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朋友的“毛脚”,过年侬上门吗? 文/朗读:新民晚报 王蔚 过年,恋爱中的青年男女,一旦关系比较稳定了,就会到双方家庭拜见对方父母。春节里,毛脚女婿、毛脚媳妇上门,这对双方家庭来说,都是相当隆重的事。 讲到毛脚上门,这里有两个典型的上海方言词汇。 “敲定” 一般来说,男女双方恋爱只有敲定了,才会互相上门。上海人一直把谈恋爱称为“谈朋友”,这真的很合乎逻辑。连朋友都谈不拢,还谈啥恋爱?大约从上世纪70年代起,“谈敲定”三个字广泛流行,风头盖过了同义词的“谈朋友”。 要“敲定”的当然是终身大事。“你们敲定了伐?”父母及亲眷朋友经常会用这句话去问正在谈朋友的年轻人。一旦敲定了,就要开始准备婚房,就要买家什,就要商量办酒水。 “毛脚” 还有一个典型上海方言词汇叫“毛脚”,包括毛脚女婿、毛脚媳妇。 为啥叫“毛脚”呢?是不是指还没结婚的年轻人会毛手毛脚呢?其实,上海人讲的毛脚,并非毛手毛脚。 再来看恋爱婚姻的过程,男女青年从男朋友、女朋友发展到女婿、媳妇,身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这就好比蚕宝宝变成了蚕蛹。因此,江南老百姓将已经谈婚论嫁,但还没过门的准女婿、准媳妇称为“毛脚”,非常形象, ![]() “毛脚”上门的礼数 ![]() 毛脚第一次上门,礼数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男青年,也就是毛脚女婿,这第一次上门的第一关又是要非常当心,要让未来的丈人和丈母娘第一眼就看得顺眼、顺心。 毛脚女婿要准备好第一次上门的礼物,老早计划经济年代,上海人时兴的是送“机关枪”、“手榴弹”和“炸药包”,这是那个时代的标配。 不要怕,这里的“机关枪”是指整只的金华火腿,用油纸包好,用红线扎紧,拎在手上就像一把机关枪。“手榴弹”是指老酒,一般是高档白酒,也可以是名贵的药酒,比方虎骨酒之类。那时的白酒不象现在是有外包装的,就是两个透明玻璃瓶子,用尼龙红绳扎牢,就像拎了两个捆在一起的手榴弹。“炸药包”当然就是指香烟了,肯定是香烟票上价格最高的烟。往往一户人家的一个月的香烟票是买不到一整条高档烟的,这就要问亲戚朋友左邻右舍借香烟票,凑起来去买整条的香烟。 ![]() 有人问我,年轻时第一次上门当毛脚,送的是啥。那时,我还在大学里读书,没钱,送的是上海人最爱吃的,也是最便宜的毛蚶,我记得好像是7毛钱一斤,一次至少要买5斤。没想到,一家门吃了就我一个人得了甲肝。那时,邻居、朋友、同学中,生甲肝的人相当多。那是上海历史上第一次遇到重大疫情,上海人照样扛过来了。 现在,无论是毛脚女婿、毛脚媳妇上门,“机关枪”肯定不时兴了,送送香烟老酒、送补品,都是比较实惠的,但也要量力而行,上海人讲就是不要“豁胖”,不要硬扎台型。 今年春节年初三是阳历2月14日,正好是西方的情人节。从前,上海人是没有过情人节的概念的。谈朋友最愉快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荡马路。 马路是要慢慢荡的。一个“荡”字,无论是上海闲话还是普通话,都充满了浪漫。秋千是要荡的,到公园里划船也叫“荡起双桨”。昨天,我问一个上海90后女生,今年情人节跟男朋友到啥地方去玩,她脱口而出,去“逛街”。逛街,与荡马路相比,情调要差许多了。 “毛脚上门” 背后的意义可不一般 ▽ 老派上海人极少有“闪婚”,一般是男女独自交往一段辰光后,觉得可以确定关系了,就带去见双方大人。一般当然是男方先上门,得到大人pass【通过】了,男方开始频频上门,并常常拨垃女方屋里向留饭【北方人称蹭饭】,就拨垃女方亲友叫做“毛脚女婿”。 ![]() ![]() ![]() 音频及文章,由新民晚报首席记者王蔚授权发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