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莞市南城——五玉翟公祠(8)

 襄阳孙金福 2021-02-16

2020314日下午,事先在网上搜索找到东莞市南城区周溪村——五玉翟公祠,到周溪后,走了几个巷道都没有找到,最后在周溪村农贸市场后面才找到五玉翟公祠。

据介绍,北宋“靖康之变”翟氏先祖南迁入粤“一门四进士”无人能及成莞邑望族。

东莞翟氏先祖于“靖康之变”后南迁入莞,之后发展成为当地名门望族,人才辈出。如今东莞的石碣、罗沙、周溪、黄江等地都有翟氏后人,但尤以周溪最多。五玉翟公祠又称保真堂,是翟氏后人为纪念十七世祖五玉公,于清乾隆年间所建。

曾先后成为爆竹厂和家私厂:解放前祠堂曾为粮仓,后来整条村的农用物资也放在这里,就变成了保管仓。在上世纪80年代,祠堂内办起了爆竹厂,属于村委会的集体产业。1992年至1995年,翟公祠还出租给当地人开办鸿兴家私厂。

       查阅《周溪村志》,上面记录着从周溪翟氏始祖翟嘉墙的庆远堂之后,其子孙及其他后裔共建造大小祠堂21间,最早的建于明弘治年间(1492年前后),最迟的建于清代中晚期。五玉翟公祠应为周溪现有年代较近的祠堂。   

        周溪的翟氏祠堂有几座,包括建设阳光四小就拆除一座,五玉翟公祠是保留最完好的一座。2014911日,已经列入东莞市政府第十批文物保护单位。

五玉翟公祠正门两边有一组对联:“系出南阳翠峰聚秀延芳泽,派分莞邑仁厚流徽续瑞祥”。短短22字,已经道出了翟公祠先祖的来源。北宋年间,徽州(今安徽)休宁县有一位叫翟观的人,他是明道元年(1032年)岁贡、明道二年乡荐,授官为岚县教谕,后升临江府判,官至按察佥事。

他生有六儿子:徴、徽、颢、显、举、兴。其中,次子翟徽,号翠峰,曾为北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进士,官至工部郎中。

  翟氏入粤,翟观是一大关键人物。据了解,靖康之变(11261127)后,北宋灭亡,翟观举家南迁避难,与子翟徽、翟显、翟兴迁至广东南雄珠玑巷,在此生活了一段时间。

 随后康王赵构建南宋王朝,定都临安(今杭州)。翟徽仍心怀雄图大略,希望能够继续为国效力,于是,他独自前往临安,向朝廷献策以收复失地。而此时正值秦桧把持朝政,主张求和。翟徽见此心灰意冷,认定朝廷局势无可挽回,于是返回南雄。

也许是因为南雄地狭人稠,生活环境差,他们选择继续南行至东莞邑城,最终于南街(今东莞宾馆一带)定居。

  翟观及其三子作为翟氏入粤之太始祖。而今东城罗村、石碣杨梅洲、南城周溪之翟氏,皆翟徽之后,翟徽也被称为翠峰公。

    老河口:孙金福编辑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