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思路不通自然没有答案,不妨换下思路。 ![]() 不同的人,其思维方式是不同的。 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对待不同的事物,甚至是同一事物,也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形成不同的思维成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人们活动的不同特点。 对他们运用于活动中的思维方式做出反观式的评价,说他们具有开拓性、创造性、多变性或稳健性、保守性、守旧性等。 这些表现着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以及二者结合好坏的不同作用。 01 何为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答案的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最根本的特色是多方面、多思路地思考问题,而不是囿于一种思路、一个角度,一条路走到黑。 对于发散性思维来说,当一种方法、一个方面不能解决问题时,它会主动地否定这一方法和方面,而向另一方法和方面跨越。 它不满足已有的思维成果,力图向新的方法、领域探索,并力图在各种方法和方面中,寻找一种更好一点的方法和方面。 ![]() 众所周知,大发明家爱迪生之所以为人称道、永留青史,不仅在于他发明了多少种东西,更在于他对科学孜孜不倦的精神。 为试制灯泡丝,他实施了1600多个不同类型的方案,一直到最后找到碳化丝片才告成功。 类似的例子在科学史和实践史上数不胜数。 发散性思维体现了思维的开放性、创造性,是事物普遍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 既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是多方面关系的总和,我们就应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去认识事物,向四面八方发散出去,从而寻找解决问题更多更好的方法。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方法,由它派生出或者说涵盖了一些具体方法和技巧,这里将集中讲述纵横思维法、逆向思维法、分合思维法、质疑思维法等四种。 ![]() 02
将思考的问题或对象从纵与横的发展方向上进行思维加工就是纵横思维法。 就是说遇事时横竖多想想,有哪些因素、哪些可能性、哪些可行的办法,拿出些新点子,以使思路开通,少出差错。 例如,我们看一个同学的进步,一方面要看看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表现和发展;另一方面也要从德智体美劳等多方位全面去衡量。 从纵与横的两方面去把握事物就会全面深刻,在学习中应该多运用这一方法。 纵横思维法也可以分成纵向思维法与横向思维法两种。 ![]() 03
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改变人们通常只从正面去思考的习惯。 这种反过来从完全对立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方法就是逆向思维法,可以说是“背道而驰”或反其道而行之。 从反面去看问题,易引起新的思考,往往产生独特的构思和新颖的观念。 正反两方面多想想,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逆向思考法是指为实现某一创新,或解决某一因常规思路难以解决的问题,而采取反向思维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思考问题时,人们总是习惯于经历一个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 而逆向思维却是把目标倒推回来,主动寻找条件的一种思维方法。 人们说话办事或思考问题往往是带着一种主见,顺着熟悉的思路进行。但是,这种思考也许并不客观,也不完善。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遇到这种情况,有时局内人即使逻辑不通,却还是以为文句通顺,身陷险境也浑然不觉。 为了避免这种自我盲目的情况,有时需要旁人的指点。 如果没有旁人,就有必要采用逆向思维方法,也就是换一个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 实践中也有很多事例,对某些问题利用正向思维却不易找到正确答案,一旦运用反向思维,常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功效。 这说明反向思维是摆脱常规思维羁绊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思考方式。 其实,对于某些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地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或许反倒会使问题简单化,甚至因此有所发现而创造新的奇迹。 这也正是人们着迷于逆向思考魅力的原因。 ![]() 04
质疑思维法就是勇于提出问题,敢于向权威挑战。不受传统理论的束缚,不迷信书本和专家权威,也不盲目从众。 勇于提出问题或者敢于挑战也不是没有根据的乱说,而是在认真学习前人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发现问题,提出质疑。 华罗庚在初中毕业后,认真系统地自学数学,经过验证,发现当时一位数学教授的公式推导有错,他就大胆提出质疑。 在学习中,经过认真思考,敢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这是学习成功的重要环节。 俗话说得好:“学问学问,要学就要问。”学,就是对已有知识体系的继承和肯定;问,就是对已有知识体系的质疑和否定。 质疑的目的是为了提出新看法、新观点,建立新理论,这就是立论。 质疑和立论是创造性思维的两个阶段。 有人说:“质疑诚可贵,立论价更高。”质疑使人将信将疑,立论使人心明眼亮;质疑使人千回万转,立论使人豁然开朗。 总之,质疑只是宣告旧理论有毛病,立论才能宣告旧理论的结束、新理论的成立。 ![]() 05
分合思维法是将思考对象的有关部分,在思想上将它们分解为部分或重新组合,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大家都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曹冲用的就是分合思维法。 当时最大的秤只能称200斤重量,而一只大象上万斤,如何称呢? 似乎不可能。 曹冲用木船为媒介,把大象分解为等量的石头,分别称出石头的重量,再加到一起,不就等于大象的重量了吗? 这只是一个典型的分合思维法的例子。 帽子与上衣连起来组合成新的款式,上衣与裤子连起来组成背带裤,上衣与裙子连起来组成连衣裙。 收音机与录音机连起来组成收录机。 橡皮与铅笔粘在一起组成新型铅笔,据说发明这种铅笔的人是个穷画家,穷得连橡皮头都舍不得丢掉,把它粘在铅笔上,因而成了一项发明,报了专利,穷画家一跃而成了大富翁。 这便是分合思维法的妙用。 分合思维法可以分为分解思维法和组合思维法两种。 ![]() 分解思维法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把无用的因素分离出去,把有用的因素提取出来并加以利用;组合思维法可以由组合而创新。 二者都是很有用的创造技法。 发散性思维是多方向性和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它同单一、刻板和封闭的思维方式相对立。 它承认事物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生动性,在联系和发展中把握事物。 发散性思维仿佛具有众多条的“触角”,不拘泥于一个方向、一个框架而向四面八方延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