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节祭祖:中华文明反击西方文化侵略的剑和盾

 楚士祥丁 2021-02-14

作者:徐吉军 公众号:汉唐荣耀

各位读者新年快乐,汉唐君在山东过年,祝各位牛气冲天!

按照我们山东的传统,除夕当天傍晚要去长辈亲人的墓地,点着香请祖先回家过年。

这种传统已经传承几千年,作为中华文明传承的核心要素,竟然在近年被指为封建迷信,这是非常可笑的现象。持这种观点的人显然未能理解中华文明的真味。

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最大的差别就是,西方文明是从古希腊太阳神诸神等神话传承构建起来的文化体系,其后被基督教一神教鹊巢鸠占,始终未改蒙昧主义拜神特性;东方文明自始至终一直是圣人文化,祖先崇拜,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自始至终保持着人类的独立人格,而没有完全膜拜于神格。

这种本质区别,至今依然影响着东西方各族人的思维方式,对东西方文明的较量起着决定性影响。

近三百年来,西方文明持续扩张,将东方文明的生存空间大幅度挤压,并且持续渗透东方世界,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东方人的信仰。类似于韩国这样的传统儒教国家,已经彻底沦为基督教领地,哪怕是东方文明的起源地中国,也已经被西方宗教文明渗透的千疮百孔,使东方文明的存续传承受到了严峻的考验。

春节祭祖:中华文明反击西方文化侵略的剑和盾

1、文明起源

中华文明的融合力、吸引力、生命力,是我国历经大乱而终保文明未断、民族未灭的核心因素。

俯瞰中华文明的发展成长过程,自远古时代,纵横万里的亚洲东部大陆上,有万千部族繁衍生息,生出无数绿意盎然的文明萌芽,随着部族生灭融合,文明的发展伴随统一融合的大势渐趋兴盛,于春秋战国时代以诸子百家理念奠定繁荣至今的文明根基。

某些中国学者如易中天之流基于西学崇拜的心理,认为夏朝历史不见于考古学,就不认可中华文明夏朝之前的历史。这种心理映射出来的是孱弱自卑心理。

易中天的观点是,“文明的标志是国家,国家的标志是有了城市。中华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夏朝文明,根据目前掌握的考古学证据,夏代遗址测定是公元前1750年,今年是公元2013年,加起来是3763年。所以中华文明是3700年,上下5000年是中华文化。“仅就这个史学研究观点评论,易中天堪称是机械思维静止视野的伪史学家。

公正评价,易中天的品三国接近于讲评书,谈不上史学研究。易中天充其量算是网络时代偶然成名的网红,离史学家这个称号,相差一百年的距离。他的影响力是建立在中国公众以评书为真实历史的普遍现象上的。

这样的伪史学家,在中华文明研究中起到的作用就是自我毁灭本国文明史。这种史学观点的产生,是由于历史研究方法的匮乏,迷信于西方的史学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

西方文明崛起于近四百年,由于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优势,奠定了近现代史的西方文明中心论的现实。以今日现状追溯古代历史,是自私狭隘且愚昧的。

西方文明的起源在哪里?古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源泉,是西方文明的基础。古罗马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主要继承、发展和传播者。西方主要国家,英美俄的文明传承于古罗马一脉。

按照易中天之流的史学理论,与中华文明对比,古希腊文明史只存在于宙斯众神的神话故事中,从未出现考古学的证据。作为西方文明起源的一个组成部分,北欧神话也只是神话故事而已。

对比西方以神话故事构建的上古史,中华文明的上古史主要是中华民族的先祖文明发展的脉络为主线。

有清晰传承脉络的中华文明源起于公元前三千年的上古传说,三皇五帝。三皇一般认为是伏羲,女娲,神农。伏羲氏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致嫁娶,以丽皮为礼,创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而已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的文字,就约在五千年前,因此,伏羲氏确实应该是中华文化最早的代表。

女娲在伏羲氏以后为天下共主,作笙簧,传说她练石以补天,聚芦灰以止滔水。神农氏(炎帝)继女娲后为天下共主,是农耕和医药的发明者,又创造了五弦琴,开始蜡祭和市场。中华民族开始进入农耕社会。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和炎帝联盟大败蚩尤,之后黄帝击败了炎帝。

