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五迎财神 || 人生的七种功德法财

 昵称5060077 2021-02-16

      唐代某尼有这样一首诗偈: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这首偈子讲的是:我们的人生常常是这样一个过程,先是在不断地向外面寻觅,等到花费了很大的代价,历尽了很多艰辛,最后蓦然回首,却发现要找的东西,原来就在自己的身边,就在自己的脚下。但是,这样一个寻找的过程是必要的,如果不经过这个寻找的过程,你就有可能不会真正体认到本来就有的东西。

      佛教的生命观,讲的是一个大生命,包括十方三世:时间上,过去,现在,未来;空间上,四面八方,上下。不仅包括我们的物质生活,还包括我们的精神生活。我们对生命的认识,往往受到局限,经常局限于时间给我们的障碍,空间给我们的障碍,而且还很容易把构成我们圆满生命整体的各个部分用二边的思维方式将它们对立起来。最典型的对立,就是精神和物质的对立,心和物的对立。在这种对立中,我们的心往往是很被动的,被物牵着走,结果人生搞得很累。其实,我们的生命本来就是圆满的、富足的,只不过是我们自己本有的东西、本有的财富没有被发现和开发出来而已。佛法就是帮助我们认识和发掘人生本具的财富,它们是我们生命中本有的东西,不从外来,我们只是去发现它,体认它。换句话来说,我们只是换一种眼光,换一种心态,去掉我们心中妄想的尘垢,来发现那本来就有的。

      今天,我要跟大家探讨的,就是我们生命中本来就有的重要财富。通常,世俗的人比较重视我们生命财富中的物质那一部分,而忽略了我们生命财富中的精神那一部分,所以,我们今天侧重来讨论一下精神财富这一部分。大家不要误解,认为我是要你们忽略物质财富那一部分。不是!现在我用的也是电脑,我们离不开物质。佛教也重视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同样重视。我们看佛菩萨的像,穿戴得都很庄严。佛经里记载的佛国都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样的发达,极乐世界里面有七宝行树,黄金为地。有人问:“黄金是我们这个世界稀罕的,在佛的世界黄金还稀罕吗?”因为佛是在人间讲法,他要用人间的语言、人间所稀罕的概念来向我们描述佛国在物质、精神两个层面同样的富足。

      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有七种功德法财(信财、戒财、惭财、愧财、闻财、施财、慧财)。物质的,可以称为钱财;精神的,是法财。这个法财,如果我们开发了它,可以生出钱财。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开发出来呢?那我们将会很被动。虽然我们可能也很有钱,但是由于我们不知道其所以然,不知道如何继续开发它,所以,今天有明天可能会失去。


一、信财
    “信”是一种财富。我们现代社会最缺失的,好像就是“信”。“信”的缺失给我们的个人生活、社会生活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也给整个国家的社会运行增加了很大的成本。大家可以想一想,其实,这个地球上有很多麻烦、很多耗费,都是因为“信”出了问题。例如,我们坐飞机,要过安检,要脱鞋。为什么要脱鞋呢?听说在国外,有人在鞋底下携带武器。过安检的时候,大家可能跟我一样,心里面有一点不舒服。为什么不舒服?不是因为他要我脱鞋,也不是因为他要搜身,我想不是这些问题。我们到医院去,医生检查我们的身体,我们没有觉得不舒服。主要的问题是什么呢?我们觉得自己没有得到信任,所以不舒服。对吧?他问:“你这里面有东西吗?”你说:“没东西。”他不相信你呀!你说“我身上没炸弹”,他也不相信你!你看,这就是信的问题带来的。为了这个“信”,像这样的安检措施,耗费是非常巨大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是由此而来。在生意场上由于“信”心不足,所以双方要签协议,要设置很多的制约措施。因为没有“信”,社会运转成本大幅度地提高,人和人之间很累。所以“信”的问题是我们现在要面对的问题,需要讨论讨论。

      汉语里面,“信”这个字,出现的频率很高,你们注意到没有?比如,信用,企业界的朋友最重视,一个人做事要有信念,要遵守信条,做人要讲信誉,提供给别人可以相信的资料和消息叫信息,人和人之间要互相信赖,互相信任,要遵守信条,对生活要有信念。还有,信贷,什么叫信贷呢?你到银行去借一百万块钱,银行借给你,为什么?因为相信你能最后还给他,而且加利息还。做生意要讲诚信,做事情要有信心,人生要有信仰……还有很多很多,可以不断地列举下去。从这一语言现象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信”跟我们的生活、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很大的。现在,我们的问题就出在这里——“信”的资源流失了,信的缺失。我个人以为,中国社会历史近一百多年来,中国人的心路历程就是一个在“信”这个问题上不断地受到伤害、受到冲击、遭受损失的过程。

      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相对封闭的,中国人也很自信。鸦片战争是一个转折点。中国之外的西方世界,开始不断地用政治、军事、商业、宗教、文化等等软硬两个方面,以强力的手段进入到这个封闭的国度。在民族和国家面临存亡之际,中国人的自信心受到严重的打击。甲午战争、八国联军这几件事情之后,中国人的自信一下子滑到了谷底,曾经是天朝大国的那种自信再也没有了。这种自信破灭以后,那时候有不少人在思考,也曾经想过要运用西方的物质手段来自强,但是这些想法好像都不奏效。大概到了上个世纪初,人们开始聚焦、反省我们的文化传统,怀疑是不是我们的文化传统有问题啊?所以要刨根问底。刨根问底的结果呢?就是把我们文化传统里面那些很重要的资源给解构了——解构儒、释、道。所以五四运动以后,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基本上是否定的、批判的。这是一种妄自菲薄的心态。这种状况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好像开始慢慢地找回了一点自信。就像人和人见面一样,国家和国家见面也是首先看你的物质力量。改革开放把中国社会的生产力释放出来了,所以在物质财富的增长、经济的发展方面,经过了一、二十年的辉煌。这个辉煌之后,现在我们又冷静下来了,突然发现物质财富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完全的自信。这里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像一个出身低贱的人,他拼命地挣钱,拼命地挣钱,最后挣了很多很多的钱,他想:“现在我很富有了,出头的时候到了吧?大家现在应该看得起我了吧?”但是,他最后发现,好像还不是那样。当我们的物质财富增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突然发现,我们的精神空间却荒废了,在个人和社会的精神领域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还没有最后解决。所以,现在人们才开始冷静下来,重新回到我们的文化传统里,寻找精神的信心,试图从我们文化的根系里去吸取那些更深层次的精神养料。虽然,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问题很多,大家的危机感很严重、很突出,但是这里面也有机会。任何危机出现的时候,同时一定也有机遇。我相信,我们正处在一个非常良好的转型时期,通过这样一种思索和转型,我们会逐渐重新建立起国家和国民的自信来,不管是从世俗的层面还是从信仰的层面,我们都将找回我们的自信、信仰、信心。


