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曾向突厥“称臣”12年,李世民签渭水之盟为何被后人骂惨了

 双飞金燕子 2021-02-13

突厥在隋文帝连续20多年的攻伐之下,被打成了两半,东突厥和西突厥。随着杨广的花样作死,曾经对隋朝毕恭毕敬的东突厥开始跟杨广撕破脸皮,只要是突厥缺的,就从隋朝的土地上抢。

01称臣伊始

在李渊晋阳起兵那一年,东突厥始毕可汗势力达到巅峰,以武会友,直接把李渊吓得称了臣,甚至还签订一个只对单方面有利的劳务合同:凡是隋朝打仗所得到的东西,包括女人以及金银财宝,全都归始毕可汗所有。

唐朝曾向突厥“称臣”12年,李世民签渭水之盟为何被后人骂惨了

在向突厥称臣第二年,李渊创业成功,当了皇帝,建立大唐,这个时候,李渊还是信守承诺给始毕可汗送去许多财宝和美女,估计数量上打了折扣,于是在公元619年,始毕可汗就准备给李渊来个武装恐吓,开始筹备来太原溜达一番,估计是走了背字,才到半路上就一命呜呼了。

唐朝曾向突厥“称臣”12年,李世民签渭水之盟为何被后人骂惨了

几位可汗与义成公主的关系

在他死后,他二弟俟利弗处罗可汗接替江山,娶了他大嫂兼小妈义成公主,可能这女人克夫,处罗可汗,才上位一年就挂了。义成公主觉得自己儿子不堪大任,就让小叔子阿史那咄苾继承汗位,也就是颉利可汗。这里面关系比较乱,颉利可汗又娶了自己的大嫂兼二嫂兼后妈。

颉利可汗更野,一上位就开始跟唐朝硬刚,那阵势,跟过节的频率一样,一年打好几次。李渊也是被这东突厥的对手打怕了,开始考虑迁都的事情,甚至还派人去实地考察。

唐朝曾向突厥“称臣”12年,李世民签渭水之盟为何被后人骂惨了

李世民和大臣们都觉得这个决定有点荒唐,极力劝阻,李渊冷静下来,转忧为怒,下定决心,把当初撤销的十二军重新组建起来,广选精锐,准备让突厥知道小锅也是铁打的。

02深感智商受辱的李世民

这支部队跟突厥还没打热乎呢,玄武门之变发生了,李世民当皇帝之后才两个多月,颉利可汗就率领10万大军直接杀到大唐国都长安。颉利可汗一看到金碧辉煌的长安城,顿时心旌摇荡,登时就萌生出无数个大胆的想法。但看到那高耸坚固的城墙,心里面又开始有了顾虑,自己虽然率领十万大军,一旦唐军从后面来个千年杀,自己这十万人也就都成了葬身异国的炮灰。

唐朝曾向突厥“称臣”12年,李世民签渭水之盟为何被后人骂惨了

他决定派出亲信执失思力去打探下虚实,这亲信也是够嚣张,感觉一路上打唐军摧枯拉朽,居然在李世民面前摆起谱了,当即非常嚣张地告诉李世民:“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带了百万雄兵,现驻扎在渭水边上,打长安也只是分分钟的事,你们要投降称臣还是继续送命看着办!”

李世民一听,我堂堂一国之君,能被你这样一个番邦使者吓到?我大唐不是TM的已经称臣了么?(隋朝时期李渊向突厥称臣)更可笑的是,你居然侮辱我智商,能有百万兵马还用你进城来搞毛线?马上叫人,直接把这嚣张之徒斩了。

唐朝曾向突厥“称臣”12年,李世民签渭水之盟为何被后人骂惨了

这使臣也不简单,说最硬的话,吃最软的饭,一听说李世民要他小命,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下跪求饶,那一套动作,行云流水。

李世民是什么人啊,辱我智商者,虽远必诛,更何况你这家伙就在面前,即使有宰相萧瑀、封德彝来求情,他们认为:冲动是魔鬼,淡定人生苏打水,如果把他杀了,城外实打实的十万大军真的有可能让大唐完犊子。

李世民却不这么认为,如果把这货放回去,就代表大唐向突厥示弱,皇帝是软蛋的消息一旦传出去,长安城中老百姓就再也不可能拿拿起武器跟我们打巷战,战至最后一兵一卒。杀也不是,放也不是,李世民果然机智,先是给宰相一个面子,又给自己找了个台阶,把这执失思力软禁起来。

