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将军亭

 马尔的视觉 2021-02-17

腊月里的一天,诗人徐芳晒出了她拍的将军亭夕照景象。

她的站位应该是相山庙前的广场高地,能拍到落日和将军亭重合的瞬间只能靠偶遇。

一见便被其镜像抓住,画面凝聚出的诗句,在光色里磅礴壮丽。

将军亭位于相山西侧虎山山顶。

它建得很晚,在山顶露脸大约是1998年年底。

亭子呈五角形,高七八米,采用砼柱梁、琉璃瓦屋面结构,四周为青石刻花栏板。

近前看其模样,算不得巍峨、考究。

建亭的来由与决定了中国政治走向的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有关。

1948年12月,淮海战役进入第二阶段后期,徐州杜聿明集团弃城西逃,被华东野战军包围在永城东北的青龙集、陈官庄一带。这月的七日,粟裕、张震等解放军将领登上了相山之巅。

据说他们在此俯瞰青龙集、陈官庄战场,酝酿歼敌计划,指挥了淮海战役的最后一战——陈官庄战斗。

老百姓将此山名曰将军岭,政府在这个山顶上建亭并竖碑以作纪念,取名将军亭。

粟裕和张震登临此山的事情应该是确凿的,山下的将军碑林也刻下了他们的留言。粟裕将军84年仙逝,2015年离世的张震将军想必听过这个亭子。

但俯瞰青龙集、陈官庄战场,在此酝酿歼敌计划等描述好像发挥了想象。

最好的天气最好的能见度,将军亭所在的位置也很难看见19公里以外的青龙集,更不要说相距25公里的陈官庄。

作为老百姓,我没听说谁将此山喊成将军岭,实际上知道它是虎山的人都很少,小城人一般都把它当成相山的一部分,不再去细分。

建将军亭就是个纪念也是见证,在淮北大地上曾经发生一场空前惨烈的战争。

我在徐芳照片里第一眼读出的便是“残阳如血”。

那是多少个灵魂合吟出的壮烈。

谁都没有想到的是,将军亭和电视塔一样,成为了相山风景区的标志之一。

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去看那山,将军亭总像哨兵一样纹丝不动的守护在那里。

是它迎来相山的第一抹绿与金黄。

夏日山上植被繁茂也遮不去它的身影。

金秋里好看,成为苍苍茫茫的一个寓言。

最美的景象在冬雪覆盖的时候,那亭子就是丽人的美眸,深沉而俏丽。

忍不住想靠近它,但一定距离内需止步。

它的美的意韵必须要有距离感。

十多年以前登上将军亭北望西观,裸露着肌肤的远山近岭呈现出被戕害着的场景。时不时蹦出的炸山的声响在这个城市里不会让人吃惊,西边电厂的烟尘、东边水泥厂的灰雾汇聚成霾,笼罩着那些露出骨头的山体。

如今被“金山银山”的宣示改变了容颜,即便是深冬,那山也有美色。

创伤渐渐被植被包裹成绿色。

登将军亭成为小城人日常的健身时尚。

诗人徐芳用镜头写了首关于将军亭夕照的小诗。

在诗里我们走过了历史,也庆幸活过了这个庚子年且一切安好。

作者相关文章

相山观雪记

那座山,安宁了一城人的性情

关注马尔的视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