1、信心来自于信仰
      当今社会这种“信”的危机,也就是诚信带来的问题,追根究源,是怎么来的呢?从整个社会结构以及前面我所讲的这种历史发生过程来说,它还是由信仰危机造成的。就是由文化所提供给我们的、作为社会最根系的那一部分——信仰,是那儿发生的问题造成的。

      就每一个体而言,他的信心虽然是属于个体范畴的,但是,不管你是普通人还是圣人,所有的人都会表现出他所处的时代性,具有那个时代的特征。比如说,现时代的中国人,跟汉、唐,跟元、明、清时代的中国人,精神状态是不一样的。生活在现时代,你要超越这个时代,比如说,在自信心这个问题上要与众不同,这太难了。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中国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跟老外比起来怎么样?我觉得没有别的,好像就是缺少一些自信心。当然,现在我们中国人在世界上说话比较硬气,但是有时候表现出来的那种硬气,有一点夸张的做作的成分。出过国的人可能会发现,中国人走到国外,特别是到了发达国家,在我看来,有一点像乡下人到城里面做客的感觉,不自信,好像是怕犯了人家的规矩,当然可能到非洲国家还能找一点儿自信。这跟人民币一样,我前年到缅甸去了一趟,找了很多自信,为什么呢?因为缅甸的钱不值钱,拿一千块的人民币在那好像很阔,我们到寺院里去布施,可以弄出很大一叠缅币,但实际上却值很少的人民币。你们也可能注意到,我们的国民在特殊时候的一些反映,有些是属于爱国主义,有时候却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有一些过度、过急、过敏,好像脸上有个伤疤,不能让人碰,一碰就跳起来。这是我们这个时代人的自信心的特征。

      我们都知道,唐朝的玄奘大师从中国到印度取经,不远万里,孤身涉险,历尽艰难。这件事情到现在仍被我们津津乐道。我曾经想过,玄奘大师为什么能从中国一直走到印度去呢?作为佛教徒而讲,我们会比较强调佛教的那一方面,比如玄奘大师个人的信仰、使命感、智慧、愿力,等等。没有错,这些都没有问题,作为一个和尚,我更相信这些。但是,他同时也离不开他那个时代的特征——即大唐帝国的一位中国公民。玄奘大师能够有这样的胆识、勇气和力量,西行万里,与当时整个大唐的国民心态有关系。那个时候中国人的心态有点像现在的美国人到世界上走一样,好像走到哪儿都是他的家,那种感觉,很自信,很放松。事实上,玄奘大师一路上经过很多的国家,许多国王都向他打听大唐的风物呀、文化呀,人们的生活呀,有点像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打听美国人,他们都吃什么?都穿什么?所以说,个人的信心与时代、与整个国民的信心是联系在一起的。

      作为整个国民的信心,它与文化传统提供给我们的信仰资源是有关系的。中国传统的文化信仰资源,大家都知道,主要是儒、释、道。儒家呢,人们说它不是宗教。道教呢,有点宗教的情操,但不是很浓。相对而言,佛教是比较典范的宗教。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面,虽然只有佛教的宗教形态是比较具足的,但是,依中国人的方式来讲,不管是儒家、道家还是佛教,都给我们提供了属于信仰层面的那种安顿人生、理解世界、确定人生价值的那种信心,它们都有终极关怀的作用。所以,现在有人统计,世界上信仰宗教的人超过百分之八十,还有十几亿的人不信教,都在中国。因此也有人说,未来的中国,可能有十多亿人信仰宗教。据我看,未必是这样,因为中国人解决自己的终极关怀,有他自己独特的方式,他未必要信仰像佛教这样很规范的宗教。比如说,像儒家的知识分子,他也有一套解决心理问题的方式,未必就要信仰佛教。但总体上看,我们感觉到,就像有的学者所说,在中国,很多人的宗教感情是很淡漠的,甚至是缺乏的。这一点,对于管理寺院的人特别是新一代的年轻出家人来说,要引起特别的注意。为什么呢?因为宗教教职人员,比如我们出家人,在宗教政策自由、宗教受到尊敬、教职人员受到尊敬的时代,很容易滋生一些盲目的自信,有时候甚至有些骄傲,这是很危险的。在西方,这样做也许没问题,但在中国却很危险。因为生活在以农业为主的生活方式中的中国人,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对宗教感情很深,并不因为你穿了这件衣服,或者你说你是宗教专门的教职人员,就格外对你怎么样。过去土改的时候,和尚也是饱受其苦的,有的被关起来,被折磨、被整死的也不少。

      总而言之,来自于传统文化信仰资源里面的这些信念,对每一个国民、每一个体而言,是一个信心的资源,信心的源泉。我们现在政府做反腐倡廉的工作,我觉得已经开始进入到一个更深的层面了。我们很同情那些官员,实际上在这个时候,在监督的制度没有建立起来的时候,从政的风险是很大的,这个风险是发生在心里面的。外在的制度没有监督,然后是内在的良心没有监督(在心灵里面,没有信仰来保证),在这种情况下,要面对人之所欲(因为我们都是凡人呐,要面对饮食男女),你让他不动心,这个太难了。所以现在我们要建设、完善监督制度,同时更重要的,还要在心灵的层面,重新建设我们的信仰。就整个社会而言,信仰——特别是宗教信仰,是当今的中国社会需要特别研究的一个课题。目前,在一些高校里开始增设宗教学系,开始正面地来看待信仰问题。

      宗教信仰是人类文化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的现象,也是人类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它深深地影响着人类的精神生活乃至于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从古到今,从东方到西方,都是这样。


      下面,我想从几个角度来观察、认识一下信仰的意义。

(1)信仰是传承人类智慧的载体
      现在的科学文化传播和传承的方式是什么呢?是学校、研究所。如果要追根溯源,现代的学校也是从宗教里演化出来的。最早的学校是天主教在法国巴黎设立的,叫索邦大学,我还去过,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学。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我们都可以发现,人类早期传承文化、研究宇宙规律的机构是宗教场所,而不是学校;在西方,主要是教堂。西方的音乐、绘画,近代的自然科学,都是从西方的宗教里分化出来的。在中国,早期的化学与道家的炼丹有直接的关系。在中国传统的社会里面,由于儒家居于主流,所以稍微有一点和西方不同,但是即使这样,在中国,佛教的寺院、道教的宫观,在过去仍然是社会的文化中心、教育中心。