从此,炎、黄等部落在黄帝的领导下融合成华夏民族炎黄子孙。

东西方文明起源对比,显然中华文明更加真实存在。

要研究中华文明的根源,不能完全依赖西方理论体系。东西方文明有着本质不同,应用的研究工具也应该因地制宜,有必要从文明根源理清两者的差异。

以西方视角构建的文明理论,纵观古今去研究阐释中华文明史,无法得出全面的科学严谨理性的结论。人类发展存在无数偶然因素,并非是线性发展能够一眼看到过去未来。

近代西方文明中各个哲学体系作为人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理论,不可能对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未来都做出正确的判断!

东西方文明起源不同,历史不同,展开的文明成果自然不同。将西方文明抬高到人类导师的神化地位,伴随的是对中华古文明的毁灭。

迷信西学的形形色色的各类大师,对中华古文明持续挫骨扬灰,背宗忘祖,早已忘记了中华血统的高贵和荣耀。

自西方文明入侵以来,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随风而散,又与行尸走肉何异?此种现象,已经持续百年。社会精英、国之栋梁,以西方思想为主,斗争为本,逐利为引,覆盖神州、持续至今。

中华民族延续万年不灭,本因是中华文明。炎黄子孙否定中华文明,膜拜西方传承,必然是自取灭亡。中华文明复兴之路,漫漫其修远兮。

春节祭祖:中华文明反击西方文化侵略的剑和盾

2、蛮荒远祖

作为现代人,有时候不妨想象一下,穿越到远古时期,置身于蛮荒时代,你如何获取食物,打败猛兽,建设家园?回到了远古蛮荒,我们可以进入神话世界吗?

汉唐君估计肯定不会凭空出现法力无边战斗力超强,恐怕被猛兽一口吃掉的可能性远大于喊来神仙救命的机会。

在各种文献中,说起中华文明起源就是农耕文化农耕民族,似乎总显得柔弱不堪,缺乏战斗力。想象一下,中华文明上古传说,神农氏逐渐探索耕种技巧,学会了识别五谷,种植果树,种庄稼,养羊之类。这个逆天的高级技能,使族人不再靠着打猎为生,避免了打猎带来的劳动力的高损失率。

这是中华民族繁衍扩张的核心能力。中华文明从开始发展,就是擅长探索大自然中的生存能力,并不醉心于屠杀同类(人)。这一优异的特性,保持至今。

轩辕氏发明了墙,于是氏族开始造墙,有了城的雏形,可以抵御猛兽,抵抗异族掠夺。现代很多观点对中华文明建设长城防御外敌的传统大加贬低,似乎只有侵略才是英明神武。其实有了墙,有了城,就有了安全繁衍的机会,在力量弱小时避免战争的直接消耗和死亡。

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发明和进步,是保证中华文明在人类社会起源阶段占据发展优势的核心技能。通过防御,获得安全,保障族群生存繁衍。这一优异的特性,保持至今。

两位伟大的先祖,炎帝和黄帝,给后人创造出文明繁衍的两个核心特性:农耕和城墙。

无论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到什么阶段,无论人类如何探索太空探索海洋,都不能贬低五千年文明发展至今的历史。许多优秀的文明,许多强大的种族,都消失了。

中华文明依然存在、依然发展,这正是“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中国的夏朝历史大约是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这是中国有记载的第一个朝代。

这个时期开始,中华文明开始进入相对先进的社会体制。三皇五帝开始升华为传说,伟大的领袖开始成为“圣人”。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中,三皇五帝,被后人尊为“圣人”。我族所敬仰的圣人,是为中华文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影响力深远的精神领袖。我们民族的传统是把伟大的领袖尊为圣人。虽然伟大,依然是人,不是神。

自古以来,我们的文明从没有把任何一个凡人尊为神灵。这是我们民族最优异的品质,那就是天人合一,人就是天,人定胜天。

同时期的欧洲和中东,开始了持续的造神运动。

西方异族在远古时期,当然也发展了自己独特的文明文化,比如航海,建筑,战争能力,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那么,上溯到远古时期,西方文明与中华文明最大的区别就是,西方文明是神的文化,东方文明是人的文化。

