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扇子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历史,古代别称“摇风”、“凉友”。而其作为艺术收藏品由来已久,据传藏扇的风气始于魏晋。同时,扇子工艺精湛、造型隽美、品种繁多,堪称中华一绝。扇子发展至宋朝,有了初步的折扇形式。经由明代文人雅士的重视与雅玩,折扇艺术也发展到了历史的巅峰。
在没有空调的日子里,人们喜欢手持折扇或蒲扇驱赶热浪。所以,回首旧时光里的夏天,无论雅俗,都会人手一把扇子,微风扇凉,亦可把玩。  近年来,在众多玩家及收藏家的追捧下,被视为风雅之物的名人书画扇更成为热门收藏对象。小小一把名人书画扇,在拍卖会上常可拍出数千数万元,甚至数十万、上百万元的高价。折扇已经成为藏家们日益关注的小众藏品之一。 折扇,在戏曲中大有作为,隔帘相望,顾盼之间,都可以透过一把小小的扇子表现。
 而在艺术领域,传统的扇面书法艺术,在过去深刻地反映士大夫对艺术的雅玩心境,当下则成为了品质生活的象征。
魏晋作品 之一《兰亭序》 
魏晋作品 之二《望江南》 
魏晋作品 之三《东坡词》  如果说包对于太太永远都不够,那么先生的手中,也应当永远都少一把更心仪的扇子。


熊岱平作品 之二《春山多赏夜忘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