      可见,宗教信仰是人类传承智慧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和载体。从古到今的智慧是怎样一代一代地传下来的呢?宗教信仰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方式。这种方式,我喜欢用几个比喻来说明:

      比如说这个电灯,我们要让它亮,可以先去找一个发电机,然后找一些汽油,把发电机启动,提供电源,这样就可以把电灯弄亮,这是一种方法。还有一种更简单的方法,就是把电灯的电源线插入电源插座,跟电网相关联,这个灯就亮了。信仰传承知识就属于这种方式,直接把电灯跟电网连接起来。自然科学,虽然它的研究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但是它的积累是蚂蚁式的,它对于宇宙的认识是蚂蚁搬家式的。它不属于我所说的把电灯线直接插到电网上这一种。

      另一个比喻就是做生意。在座的有一些企业家,请问做生意有几种方式呢?也有两种方式。一种就是自己先用一千块钱作本,去卖水果,等挣了一万块钱,再去卖布,挣了十万块钱,再去卖电脑……就这样,越来越大。这类似于现代的学校传承人类智慧的方式。

      宗教信仰却不是这样。宗教信仰是什么样的呢?宗教信仰是在银行先贷十个亿,当然这十个亿也有条件。但总的来说,它不一样,是先负债,先把这十个亿背在身上,然后用它去发展。信仰就是很典型的这种方式。这本经典究竟说的什么?其实我们并不清楚。不懂没有关系,我们可以先接受它,好比先把这十个亿装在兜里,接下来再慢慢地落实。“啊,这些都是真理啊!”慢慢地去体证,去证实。宗教信仰传承智慧就是这种方式,先接受,再求证,证实它,体验它。庄子有一句话很有意思:“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说的是我们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的知识、智慧是无限的,怎么样用有限的生命去获得那无限的智慧呢?其实,在宗教信仰里,这个问题不存在。对信仰的绝对接受,它可以把人类生命有限这个缺点克服了,让你在很短的时间内接受一个遗产。回到上面提到的做生意的另一种方式,与前一种完全不同。有的人做生意一分钱一分钱地累积,另外一个人呢,他爹妈给他留下了好几个亿的遗产,起点不同,这两个人的发展自然就不同了。这是信仰在传承人类智慧中的特殊性。

      我个人深有体会。以前在学校里面学哲学,也看到历史上的哲学家,一代一代的人,围绕一些基本问题,一遍、两遍、三遍,不断地讨论,终于后面的人提出一点新的,超越了前面的人,经过了好几百年,但是他们的思维还是在那些问题里打转转,虽然表述不大一样,加了一些花边,加了一些修饰,而实质上并没有增加什么新的东西。等到学佛、有了信仰以后,再回过头来看,好像自己的心智一下子从过去那种狭隘的圈子中跳了出来,在信仰这里突然得到了提升,一下站在一个很高的高度,看问题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清楚得多。所以我相信,人类的生活,过去、现在、未来,宗教信仰都将会起到这种传承智慧的作用和功能。

(2)宗教信仰是道德的基石
      实际上,社会上的很多道德规范都渊源于宗教信仰。宗教信仰成为道德的基石,宗教道德又为世俗的道德提供了基础和支撑。世俗道德只有建立在宗教道德的基础上,或者说,全民的基本价值观只有当它是从宗教道德中引伸出来的时候,它才有力量。

      美国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它是一个多元宗教信仰、多元宗教文化、多民族的国家,其国民的信仰主要是以基督教为主。通常我们中国人看到美国人的影片,觉得美国人真自由啊,什么都敢干!美国人在外面也这样讲,自由、自由、自由!而且很有个性,什么想法的人都有。但事实上,这个国家在世俗生活的方式上虽然很丰富、很多元,但在道德的基本价值观上却是很统一的,远远要比中国统一。西方有很多国家,像法国、意大利也是这样。原因就在于,基督教道德为美国世俗社会提供了一些基本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增强了它的社会内在凝聚力。虽然美国有嬉皮士等各种各样的生活模式,但它的一些基本价值观是统一的。

      在人类精神生活的领域中,最深层次的还是宗教信仰。宗教信仰提供的那种基本价值观,它的统一性和稳定性,即使是政党更替,宪法修改,领导人上台、下台,乃至于发生丑闻,都不会对它产生太大的冲击。所以我们现在需要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在建设我们的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时候,应该把社会的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建立在我们本有的传统文化中那些深邃的理念上。西方人,当他们的心理出现极限的时候,不管是思想还是感情,他们都喜欢念“MYGOD!”对吧?你看,它很统一。信仰是道德的基石。所以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重新把我们的基础再建设一下,基础建设好了,其他的问题都好解决。


(3)信仰是维系人心的纽带
      说到信仰是道德的基石,实际上也意味着我们的道德资源是一种很珍贵的品牌。我们讲八荣八耻,我们讲要行善积德,要热爱国家,如果这些要求能够跟我们文化传统中的信仰资源、文化资源挂上钩,那就会更有说服力。所以信仰实际上是一种品牌,你一讲,大家都愿意接受。如果说明海和尚他自己发明了一个什么信条,大家可能会怀疑,他说得对吗?但是,如果我说,这是释迦牟尼佛说的,那它就有说服力。

      信仰是维系人心的纽带。大家经常讨论“文化软实力”。“软实力”,怎么个软法?人最软的部位是什么?是心嘛!所以软实力还是来自于心的,心的那种凝聚。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宗教信仰和国家的形成是密不可分的。当然,只有在中国是个特殊,准确地说,在汉地是个特殊,因为在佛教传到中国来的时候,中国已经是一个有自己文化传统的大国了。大家都知道,国家的形成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意识形态。以佛教来说,佛教传到西藏的时候,慢慢地成为西藏地区人民的统一的意识形态,然后在这个统一的意识形态上,形成了西藏特有的政治秩序。佛教传到内蒙古地区,情形也是一样的。实际上,佛教每传到一个地方,客观上催生了那个地区的国家形态。佛教传到东南亚,比如说缅甸、柬埔寨、老挝这些地区,它客观上促进了那个时代国家的形成。国家的形成在历史上是一个进步,因为它是一种秩序的建立,是一种资源的统一管理和整合,是一种文化财产的保护。所以说宗教信仰,它对国家的形成和统一有很重要的价值。

