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紫苏的治疗

 三颂 2021-02-16

两千多年前,中国最早的一部词典《尔雅》就曾这么描述紫苏:取(紫苏嫩茎叶)研汁煮粥,良,长服令人体白身香。


汉代枚乘在其名赋《七发》中即开列了“鲤鱼片缀紫苏”等佳肴,可见紫苏已作为鱼生的去腥之品,始于西汉。


《本草纲目》记载,大宋皇帝宋仁宗,昭示天下,评定汤饮,其结果是紫苏熟水第一。熟水即饮品,可见宋代,紫苏茶就获殊誉。


紫苏入药,始载于明代医圣李时珍《本草纲目》,其叶 (苏叶)、梗 (苏梗)、果(苏子)均可入药,嫩叶可生食、作汤,茎叶可淹渍。


可见,紫苏药食同源,一身是宝。


下面例举一些家常实用配方。


1,用於感冒:紫苏叶 10 克,葱白 5 根,生姜 3 片,水煎温服。


2,用於外感风寒头痛:紫苏叶 10 克,桂皮 6 克,葱白 5 根,水煎服。


3,用於急性胃肠炎:紫苏叶 10 克,藿香 10 克,陈皮 6 克,生姜 3 片,水煎服。


4,用於胸膈痞闷、呃逆:紫苏梗 15 克,陈皮 6 克,生姜 3 片,水煎服。


5,用於水肿:紫苏梗 20 克,蒜头连皮 1 个,老姜皮 15 克,冬瓜皮 15 克,水煎服。


6,用於食蟹中毒:紫苏叶 30 克,生姜 3 片,煎汤频饮。


7,用於阴囊湿疹:紫苏茎叶适量,水煎泡洗患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