古老的爱琴文明,是西洋文明的始祖,和中国商周文明略有相像之处,具有卓越的天性和不凡的想像力,产生了许多人神交织的民族英雄故事。这些故事被史家统称为“希腊神话”。

西元前十一二世纪到七、八世纪间则被称为“神话时代”。希腊神话谈到诸神与世界的起源、诸神争夺最高地位及最后由宙斯胜利的斗争、诸神的爱情与争吵、神的冒险与力量对凡世的影响,包括与暴风或季节等自然现象和崇拜地点与仪式的关系。

希腊神话中最有名的故事有特洛伊战争、奥德修斯的游历、伊阿宋寻找金羊毛、即赫拉克勒斯的功绩、忒修斯的冒险和俄狄浦斯的悲剧。

随着地中海文明的发展,公元前371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打败了底比斯和雅典联军,他的儿子亚历山大大帝统治了希腊。罗马古典时代结束,希腊化时代开始。

希腊化时代与罗马时代前期相互交融,最终过渡到罗马时代。古罗马人对欧洲乃至世界文明所作出的最为重要的贡献就是保存了希腊的文化成果,特别是在古代希腊人卓越文化成就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光荣归于希腊,伟大归于罗马。

犹太教(Judaism)是世界三大一神信仰(天启宗教)中,最早而且最古老的宗教,也是犹太民族的生活方式及信仰。

公元前20世纪-前19世纪创立。当时以色列进入族长亚伯拉罕时代,亚伯拉罕不仅是真正意义上犹太教的创建者,更是第一个创造犹太精神的人。

中华文明的先祖,三皇五帝,带领子孙生存繁衍,不断开拓发展,最终有了亿兆后人。远祖们践行了天下大同理想,只做人杰,只做领袖,没有装神弄鬼,让族人膜拜为神。

虽然我们的远祖没有神格化,但是对中华民族的贡献远超过所谓的西方诸神,这不是用语言可以形容的。因此,我们民族至今保持祖先崇拜是合情合理的。

春节祭祖:中华文明反击西方文化侵略的剑和盾

3、凡人神格化

中华文明一直延续着人杰是“圣人”的优良传统。可以比照的是老子和孔子。公元前570年左右,老子生。公元前511年,孔子生于鲁。前479年,孔子去世。前202年起,丝绸之路开辟,中国打通了至西亚的陆路通道。

同时期的西方是古罗马统治地中海周边地区时期。公元前63年罗马人入侵,大部分犹太人被赶出巴勒斯坦,流亡欧美各国。公元135年,犹太人起义失败,罗马镇压犹太人,犹太人开始大流散时期。

313年,古罗马康斯坦丁皇帝在米兰宣布基督教合法地位,从此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统治工具,犹太人开始广受禁迫。基督教认可耶稣为新的基督,救世主。犹太教不认可。

公元570年,穆罕穆德生于麦加(570年-632年),年轻时是个牧羊人,稍长,成为商人,随骆驼队到不同国家经商,在旅行中接触基督教和犹太教。后来,宣称得到天使加百列的启示,而创立伊斯兰教,他的基本教导是:只有一位神,而默罕默德是这位神的先知。“安拉真伟大,穆罕穆德是他的先知”。

看三大一神教的演变,都是杰出领袖神格化,由凡人变成神的代言人。

中华文明,从诞生到今日,都秉承了这种天下大同,人人平等的无私精神。将凡人升格到神来进行崇拜的西方文明,在工业化时代带着优越感向中华文明普及人人平等的普世精神。这是多么荒诞的剧情啊。

炎黄子孙必须了解中华文明的特性、根源,以及先祖的伟大、博爱、无私,盲目崇拜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只能说是无知者最可悲了。

近年,我国一些伪学者散播莫名其妙的观点,大谈中华文明历史短暂,三皇五帝甚至夏朝历史都不可考,所以根本不是五千年历史。秉持此类观点的学者,表面上是进行学术探讨,其实内心是阴暗的犬儒心理。内心的阴暗和孱弱,使此类学者仰西洋鼻息,弃祖宗厚德。