      在西方,特别是在中世纪,大家都知道,那个时候的王权主要来自于神权——神权的许可,如果神权说“NO”,那王权也没办法。在古代印度,我们知道,婆罗门的地位在刹帝利之上。这些都表明宗教信仰对国家的形成所产生的催化作用。现代社会,普遍的是政教分离,你想把王权重新置于神权之下,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但是,神权仍然有它特殊的作用和价值,它应该担当起它特有的责任,这个特有的责任是什么呢?就是在世俗的国度之外维系一个统一的精神国度,这个统一的精神国度为世俗的国度服务。现时代,世俗国度从它的形态上讲,是分化了,显出多元化的态势,但是在精神的国度,信仰以一种跨越了时空,超越了民族、种族和国家界限的方式,继续维系着世道人心。

      所以说,我们现在要建设我们的文化软实力,维护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安全,必须重视信仰建设,否则的话,中国人就会被别人洗脑,变成了一种没有根的群体。我们千万要警惕,别在不知不觉间被别人洗脑却还全然不知。这是讲信仰对社会的维系作用。


(4)信仰对个人而言是最捷径的学习
      信仰对个人而言是最捷径的学习。前面打过比喻,一个有信仰的人,是一个幸运的人,他可以用最省时间的方式接受一笔丰厚的、智慧的遗产。当然,这个遗产要完全变成自己的血肉,还需要他慢慢地去消化。但是,比起那些“梦里寻他千百度”,东拼西凑,历尽艰辛,还是要快捷得多,少走很多弯路。

(5)信仰是心灵的安顿
      信仰是心灵的安顿。它可以快捷有效地整合我们的人生资源。人这一辈子有很多资源,我们的时间、经历、健康、社会关系等,都是资源。这些资源,打一个比喻,就像一支军队,有炮兵,有步兵,有骑兵,有各种武器。但是如果这支军队没有统率的话,它就没有战斗力。一个人的生命资源也是一样。你说我的身体很强壮,智商很高,我很年轻,很聪明伶俐,但是,你这一切东西如果没有统率,其结果就很难说了,有时会被白白地浪费掉。很多人的一生,其资源完全是无序的,在无序中挣扎、寻找,等到最后慢慢地弄清楚了,人也已经老了。

      中国古人讲,天地有一种统一性,人的身心也有一种统一性,古人叫“一”。人之所以要学习,就是为了要得到这个“一”。得到了“一”,他的心就安下来了,他的人生资源一下子就有序化了。这样的例子在佛教徒里太多了。有的佛教徒在信佛以前,有很多毛病,打架呀,酗酒呀,迷茫呀,一旦有了信仰,突然变乖了,老实了,安静了,上道了!所以,得“一”很重要。

      这种“一”,是我们借用儒家的话。“一”有各种层面的意思。比如,在人生的事业上有“一”,就是你要知道你是干什么的,适合干什么。最苦恼的就是这个问题。有的人不知道他适合干什么,大学生毕业以后,干干这个,干干那个,慢慢地岁数也大了,人也老了,什么都没有干成。有的人一下子就知道,我就是画画的,即使每天饿着肚子画,我也愿意。可能有的人说,我就是扫马路的,也好啊,得“一”,心就安了,他每天就扫他的马路,不给世界添麻烦,也不给别人添麻烦。这是事业层面的“一”。

      这里我讲的得“一”,是什么意思呢?是关于宇宙人生,是关于人生活着的意义。经常有人问我:“你为什么当和尚,为什么出家呀?”这个不好说,不好说的意思不是说我有什么秘密,实际上,就是得了“一”呀,就是你明白,人生是怎么回事,明白你要干什么了。这是人生的一大幸福。你明白了要干什么之后,其他的就不重要了,什么吃素喽,独身喽,早起喽,别人不理解喽……这些都不重要,因为你知道你要干什么了,这个是最大的喜讯哪!其他根本不重要了。这种心态有谁能理解呢?你费尽口舌跟他讲什么别的,他永远带着怀疑的神色,觉得你隐瞒了什么——其实没有,就是得“一”。

      信仰能让我们的心灵获得安顿,让我们的生命资源有序化。它是一个资源的最佳配置,也是生命资源的最大优化。我们经常讲,浪费很不好,浪费物质,浪费钱财,浪费大自然的资源。但是,我们知道吗?最大的浪费是发生在心里的,心灵的无序是最大的浪费。心里一旦有序,它产生的能量是不得了的。佛的心就是一颗有序的心,就是这一颗有序的心,它的力量从两千六百多年前,一直影响到现在,今天我们能坐在这里,都是从他那个有序的心引发出来的。他超越了时间和空间,在发射他的心的影响,其能量远远超过原子弹。其实,这颗有序的心,并不神秘,我们大家都有份。我们的心一旦调整到有序,就跟佛是一样的。两千六百多年之后,还会继续有人坐在这里研究:“哎呀!某某当时是这么讲的。”就这样,我们在座的每个人都可以。


(6)信仰是心中的绝对命令
      信仰在我们人的成长过程中,它是一种绝对的命令。信仰跟科学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信仰的前提是绝对的。经常有人问我:“这个时代各行各业都在变化,你们有没有把佛教发展一下?”这很难跟他讲清楚,因为佛所讲的真理来自于他对生命的体验和体证,这种体验和体证从古到今没有所谓的发展,也没有所谓的不发展。虽然,在表达和传播这些体验和体证,以引导人们去了解、学习和修行佛法这个方面,方法是可以不断变化的,但是,佛陀所宣讲的真理以及对我们的要求,在我们心中却是绝对的命令,没有商量的余地。只要我们信仰它、接受它,我们就会取得飞速的进步。因为人有惰性、有劣根性,在困难面前容易妥协,总是给自己找台阶、找退路,为自己说情、开脱。有了心中的绝对命令之后,情况就不一样,那时你就没有回头路了。很多人信了佛以后,他们的变化非常大,原因就在这里。比如,以前性格孤僻的人,学佛之后,变得很开朗,以前不爱接触人的人变得很随和。就我自己而言,我也感到我自己学佛之后变化也特别大,就是因为接受了那种绝对命令,以前我根本不喜欢做的事,不喜欢接触的人,现在都没有问题了。为什么呢?因为信仰要你这样做。先不谈别的,你先去做,按照信仰的要求去做,做着做着呢,自己就变了。人是可以变化的,可以重新组合,重新塑造,重新开发。信仰能够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

