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南突围战:4万人对敌20万,本想弃卒保帅,结果完好无损归来

 汗青正浩 2021-02-15

1947年5月,国民党在华东战场上吃了个大亏,号称国军最精锐部队的74师被一锅端,气得老蒋咬牙切齿,捶胸顿足,发誓要把场子找回来。这时一个天赐的良机送到他眼前。

当时我军部队整个战场处于战略反攻阶段,为了支持刘邓部队挺进大别山,华东野战军几个部队分三路出击。其中由叶飞和陶勇指挥的第1纵队和第4纵队的进攻方向是鲁南。

因为刚刚打完孟良崮战役,1纵和4纵都十分疲惫,部队中有很多俘虏兵,人心浮动大,又赶上接二连三的暴雨天,在孤军深入鲁南的过程中,出师不利。在进攻邹县、藤县的过程中接连受挫。

老蒋觉得这是一个痛打病虎的好机会,于是他调来了7个整编师,足有20万人的兵力前来围剿这支“孤军”。而此时我军两个纵队的人数也不过4万人。敌众我寡,为了保存实力,上级决定,让这两个纵队放弃原计划,向东返回沂蒙山,与我军主力会合与再做打算。

此时1纵和4纵已陷入敌人的包围中,北边和南边既有山洪和运河天险,又有敌人重兵把守,西边是微山湖,也有敌人部队移动,向东想回到沂蒙山,暴涨的沂河水又成了拦路虎,几万人想渡河,可是临时根本不可能征集到那么多的船,一向脑袋灵活的叶飞也犯了难。

1纵是华野的王牌部队,这个部队的特点就是善于打运动仗,被戏称“三得部队”,就是跑得饿得打得,迂回作战穿插作战是1纵的特色。叶飞和陶勇商量半天,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他们不按常理出牌,撤回到沂蒙山,而是向鲁西南突围,与在那里的第3、第8、第10纵队会合。不过为了掩护主力部队,必须派出一支精锐部队作掩护,以声东击西的方法将敌人的视线吸引过去。也就是说,用一支部队冒充主力向东突围。

这支部队会吸引住所有敌人的注意力,面对敌人数倍于已的力量的穷追猛击,真到了沂河处又过不了江,其壮烈的结局可想而知。经过研究决定,陶勇提出第4纵队第10师担任这次任务,叶飞则将1纵1师的第三团和1纵独立师又编到这支部队中。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在这些勇士出发之前,陶勇特别摆下酒宴,为他们送行。陶勇眼含热泪,为他们倒下满满一杯酒。他怀着歉意的心情说:“我知道这次把你们留下来,同十几万敌人周旋,基本是凶多吉少,不过为了大局着想,不能不这么做。”

此时敌人的最前线是欧震所属的军团,这是一个能文能武的悍将,当年在北伐期间曾多次力挽狂澜,此时他信心满满,认为1纵4纵已经是他的盘中餐,甚至把1纵和4纵用“面包”和“西瓜”做代号,其狂妄之态可见一斑。

7月25日,负责掩护的部队发出突然的猛烈进攻,猛烈的火力以及顽强的抗击给敌人造成主力正拼命向东突围的错觉,将欧震军团全数吸引过去之后,我军在枣庄的主力则趁机发力,向西突围。

战场上瞬息万变,就利用战友们冒死争来的一昼夜时间,1、4纵队主力冲出了敌人的首个包围圈。恼羞成怒的老蒋不得不把欧震部从追击第10师的行动中调回来,重新对我军主力进行追击围剿。

经过几天几夜的行军,中间又和敌人几次拼杀,终于在8月2日,1、4纵队脱离了危险,此时的叶飞总算长舒了一口气,而更好的消息又传来了。

抱着一定会牺牲态度的第10师起先被欧震部紧紧追赶,眼看就到了沂水之边,原想要背水一战,将敌人缠住,没想到敌人一夜之后掉头,10师在当地老乡帮助下顺利渡过沂河,来到沂蒙山,没有受到太大损失,真是万幸。

本来想的是弃卒保帅,现在卒也没丢,老帅还在,真是皆大欢喜。

不过这场突围战我军的损失也不小,两个纵队损失了近一半的力量。有些战士甚至不是在与敌人的激战中牺牲的,而是在泥泞中急行军累死的。不过好在恶劣的天气不仅给我军带来了极大的麻烦,也让敌人现代化武器装备陷入泥沼之中无用武之地,这才给我军突围带来机会。

叶飞事后在回忆录里写道:“人民解放军不是那么好吃,好啃的,敌人想吃我们,是要被磕掉牙齿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