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白白胖胖就是福?错!婴幼儿肥胖的后果很严重!

 我的diy书屋 2021-02-17
前段时间,萌医生发了一篇关于宝宝体重的文章。发这篇文章的初衷,本来是为了缓解一下很多妈妈的焦虑,想要告诉大家——不要老担心自己的母乳没有营养、也不要担心宝宝没有长个,在文章里,我还特地配了男宝宝和女宝宝的生长曲线,好让妈妈们参考。

结果,出乎我意料的是,评论区简直是大翻车。担心宝宝瘦小的妈妈没几个,倒是一大堆妈妈开始担心自己家宝宝营养过剩——太胖了!

在咱们中国人的观念里,都会觉得宝宝白白胖胖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然而,事实上,虽然有些小婴儿可能会存在偏胖的情况,但是,如果到了会爬、会走、会跑以后,宝宝还是明显偏胖的话,妈妈们就要引起注意啦!

所以,我们今天就来说说宝宝体重过大的事儿吧!

为什么会有婴儿肥

如果一个人脸上有点肉嘟嘟的,咱们经常会形容 TA 婴儿肥。换句话说,在婴儿时期,的确会存在肉嘟嘟的情况。那么,婴儿肥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

➊ 娘胎里的事

还记得团子妈最后几次做产检的时候,当时,产科的老师一直对我说——萌萌,不要担心,你们家妥妥的顺产,估计最多 6 斤半。

这个消息对团子妈来说简直是大快人心,这意味着,在分娩前的一两个月,她还可以放开手脚、大吃大喝。

中间我劝过几次,怕她吃太多了。但是,你们也知道的,我不可能和一个孕妇讲道理。毕竟,她随时可以拿肚子里的人质出来威胁我——我不要吃,你儿子还要吃呢!

于是,团子妈就这么吃着,吃到最后,小团子出来的时候就变成了 7.7 斤,中间差点顺转剖。为此,产科的那位老师还非常抱歉地跟我说——萌萌啊,对不起,让你老婆受苦了!

我忍着内心的愧疚和良心的谴责,最终还是没告诉这位老师真相——老师,真的不是你的错!都是……都是……我的错,都怪我没有成功的劝阻团子妈。

所以,婴儿肥的第一个原因,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

一般来说,足月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 3KG,正常范围 2.5~4KG ,女宝宝比男宝宝轻一些(我的一个朋友说,可能是因为男宝宝多了一些小物件)。

如果出生时体重者达到或超过 4KG,那就是巨大儿;目前,我国巨大儿的比例已经占到了新生儿的 7%~8% 。在东部沿海地区,甚至能达到 10%。

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和低出生体重儿一样,巨大儿也属于高危新生儿。

➋ 过度喂养

别急,宝宝的肥胖之路并没有到此终结。在生出来以后,关于如何带娃,这件事几乎会引发巨大的家庭矛盾甚至地震。

比如,到底应该给宝宝吃多少?

我见过很多人,宝宝一生出来,就着急忙慌的赶着给宝宝吃东西。没有母乳,那就上奶粉啊!

吃了几顿奶粉,咦,怎么宝宝不仅没长胖,还瘦了?

不行,得加量!于是,也不管宝宝的胃到底有多小,反正拼命地灌奶粉就对了。

他们不知道的事,宝宝在出生后的前几天到 1 周内,经常会出现一个生理性体重的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出生后最初几天进食较少,但同时有不显性失水和大小便排出,因此会出现体重的下降。

一般来说呢,新生儿体重的降幅大约为总体重的 6%~9% 。而随着奶量的增大,进食增加,大约在 10 天左右宝宝的体重就会开始慢慢增长。

而在这生理性体重下降期间,根本没必要急急忙忙地增加喂养量。宝宝的胃比较小,过度喂养非但会引起消化不良,还会打破正常的进食节律,导致日后的肥胖。

△ 图片来源:dribbble.com

➌ 运动过少

随着宝宝慢慢长大,在 2~3 月龄的时候,大多数宝宝都会从按需喂养过渡到规律喂养。这时候,很多宝宝看起来已经没有出生时那么胖了。

但是,仍然有一些宝宝在 4、5 月龄做体检的时候存在明显的体重过大的情况。这种情况,也和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没有太多活动量有密切的关系。

宝宝在 4~6 月龄的时候才会慢慢地学会翻身、坐着,7 月龄开始才会慢慢的学会爬行,在此之前,他们大多数时候都是老老实实地躺在床上,或者待在大人的臂弯里。

再加上,中国家庭普遍存在的过度喂养情况,自然就会让很多宝宝体重过大了。

如何判断宝宝是不是超重

判断宝宝体重是否超标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呢,就是按照教科书上的公式,计算宝宝不同年龄段的标准体重,再和宝宝的真实体重进行对比。

公式如下:

  • 1~6 月龄的宝宝,体重(KG)= 出生体重 月龄 × 0.7

  • 7~12 月龄的宝宝,体重(KG)=  6 月龄 × 0.25

  • 1~6 岁的宝宝,体重(KG)= 年龄 × 2 8

第二个办法,更加简单直接,那就是之前给大家科普过的生长曲线。

△ 0-3岁男孩体重曲线图(WHO绘制)

△ 0-3岁女孩体重曲线图(WHO绘制)

生长曲线其实反映的是体重的增长趋势,那么,在看生长曲线的时候,大家就要注意 2 点:

首先,看数值,生长曲线的范围很宽,一般来说,只要处在 3%~97% 的区间内,就可以理解为宝宝的生长发育大致是正常的;

其次,看趋势,如果在某一段时间内,宝宝的生长发育速度突然偏离了以往既定的位置,或者出现了较大的百分比的偏移,这个时候,也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肥胖的危害

对于成年人来说,肥胖会导致很多健康问题。这些年,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化,就和肥胖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对于婴幼儿来说,肥胖同样存在很严重的危害。

➊ 发育迟缓

在临床上,经常有妈妈和我吐槽,宝宝到了 6 月龄还不会翻身、9 月龄还不会爬、15 月龄还不会走路,是不是发育迟缓啊?

唉!他们不知道的是,这种发育迟缓,其实正是发育过度导致的啊!

你想想,宝宝越长越胖,全是都是肉,自然活动不便了。不管是翻身、爬行、走路,负重越大,自然动作也越迟缓啊。

➋ 影响骨骼发育

体重约大,负重也越大,宝宝每次站立、走路承受的压力也越大,这样,就有可能会影响骨骼、尤其是下肢骨骼的发育。

➌ 性早熟

肥胖和性激素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肥胖的儿童,不管是男宝宝还是女宝宝,都有可能会出现性激素水平偏高。

这时候,就有可能会导致性早熟。

△ 图片来源:dribbble.com

萌医生说

其实,婴儿和儿童肥胖还有一个远期的危害——小时候就胖的宝宝,在长大后有更高的几率患上肥胖症。这和饮食习惯、基础代谢率、肠道菌群等都有关系。

而正如咱们开头所说,成年人的肥胖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

所以,控制体重,要从娃娃做起!那么,如何不让宝宝长胖呢?

很简单,就 2 条: 

合理进食:不要过度喂养,逐渐戒除夜奶。

动起来:会爬、会走之后,让宝宝欢快的动起来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