      一个人从小到大,其成长的过程有一个极限,这个极限与他先天的体质、气质,还有后天的社会与家庭环境有关系。我们发现其中有这样一个规律,在有老师和父母的绝对权威之影响下,个人的成长变化发生得快,而一旦这种绝对权威不存在的时候,他以后所发生的改变都是一些浅层面的。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信仰的作用就如同老师和父母一般的绝对权威。当你的心中有了信仰,并时时像老师和父母向你发出绝对命令那样,你就会及时地改变自己,并在改变的过程中不断进步。


      2.信心来自于行动
      信心不仅要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同时还来自于行动当中。行动就是你要实际地去做,通过不断地行动来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要行动,要去接触,这是禅宗一个很重要的观念。要知道茶的味道,你必须亲自去品尝,别人告诉你什么味,那只是个概念。要知道生活的味道,你要去活;要知道钱的味道,你要去挣;要知道人的味道,你要跟他打交道。这一切,光在书上看是不行的,必须实际地去做。只有通过行动,你的信心才是真实的,你的信仰才是有力量的。

      我个人把佛教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叫静观,第二部分叫行动。要在静观中行动,在行动中静观。通常,我们理解的佛教就是闭目打坐、念佛、念经,其实佛教不只是这些。佛教更重视行动。在行动中静观,在静观中行动,这二者高度的统一,就是佛教所讲的如如不动。“如如不动”的这个“不动”,我们经常会误解,误以为就是待在那儿,什么都不干。实际上,如如不动的意思是随缘不变,完全根据条件来反应,其分寸就在自己的心中。所以如如不动并不是说不动,而是不妄动。

      3.信心来自道德的纯洁
      一个人如果在道德上出现了问题,对自己的信心就会受到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信心来自于道德的纯洁。而道德的纯洁将涉及到下面要讲的第二个功德法财,叫“戒财”。

      先回到我们的题目上,“七种功德法财”的第一财——“信财”,我用了这么长的时间,就是想说明它在人生中的重要性。信财一旦建立起来了,钱财自然不会成为问题。我们都知道,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每年的旅游收入非常之多,光普陀山一年就是十几个亿。五台山现在的门票是一个人一百多块钱,虽然有些贵,但还是有人往那儿去。我猜想,就是一个人一千块钱,也会有人去。为什么呢?因为人们相信里面的佛!你看,信就这么大的力量。信的力量不可思议。

      人和人之间,当你信一个人的时候,你可以把一切都交给他。信,多么重要!企业也是这样。所以你要不惜一切代价去维护企业的信——在社会面前的信的资源,比钱更重要。为了推销产品,很多企业在电视上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广告费,几百万、几千万、上亿,干什么?买信。信要卖钱,很容易;但是要用钱去买信呢,很费劲,需要你持续地轰炸,不断地增加广告费。于是,不少企业又开始想新的办法。既然用钱来建立信比较难,那咱们就用有公信力的人来建立信,于是就有了“形象代言人”。形象代言人,大家都信他嘛!所以请他做我们产品的形象代言人,附带的,我们的产品也就跟着他提升了知名度。但是,形象代言人也会出偏差。形象代言人一旦为了钱而拼命透支自己的公信资源,其公信力也会受到损伤,那时想恢复没有当形象代言人之前的公信度,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要珍惜自己的信——诚信资源,要精心呵护和培养自己的诚信资源。为了成就大事,有时候你要不惜巨资,努力在公众面前树立一种诚信的形象。你不要怕,这种诚信的形象一旦建立起来,你会把本钱成倍地再赚过来。事情就是这个样子。


二、戒财
      “戒”是一种财。“戒”的意思,通俗地讲,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戒是行为规范。现代人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不重视戒,所以一旦惹了麻烦,就进退两难。打个比方,一位懂得健康知识的医生知道,一个人的健康跟他的行为有很大关系,很多疾病的产生,与他对某些不健康行为丝毫不加制约有关。释迦牟尼佛是大医王,他对人类生活的规律非常了解,所以他给人们提供的关于行为上的规范和约束,对于一个人的身心健康乃至人生幸福是至关重要的;那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医生,见过千千万万的病人之后给予我们的忠告。为了少惹麻烦,我们在行为上需要有一些自我约束。这一点非常重要。

      佛陀针对在家人经常宣讲五戒。这五个戒条,你们要全部地遵守可能不大容易,但是遵守四条、三条也是可以的。第一条是不要杀人,不要伤害生命。第二条是不要偷盗。第三条是不要邪淫,意思是在家人在男女关系上要慎重,要忠贞,不要有婚外恋。第四条是不妄语,不欺骗人,不说假话。第五条是不饮酒。这五条——至少前面四条,是幸福人生的保证。现在有很多的社会问题就是出在杀生、偷盗、邪淫和妄语上面。杀生带来疾病和瘟疫,邪淫造成家庭的破裂,偷盗和妄语带来社会上的诚信危机。如果人们早一点接受佛陀的教诲,早一点防范,不就没有这些问题和痛苦了吗?没有办法!人就是这样,不吃到那个苦,不知道那个厉害。

      下面,我想从几个方面来谈谈戒的功能和重要性:

      第一、“戒”是铠甲。铠甲是什么?保护我们不受伤害。对修行人来说,修行是一场战争。首先我们必须确保敌人不能伤害到我们,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战胜敌人,“戒”就是这样一个保护我们不受敌人伤害的铠甲。一个人有了这样一个铠甲,就会德行高贵,人神共护;反过来,如果没有这样的铠甲,就会人神共诛。“戒”这种铠甲可以保护我们的生命资源,让它坚固不流失。一个人要想在这个社会上有大的成就,没有戒是不行的,一定要有规范约束自己。

      第二、“戒”是一种训练。有的人说,戒受了以后很麻烦,不自由。其实,这个麻烦是需要的,需要一个时间的麻烦。通过这种麻烦,训练你的身心,慢慢地适应了这种戒律的生活,之后,你就会幸福安全。所以在佛教里面,“戒”有另外一个名词,叫“学处”,即学习的地方、训练的地方。戒的生命和保护功能,要通过训练才能显示出来。