三皇五帝的传说,其来有自,后人理应追思祖先披荆斩棘在黑暗中走向黎明的光辉事迹,作为华夏后裔,对血统的荣耀理当坚信不疑。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中华文明从圣人治天下,转换到王者治天下。这一转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大禹王带领华夏族治水拯救了全人类,这一功绩,使他成为夏朝的始祖。

如果对比东西方文明的记录,会发现关于远古时代大洪水的记忆是相通的。西方的诺亚方舟,估计只是绝望中的幻想。中华先祖大禹治水,却是切实存在的历史,也许正是大禹,把洪水从大陆疏浚到大海,拯救了全人类呢。

夏启是禹的儿子,夏朝的第二任君王,前1978年―前1963年在位。根据《竹书纪年》,帝夏启王在位39年,约78岁驾崩。

禹死后启按照尧舜禅让和舜禹禅让的惯例避位,让伯益作君主。禹死后,启立即发动了对法定继承人的攻击,夺取了领袖的职位。斗争很激烈,而几经波折,“叛乱”的姒启曾遭益的有力反击,一度处于劣势,甚至被拘禁,终于因有姒禹的经营和培植,夏后氏根基更深、实力更强,在拥护者的支持下,夏后氏及其拥护者联合起来对益发动战争,终于杀益,使启夺得领袖的权位。

此后,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原始社会结束,开始了奴隶社会。

夏启是传统上被公认的中国第一个帝王。他一生骄奢淫逸,最终病死,葬于安邑附近。

桀是是夏朝的最后一位国君,是夏朝第17代君主,在位52年(前1818—前1766)。他文武双全,赤手可以把铁钩拉直,但荒淫无度,暴虐无道。生卒年不详。商汤在名相伊尹谋划下,起兵伐桀。夏国亡,桀被放逐而饿死。为历史上著名的暴君。

研读中国的历代史书,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对每个帝王,都进行道德行为评价。这种现象,是中华文明独有的特点。

为什么要对历代帝王进行道德行为评价呢?因为我们的文化,是以圣人的标准衡量帝王的行为。

我们的远祖,都是以圣人的形象为中华文明建立了稳固的根基。后世的王者,应该以先祖的圣人之道率领华夏民族。

对比而言,凡人会去评价一个神的行为吗?凡人有资格评论神的道德吗?显然,从西方先祖把自己包装成神的代言人那一刻起,凡人已经失去了评论“先知”的权利和资格,一不小心就会被扣上亵渎神灵的罪名。

从这个角度看,西方所谓的言论自由,是经不起推敲的。

现代西方社会,言论自由也是有规则限制的。比如美国社会关于犹太人的“政治正确”,就没有任何言论自由的空间。相对而言,近年中国的言论自由尺度之大,简直是骇人听闻:否定先祖,否定先烈,否定中华文明,贬低中华文化,攻击国家体制,攻击民族性格……

有些莫名其妙的观点,认为夏商周是犹太先祖亚伯拉罕后裔建立的,又举证夏朝的历法很明确属于太阳历,与埃及历法一致,所以认为夏朝的宗主国是埃及帝国。

传播这种观点的险恶用心非常明显,就是要摧毁中华文明的根源。信奉这种明显谬论的观点的人,主要以基督教徒为主。

西方宗教来到中国大地,为了传播宗教理念,缪称西方伪神是中华文明的共同始祖。只有愚昧无知者才会相信这极端荒诞的谎言。

西方文明的入侵,在中华大地上,养出了一批跪着的奴才,丑陋不堪不知自省。

春节祭祖:中华文明反击西方文化侵略的剑和盾

4、华族历法

夏朝在中华文明史上应该是王冠最顶端的一颗宝石。历时二百年,留下的遗迹虽然已经不清晰,但是夏历一直作为中华文明独有的优势,泽被后世。

夏历的由来,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夏朝是以建寅之月为正月,它之后的商、周、秦、西汉初都分别提前,直至汉武帝颁行《太初历》,又恢复夏王朝历法的原有月序,以后各王朝也基本沿用这一月序,故辛亥革命后中国传统历法为“夏历”。传统历法在农业领域使用普遍,也称为“农历”。夏历用严格的朔望周期来定月,又用设置闰月的办法使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相近,兼有阴历月和阳历年的性质,因此在实质上是一种阴阳合历。

