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斯被处腰斩,为何百官无人求情?看完他的一生,简直是咎由自取

 小小头像 2021-02-16

中国历代有着很多有才华的大臣,也有着庸臣,这其中有着死于非命的好臣,也有着笑到最后的庸臣,秦朝时期的丞相李斯便是一个这样的例子。

李斯死得非常惨,被判处了一种罕见的“具五刑”,具五刑是什么呢?指的是先在脸上刺字,然后割鼻子,再砍掉左右脚,接着用鞭杖或竹板活活打死,把头割下来悬挂在木杆上示众,在大庭广众之下剁成肉酱。对于有诽谤辱骂行为者,还要先把舌头割掉。

这让人后背发凉的刑罚,为什么李斯会落得如此境地呢?而他在临死前,为何没有一人前来给他求情呢?倘若了解李斯的一生,你就会觉得,李斯的死,完全是咎由自取。

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历史,在秦朝死于非命的丞相其实并不只是李斯一个,在先秦时代,还有一位商鞅同样是死得很惨,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商鞅。

其实这也不能说商鞅跟李斯太过于咎由自取,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秦朝自身的问题,秦二世跟胡亥,这两位秦始皇的子嗣,双双死于非命,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然而真要客观评价李斯的话,那就得好好捋一捋,毕竟历史上没有完人,李斯也不例外,虽然李斯的争议并不小,但就从李斯的功劳上来看,他在秦朝还是有过不少汗马功劳的,著名的“三公九卿制”,就是李斯设置的,光是做大臣这一点来看,李斯还真是一个励精图治的人了。

但让李斯走向灭亡的人,那就是“指鹿为马”的赵高。

前面就已经说到,李斯算得上是历史上死得最惨的一个丞相,但是他有一步棋是走得非常不好的,那就是听信了赵高的谗言,得罪了胡亥。

赵高这人,但凡听过名字的人都知道,远远不是什么好人,指鹿为马的典故就是从他这儿出来的。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就是,李斯的职位,造就了他跟其他大臣的关系,尽是处于不温不热的状态之中,毕竟作为丞相,其他大臣不敢得罪他,也不敢太过于谄媚他,因此李斯即便是有着各种铁手腕,在其他群臣眼里也是不敢得罪的存在。

干他这行的,更容易成为孤臣,毕竟李斯能够获得秦始皇的信任和重用,可能他的才能是一部分,另一个原因,可能李斯也善于做一个一心为皇帝服务的人,在皇帝眼里,李斯是个难能可贵的人才,但在其他群臣眼里可就不一定了,正所谓“朝廷之中非友即敌”肯定不是一句空谈。

说得难听一点,在李斯失势的时候,其他大臣能够确保不踩一脚都不错了,此时还去帮李斯的忙的话,指不定又会带来其他的敌人。

李斯的故事,像极了如今官场的厚黑学,谁也不可能百分百笑到最后,也没有永远的赢家,毕竟在朝廷之中,忠与逆都不是绝对的,毕竟忠的方面不一定是逆,逆的反面也不一定就是忠,就像电影《绣春刀》里面说的“得加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