      第三、“戒”是老师。一个有戒律的人,他身边等于多了一位有智慧的老师,这位老师会不断地提醒他“注意,这个不行呵,那个不可以……”。“戒”是老师,是一面镜子。

      第四、“戒”是自由。有人说,戒才不自由呢。实际上,这是我们的误解,只有戒才能给我们自由。我曾经打过一个比喻: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快还是乡间小路上快呢?当然是在高速公路上快。第二个问题,是高速公路上的规矩多,还是乡间小路上的规矩多呢?当然是高速公路上的规矩多。在高速公路上,你不能随意上下,一定要到出入口才能上下。有超车道,有快车道,有慢车道,有停车道,还有很多的指示牌。有人说,太麻烦了,我们不自由。其实高速公路才自由呢。从石家庄开到广州,如果在乡间小路上,没有红绿灯而且路口很多,你想随便出去都可以,但是,它能快吗?所以说,戒律的生活就相当于在高速公路上走,表面上看它有很多规矩,但是实际上它让你跑得更快,走得更远。没有任何约束的生活,就像走在乡间小路上,好像是没有什么约束,但是危机四伏,而且并不能走得很远。所以,知道了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你就可以放心大胆地生活了嘛!有一个居士这样讲,他说,“什么是戒呢?戒就是告诉我们一个范围,然后在这个范围里面你就自由自在。”没有戒就没有范围,没有范围的自由自在,心里就会捏着一把汗,一旦你违犯,你身心的那种不自由和不自在,包括苦恼就来了。所以“戒”是一种财富,有戒的人是一个富有的人,对自己有约束的人是一个富有的人。

      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有很多邪见,由于他们不能遵守那些戒律,所以编造出一些理论来反对戒律,这叫“邪见”。见有正、邪之分。佛教里讲“正见”比“戒”更重要。对于戒律,如果你做不到,可以慢慢来,但是你千万不要由于你做不到,就建立一套理论,把你做不到的状态合法化、理论化、系统化、神圣化。这是我们人类文化里经常做的一件事,为自己的一种错误找理论根据。所以“见”不能错,“见”一定要对,见对了之后,就慢慢地去按“戒”生活。


三、惭财,四、愧财
      第三个财叫“惭财”,第四个叫“愧财”。惭、愧这两个字,经常一起使用,指的是佛教所说的两种良性心理。惭的意思是一种自我约束,自我约束不犯错误;愧的意思是慑于公共舆论或者慑于其他的人而不犯错误。惭愧的心态是一种开放的心态,是一种不断提高自己的心态。《论语》里讲“吾日三省吾身”,指的就是惭愧。儒家叫知耻——“知耻而后勇”,有惭愧心就能勇猛精进,改过迁善。

      一个人要学坏,首先是从没有惭愧开始的。我曾经打过一个比喻:我们一个人的善法的心,就像一座城池,一座城堡,这座城堡里面有个总司令,有军队,有巡逻,有后勤保障。这座城堡里,还有两个很重要的人,就是在门口站岗的,门口站岗的那两个人是谁呢?就是惭和愧,这两个人在那站岗。敌人要进攻这个城堡,首先得把这两个门岗干掉。门岗一干掉,这个城池就没有防护了,敌人就可以深入其中。大家想一想,小时候学抽烟,刚开始抽一支不自在,心里有点发抖,好半天不自在,后来又抽、又抽、又抽……哎,也就无所谓了。刚开始抽不自在,这叫什么呢?这叫惭愧。后来慢慢的无所谓了,这叫什么呢?这叫无惭无愧。门口的两个卫兵已经被敌人干掉了,再进去就自由了。很多人犯错误都是这样的,先把惭和愧这两个心理防线突破。这两个心理防线一突破,后面就一发而不可收拾。好多的贪官也是这样,刚开始给他一千块钱,赶紧收到抽屉里,心里还咚咚地跳,看看左右有没有人。但后来呢,堂而皇之了,无惭无愧了。所以有惭愧心是财富。

五、闻财
      下面的一个财富叫“闻财”。“闻”在佛教里,就是学习——听闻佛法。佛教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得到一个完美的人身不容易,得到六根具足、堪以听闻佛法的人身不容易,所以能够学习佛法是一种财富。古人讲“开卷有益”,“一入识田,永为道种”,佛法的一个词一旦进入你的心里,永远都是种子,都是你成佛的种子。因此要多闻,广学多闻。我们能遇到佛经,要懂得爱护、尊敬,每天挤点时间研读,能懂一句就有一句的作用,懂两句就有两句的作用。关键的时候,可能就是那一句帮了你。佛教讲信、解、行、证。解就是要听闻,通过听闻和学习,来巩固我们的信仰。


六、施财
      施,就是布施。一个人有能力布施,有布施心,有布施的行为,这样的人是一个富有的人。我们是愿意做布施的人,还是愿意做得到的人呢?我相信大家都愿意做布施的人,因为布施的人肯定是富有,所以才布施嘛。也有很多企业界的朋友来找我说:哎呀,天天有人来找我,工商局、税务局、亲戚朋友来借钱哪、员工要发工资发奖金啊……我说,恭喜你,有这么多人都靠着你生活,你想想,你有能力,有条件,你能为这么多的人提供财富,那是你的福报,是你生命的价值;这种状态总比你去求人要好啊,比你到处去借钱,东家西家、亲戚朋友,没有人借给你,哪一个好呢?

      有一个故事:有两个鬼在阎王那里要投身做人,阎王问:“你们是愿意做每天都有人给你的人,还是愿意做每天都给别人的人呢?”第一个鬼有点笨:“我愿意做每天都有人给我的人。”阎王说:“好,下去。”另一个说:“我愿意做每天都给别人的人。”“好,下去。”第一个就是乞丐喽,乞丐嘛,他就是每天伸手。第二个就是富翁喽,每天都有人求他,每天他都给别人东西和帮助。所以布施是一种财富。布施的当下,你就得到了快乐。布施的人最富有,布施的时候最快乐。你能体验到这种快乐,你就能体验到人活在世界上的价值。

      各位看看这张图片,我现在就是乞讨了——这是我们夏令营托钵时的情形。当然出家人托钵不是乞丐那种,他是要给布施的人提供方便,给他们机会。他给我钱,我给他布施的机会。你们会说,乞丐也给人机会呀!对了,你这么去看就好了,如果有一天你做乞丐的话,你就不要灰心、不要自杀了。

