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四川大邑县安仁古镇呆了两天,第一天参观刘氏庄园博物馆,包括刘氏祖居及近代四川大地主刘文彩及其兄弟修建的五座公馆。第二天用整整一天的时间参观建川博物馆聚落。 建川博物馆聚落是由民营企业家樊建川创建,占地500亩,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拥有藏品1000余万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4000余件。博物馆以“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收藏民俗”为主题,现已建成开放抗战、民俗、红色年代、抗震救灾等主题32座场馆,是目前国内民间资本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间博物馆。自2005年8月15日对外开放以来,累计接待观众2000余万人次,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抗战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红军长征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和亮丽的文化名片。  我参观建川博物馆聚落使用的门票,优惠通票票价40元,当天可以参观所有的馆。 一天时间我参观了共计20个馆,还有几个广场,因时间关系,有几个馆未能进去。
建川博物馆聚落大门为1978年生产的龙门吊,四川汶川5.12大地震汉旺遗物。 大门(龙门吊)正上方为博物馆创建人樊建川题写的“建川博物馆聚落”七个大字。 大门“屏风”是从天津征集的原侵华日军碉堡,中国士兵居高鸣枪,象征胜利。 进入大门,是长约300米的车行竹道,两侧为竹荫人行道。 “建川博物馆聚落”(启功先生题写)的又一道门,四根方柱上刻写着“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收藏民俗”四句话。


 照壁,歼教—5,成都飞机公司1966年12月定型投产的喷气式歼击教练机。
 雄起 这家飞机的脸,活脱脱的一个“川”字。建川博物馆讲述抗战、文革、地震等内容,是博物馆中的战斗机。虽然风云变幻,关山重重,我们还是希望飞得更高。所以,将它摆放门口,雄起!——樊建川 


 抗战老兵手印碑林广场 每个手印的主人都是当年参加过抗战的老兵,他们中,年龄最大的99岁,最小的也有79岁了;有的已经去世,有的至今还健在。碑林使用的材质是钢化玻璃,采用腐蚀的方法将手印印在钢化玻璃上。这种材质坚硬透明,喻意老兵的心同天地阳光一样明亮而充满生机。色彩鲜艳的手印,象征老兵爱国牺牲的精神。每个钢化玻璃碑宽2.4米,高3.7米,基座用花岗石。碑林是老兵的汇集,是英雄和力量的汇集,更是民族精神和气节的汇集。 博物馆在征集抗战老兵手印的“征集语”中说:“找到那些幸存的最后老兵,征集到他们的手印。有一天,他们的身体离开,但他们印在透明玻璃上的右手手印将与日月同光。”
70多年前,正是无数双与这些手掌一样的手握着大刀、长矛,投掷手榴弹、埋地雷、炸碉堡……,捍卫了我们的国家,拯救了我们的民族。 老兵可以走,精神不能走,留下一个手印,就留下一份力量! 手印碑林呈胜利的“v”字形。重重叠叠的手印,形成排山倒海之势,这就是民族力量的真切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