之 Chronologi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