      佛教里把布施分成三种:第一叫财施,第二叫法施,第三叫无畏施。财施就是物质的。法施呢,就是精神的,知识、佛法、道理、技术都是法施,所以老师主要是做法施,出家人也是做法施。有的人说,你们出家人又不种地、又不干活,每天还吃饭。这就回答他了,我们是做法施的。你问他一下:“你种地吗?”他说不种地,“那你是干什么的呢?”“我教书。”“你教书为什么吃米呀?米是别人种的。”所以说,社会分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无畏施是什么?就是给人提供安全感。警察、军队、保安,给我们提供安全感,属于无畏施。在生活中,你能给别人安慰鼓励,安慰他不要怕,没有问题,给他信心,这也是无畏施,让他无所畏惧。无所畏惧也是一种重要的财富。大家要知道,有时候人就是没有信心,没有勇气,你能让他有信心、有勇气,那就是一种布施。


七、慧财
      第七是“慧财”。“慧财”放到最后,事实上也是最重要的,叫智慧的财富。佛教里面,把智慧分成了闻、思、修三种。佛教有个词叫“般若智慧”,“般若”是印度梵文的音译,在汉语里没有对应的词,勉强译为“大智慧”。佛教里讲的智慧,是指一定要给我们的人生带来快乐和幸福,不仅仅是把事情做得有效率,把事情做好,而且还要给我们自己和别人都带来快乐和幸福。

      佛教里把这种智慧分成三种:第一叫文字般若,第二叫观照般若,第三叫实相般若。文字般若,就是前面所讲的闻——听闻,理论的、文字的。观照般若,观照什么?在自己的心中观照佛法的道理,观照自己的心。实相般若,什么叫实相?实相就是超越了一切对待,契入了宇宙人生的圆满。在这种圆满里面,没有对待,没有二边,超越了语言,那是一种契合,这叫实相。我们要由文字经过观照,最后体证到实相。我们看禅宗的很多书里,讲禅师们之间,往往一言半语,如赵州和尚说“吃茶去”,就开悟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体悟到了宇宙人生的实相,即实相智慧。在实相智慧这个层面,文字被超越了,因此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是有学历的人,也不一定是有地位的人,也不一定是有钱的人。体悟到实相般若,人生就得到自在,得到解放。这是佛教的最后落脚点。佛教的最后落脚点就是让每个人自己体悟到实相智慧,成为一个自在、自由、独立的人,这个人其实也就是佛。他是明白的人,明白的人就是佛。佛是已经明白了的人,人是还没有明白的佛。佛教就是让我们做一个明白人,让我们活得明白,活得有意义。活的明白就要静观。活的有意义就要行动、要奉献,要奉献自己的生命,让他去燃烧,去发光,为社会、为他人。佛法的核心就是这些,由静观产生智慧,由行动产生福德,最后福慧圆满就是佛。


总 结

      下面我们再重温一下这七种法财:第一个是信;第二个是戒;第三个、第四个是惭和愧;第五个是闻;第六个是施;第七个是慧。我这个顺序是按照教科书上的顺序。我注意到了,这个顺序很有意思,头和尾,第一个是信,最后一个是智慧,以信开头,以智慧来结束。当你最后达到了实相智慧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其实就是一种信心,是一种完全信心的生活。所以证悟了实相智慧的人,有这样的对话:“师父,你还修行吗?”“修行啊。”“怎么修啊?”“饥来吃饭困来眠哪!”你看,就这样,他的生活就这样的,完全是自在的,完全没有造作的,超越一切对待的,完全是放松的。所以真正有了智慧的时候,表现出来就是一种信心。但是这种信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崇拜的迷信,而是一个见道了的证信、自信、智信。

      打比方说,现在有个人跟你讲,南方有一个城市叫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是特区。这个人是你朋友,你很相信他,说:“哦,我相信有。”接着他又拿一张图给你看,说过了这儿是广州,再过广州是深圳。你看了想:“哦,确实如此。”这相当于文字,有根据了嘛!那么深圳究竟什么样呢?你也不知道,也得去走哇。于是你从石家庄出发,坐火车,一路走过来,这相当于在观照过程中。最后到达深圳,确定深圳是真实存在的。这个时候,比较朋友跟你讲的,比较看地图时所得到的那个“信”,虽然同样是“信”,但是最后这个“信”不一样。也可以说,没有“信”了,“信”被超越了。也可以说是最高的“信”,你的心和你“信”的对象融为一体了。这时的“信”,它同时就是智慧。智慧就是明白!到了深圳以后就明白了,哦,深圳是这样的。信心、明白——你看,佛教就是这些,并不神秘。好,七种功德法财就讲到这儿,希望大家慢慢地去积累。(全文完)


附:答疑

      学员:我经常听到一些人包括一些法师,非常重视《弟子规》,认为现在的佛教需要靠儒家的《弟子规》来落实。我想听听大和尚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明海大和尚:佛教里面,释迦牟尼佛也有很多关于做人的教导。因为佛教传到中国来,那时中国人的文化典章制度、哲学思想、人伦道德等等,都已非常成熟,特别是中国人有儒家思想作社会指导,“仁、义、理、智、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等做人的思想都非常完备。所以,译到中国来的佛教典籍中,虽然也有关于做人的丰富理论,但是中国人却把它忽略了,而更重视出世间的成佛、求解脱那一部分。昨天我还动过念头,想给各位讲一部经,关于如何做人的,怎么交朋友等等,很精彩。在经典中,佛陀讲过应该怎样做丈夫,怎么做妻子,佛陀甚至也讲过:“你爱你老婆吗?”“爱!”“你想永远跟她在一起吗?”“是,生生世世。”“好!我告诉你怎么做,你们俩人才能永远在一起。”像这些内容,佛经里都有。这一部分内容,在汉传佛教中,因为有儒家,所以过去的人们没有太重视。现在我们也要重视这一部分。当然,《弟子规》等儒家的东西也是我们的资源。历史上,佛教跟儒家有些资源也是互通的。我们佛学院还讲过《弟子规》呢。这些都不是问题。

      学员:刚才您说到心灵的无序是最大的浪费,佛有一颗有序的心。我想请大和尚,这个无序与有序,能不能深入地讲一下?谢谢。

      明海大和尚:众生是颠倒的,是无序的。佛把众生的颠倒颠倒过来,扶正了,是有序的。佛教心理学里面对这些问题都有展开。如果有时间,你可以深入地学一学唯识宗的经典。比如,讲心理现象的《百法明门论》就值得我们好好地读一读。里面讲到的烦恼心所,就是指那些暗中损耗我们生命资源的诸多消极心理,如贪、嗔、痴、慢、疑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心中的毒素。佛教的修行就是要把这些消极的心理慢慢地转化过来。刚才讲的惭愧,则是我们心理中的积极因素,属于善心所。而无惭无愧、老子天下第一、“我总是对的”,等等,则是消极心理。把消极的心态转化成积极的心态,这就是修行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修行就是调整我们的心理秩序,从浅层到深层,从世界观到价值观。通过这种根本调整,可以把我们本有的智慧能量释放出来。

      学员:我是一个对佛教了解很少的人,以前感觉很神秘,但是今天听到您这样一讲之后,尤其是您讲了行动这个内容以后,好像这个佛教跟世俗又很近。我想问的是,您讲的这些内容,是佛教本身就有的呢,还是您给它的一个发展?第二个,在我的印象里,有成就的大师,好像他们都是离现实世界很远的。如果要按照您刚才讲的要行动这一点,过去这些大师他们是不是没有行动?怎么解释他们的“行动”?