夏历把日月合朔(太阳和月亮的黄经相等)的日期作为月首,即初一。以12个月为一年,共354日或355日,与回归年相差11日。为此,通过每十九年安插七个闰月的办法回以协调。闰月的安排由二十四节气来决定。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

由于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夏历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于指导农业生产。

我们现在实行的公元纪年,并不是真正的“公元”,而是基督教纪元,公元前的英文是Before Christ(基督出生之前),公元后Anno Domini是拉丁文,意为“基督出生之后”。

中国称之为“公元”,其实不确,西方国家明确称之为基督教纪元。伊斯兰国家多用“伊斯兰纪元”,不少国家使用自己的纪元,只在外交和国际事务中用基督教纪元。黄帝纪元的起始现在西元纪年体系表述的西元前2698年,这在《辞源》中也得到了验证。

中国古代历法的功用有三:其一是政治上王权的宣示,比如明清时代每年对朝鲜、琉球等属国的历书颁赐。其二是日常生活上的使用。其三是与周边民族国家的交流,需要一个共同的时间计量和指称系统。

元朝与高丽之间特殊的朝贡关系,使高丽唯元朝命令是从。忽必烈在汗位之争中赢得了胜利,并建立了元朝,考虑到征南宋与日本的需要,改变了以往对高丽的高压政策。高丽元宗即位不久,即派使臣入贡,不久又亲自来朝。元朝派官下诏,在高丽开榷场,并将元朝历法赐予高丽。此后,高丽一直使用元朝历法。

明代,安南同中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也更为频繁密切。明代的中国,是个民殷国富、政治、经济、文化都高度发达的大国。这个时期,中国的文化典籍,五经四书、资治通鉴、汉书、唐书、三国志等,在安南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其它如天文地理、历法医药、刑律法度、礼乐朝仪、文武官制、科举考试等,安南也无不仿效中国。

二十四节气歌,展示出来的古人智慧超乎想象。这是多么神奇美妙的一种发明!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从二十四节气,可以完整的看到天人合一的文明脉络。迄今为止,任何民族的历法都无法达到夏历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契合程度。

公元纪年,只应作为黄帝纪年的补充,而不应完全替代!如何将黄帝纪年和华夏历法发扬光大,目前看还需要漫长的历史才能实现。

春节祭祖:中华文明反击西方文化侵略的剑和盾

5、抵制入侵

近百年来,很多中国人皈依了西方宗教,言必称“狗带”,放弃了中华文明的祖先崇拜,抵制上坟上香烧纸,抵制祭祀祖先跪拜灵位,鼓吹西方伪神,忘却了先祖的辉煌与荣耀。

如今,华夏儿女有许多人已经忘了文明的传承根源,被西方文明迷惑,甚至背宗忘祖,这是最可笑的悲剧。

事实上,西方伪神从来没有未来也不会护佑中华儿女,只有我们的祖先才会关心后人。汉唐君亲眼目睹许多迷信西方宗教的信徒变得愚昧且贫穷,彻底成为无依无靠的羔羊。

从神性层面来看,中华儿女改换信仰的门庭,只会导致我们的祖先获得的信仰之力日渐式微,在神格竞争中处于下风。

至于那些将祖先崇拜斥责为迷信的人,不妨也研究一下西方一神教到底是什么思维。

更重要的是,今天的世界,西方一神教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版图,只剩下东方世界依然未能全部占领。

可以判断的趋势是,未来东方世界也将成为西方文明的领地,未来全球信仰一神教体系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面对这种潜在的危机,必须唤醒我们的文明传承,捍卫我们的文明领地!

祭祖,作为中华文明的核心传承要素,必须坚持到底并且持续发扬光大,绝不能因为西方文明的渗透而有丝毫动摇。

记住祖先的辉煌和荣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