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房清赏——折扇

 涤砚堂 2016-02-16


 



   

 扇的本意是门扉,源于虞舜时代,用于障尘蔽日,象征权威,后逐渐演变为引风纳凉之用品,别称“摇风”、“凉友”,夏令必备之物。

         扇子集器用与审美于一体,或日用,或馈赠,或陈设赏玩。扇面用材,隋以前多见绫绢,隋唐时出现纸质,后有羽毛、竹编、麦杆、牙骨等;通常运用刺绣、书画、雕刻艺术作为装饰,各尽其妙。扇子产地面广,主要来自苏州、杭州、广东、四川、湖北等地。自古以来,障扇、纨扇、折扇和特色工艺扇共同构成了我国源远流长的扇文化艺术,受到文人雅士的青睐。

         扇子和书画艺术的结合源于东晋,宋元时广为流传,明清之际尤盛。它们相辅相成,同步发展,空灵的扇面为书画者提供了运笔的天地,传统的诗词歌赋、书法及山水、人物、花鸟等多姿多彩的图像,为朴素的扇子注入了艺术生命。

         折扇始于南宋,因收则折叠而得名,携带方便,又有舒合之妙,成为文人雅士掌中物。书生用的折扇边板纤秀,武士用的则宽大,和尚用的折扇,底部是个大圆头,俗称“和尚头”。折扇多以红木、紫檀、湘妃竹等高档材料制成,或镶银丝、象牙,玉石,更显富丽。然文人多喜以竹为骨,明人沈德符著的《万历野获编》称:“凡紫檀、象牙、乌楮,俱目为俗制,惟以棕竹、毛竹为之者称怀袖雅物,其面重金亦不足贵,惟骨为时所尚。”

     一把小小的折扇,集造型、字画、诗词、印章、雕刻、镶嵌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身,成为书画的小品,文人的雅趣。此时,折扇已不再单为取凉,而是成为社交礼仪所必需,展示身份地位之新标志。即使秋凉冬寒,出门应事、访亲会友,也必一扇在手,以示儒雅风流。更有甚者,非名扇不用,非名匠所作之扇不书画。到清代,此风尤炽,尤其是乾嘉以后,“折扇柄则象齿、檀香,甚或描写仕女,以泥金填出雪景等。制一扇,所费数金,而人必数扇,且辗转丐求名手书画,以相夸耀。”(清·无名氏《避兵杂记》)


 


{歌翰文化艺术集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