      明海大和尚:第一个问题,我讲的并没有发展,那是佛教的本意。不过呢,就跟你到茶馆去喝茶一样,有的人爱喝普洱茶,有的人爱喝绿茶,有的人爱喝大红袍……都是茶,但是因为人们的口味不一样,所以有这个茶、那个茶,但是它们都是茶。佛法从释迦牟尼佛流出来,由于众生的根性、价值取向不一样,所以有大乘和小乘之分。小乘是偏于静观的,大乘是重于行动的。由于行动,所以它一定是开放性的、参与性的,它一定是面向众生的、面向社会的,它一定是担当的,这是大乘佛教的精神。行动,并不是我们发明的,只不过是用了这个词而已,都是佛教原来的那些意思,我只不过换了一个表述方式。

      至于你所提到的历史上的高僧的情况,可分两点来看:

      第一点,实际上,历史上有很多高僧的行动咱们并不知道,他们其实是有很多行动的。如果他们没有行动的话,可能就没我们今天的文化了。以佛教文化来说,这么多的寺院,这么多的佛像,这么多的文献,它们是怎么来的呀?一定要有人写、有人创造啊。寺院要修建,需要募集社会资源,要组织,这些实际上都是大量的艰苦工作。谁出面做这些工作?一定是那些高僧在幕后组织。当然也有的高僧直接参与一些社会活动,比如说战争的时候,他去化解战乱。甚至儒家有很多工作,都有和尚参与帮助,像宋明理学,因为和尚看得透啊。但是和尚看得透,却又不去取而代之,他知道儒家有他的不可替代性。这些高僧们的行动是默默无言的,有时候他不大说,做而不说。现在中国人脑子里的高僧,都是坐在那里把眼睛闭上。实际上,我们更提倡睁眼的佛教,行动的佛教。实际上很多高僧的眼睛可能是闭着的,但是他们比咱们看得还清楚。这是一个理解的问题,是智慧高低的问题。

      第二点,也确实有一些高僧在深山里隐居。我相信这是一种职能的分工。有的偏于静观,偏于静观的人会让行动的人更有信心。而行动的人又会让静观的人更有成就感。“山中无衲子,朝中无宰相”,深山里面静观的大师们、高僧们,虽然他们远离尘俗,但实际上,人间生活都围着他们在转,他们是社会的轴心!你看那个车轮的轴心,你看它动吗?它不动,它要是动的话,完了!但是轮子围着它转。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高僧,他们曾经是很多世间英雄豪杰的参谋和老师。所以,静观也是行动,它是行动的基础;它离不开行动,行动围绕它转。

      学员:从您刚才的讲课当中,我才感悟到,概念的“信”和证悟到的“信”,是完全不同的。我现在,从概念上,我很信。但是,自我观照,好像又不是百分之百的信,因为偶尔还会冒出一些疑问:真的是这样吗?现在,我好像已经隐隐约约感觉到我应该通过行动去证,我应该做的就是这个。我想问一下大和尚,您有没有更好的建议给我?

      明海大和尚:你的状态是正常的,我也在你的状态中。佛教里,你的这种疑是建设性的,这种疑恰恰推动了你去信。疑有破坏性的疑,破坏性的疑就是不了解、拒绝了解,出于封闭的心态。建设性的疑就是问为什么?就是为了求证。所以你的这个疑是对的,这正是佛教提倡的。而且这个疑的力量越大,未来你明白的越大、越深刻。所以佛教提倡疑。疑有建设性的功能,类似孔子讲的“困而知之”。孔子还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最怕的是,人家一说什么,他就说“我懂了、我懂了”,其实他没有懂。你知道说,“这个我懂了,这个我没有懂,为什么是这样?我还要进一步了解。”这个样子最好,一旦你突破这些疑问,那时候你的明白就是真明白。

      学员:《六祖坛经》里面有两句话,“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这个“心平”和“行直”跟儒家的君子之美德是否有同样的道理?就是《大学》里面讲的“心正而后意诚,意诚而后身修”吗?是不是有相通之处?

      明海大和尚:六祖大师他是用一种生活语言在讲“心平行直”。“心平行直”是一个很生活化的语言,但是要落实到心态上,就没有那么简单了。他讲的是无分别心。这个无分别心可不是那么简单。因为我们现在的思维活动,都是建立在对立之上,比如说唯心唯物、是非、有无、对错、美丑,生死,等等。实际上,我们人的精神层面,有粗有细,有深有浅,往下深入、深入、深入,就跟大海一样,先是波涛汹涌,你再往下深、深、深……,深到最下一个层面,在那个层面里,心和物的对立不存在了,到了那儿,才是无分别,才是心平,没有波浪了。从那种“心平”去行动,自然就是“行直”了。所以他讲的,虽然是很生活化的,但是实际上,也不是我们想像的那么容易,需要经过努力才能达到。

      学员:第一个问题就是佛学到底是宗教,还是哲学?第二问题,您刚才说有很多做人的经验,关于做人的经验,能不能讲深入一点?

      明海大和尚:做人的经验是要去做。这个佛教,过去讨论过,是宗教啊,还是哲学呀,这些都是名词。讲到佛教的一些智慧,在表述上很像哲学;但是你要去体验它、去信它、去行动,那就是宗教;而在转化自己的心理、净化心灵呢,又很像心理学。其实你说它是什么不重要。它就是它,这正是佛教对现代社会的一种适应力,或说生命力。

(2008年4月10日上午9:00对深圳国学班学员讲于河北省佛学院礼堂,据录音整理,有删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