03国家战略最优解

说硬话吃软饭的人是被扣下了,但接下来该如何做,无非就是打与和,当时在长安城外驻守的就是3万人,关中地区至少还有13万中央嫡系部队。先用城外这3万人跟你突厥先打个几天,再调些中央嫡系部队来,打败你颉利可汗绝对不是问题。

唐朝曾向突厥“称臣”12年,李世民签渭水之盟为何被后人骂惨了

但是如果把此战做个风险评估,胜利只是在理想条件下才能有的结果。

首先,自己发动兵变,现在才掌权几个月,把自己哥哥杀了,哥哥手下的人,肯定还有些在憋着劲找机会夺取政权;

其次,如果开战自己必然要带兵出战,但城中必然会有兄长和父亲的势力复辟,如果自己守城拒不出战,百姓被突厥人大肆烧杀抢掠,他们只会骂我李世民是个软蛋。

再者,即便这种情况下打败突厥大军,但是难以彻底消灭,大唐现在需要的是大力发展经济,现在虽然能把他们打败,但今后他们又发起战争,我大唐的GDP还要不要了?

李世民果然是当皇帝的料,战争形势和可能出现的后果早就在脑海里过了千百遍了,于是他得出一个最优解,当下的形式,和谈才是正道的光。

唐朝曾向突厥“称臣”12年,李世民签渭水之盟为何被后人骂惨了

当下,如何让占尽优势的对方认为自己有和谈的资格,李世民不愧是著名军事家,一生都把战略和战术应用得十分出色,此事证明,忽悠也是战斗力。李世民带着高士廉、房玄龄等六名重臣,骑马出发了,来到渭水边,隔着河就跟颉利可汗打起了嘴炮,虽然没有带翻译,对方从他们的神态和语气判断,肯定是在骂人,你堂堂一国之君带着有身份的大臣来骂人,这玩的是哪一出?

颉利可汗百思不得其解,还没想明白是怎么回事呢,突然在李世民背后杀来了数万唐军,一路尘土遮天,杀喊声震耳欲聋,颉利可汗虽然慌得一批,但自己好歹也是一国统治者,不能认怂,仍然假装淡定骑在马上,而旁边那些贵族早就被吓得屁滚尿流。李世民见妙计生效,显然(颉利可汗已经判定唐军有足够的实力来击退自己的军队)当即指挥军队后撤,想跟颉利可汗叙叙旧。

唐朝曾向突厥“称臣”12年,李世民签渭水之盟为何被后人骂惨了

就这样,大唐和突厥的国王在渭水边就两国以及国际形势交换了意见,在谈判中颉利可汗做出承诺:以后将强加管控士兵,争取少抢或不抢唐朝的东西,一定要为稳定的国际环境拿出诚意。李世民也表示,双方作为地区大国,一定要担负起双方的国际责任,为加强国际经济贸易做出应有贡献。

于是,双方领导人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虽然就是一张废纸(谁他娘的会遵守啊),但总要做做样子的,为了把场面做大,还杀了一匹白马以做纪念,此举的代价是唐朝赔偿突厥大量的金银作为突厥撤军的条件,史称渭水之盟。

李世民的态度是,在现在我大唐经济还不是太强盛的时候,给点钱,让对方撤军就行。但群众就是愿意相信小说里面的话,说是李世民把唐朝的国库都给了突厥,但后面又派李靖搞突然袭击,又把钱都抢回来了。

唐朝曾向突厥“称臣”12年,李世民签渭水之盟为何被后人骂惨了

显然这种可能性很小,双方在这个时候打仗的利弊,李世民早就合计过了,所以不可能对突厥有军事行动,但赔钱倒是真的,到底赔了多少,历史上没有记载。李世民此时的态度,莫过于,现在给你点钱了事,等今后我大唐强盛了,非得把这钱连本带利要回来。就这样,许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把李世民骂得狗血淋头。

在此事之后,李世民深知拥有一支强大军队的重要性,回到皇宫,当即从禁军中挑选了几百名精锐,自己亲自陪练,发出平常没事的时候,就是你们的教练,等突厥再次入侵的时候,直接当你们将领的信号。除了军事,经济、政治、文化,李世民一样也不落下,励精图治。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在距离唐朝向突厥赔偿巨款时间只有三年,唐朝终于把三年的发展成果实验在了突厥身上,哪成想,这一用竟然导致对方灭国,这可能是李世民始料未及的。

唐朝如何在三年后如何让突厥灭国,下篇文章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