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国外交、艺术大使——孙泳新

 泊木沐 2021-02-17

孙泳新,中国著名当代大写意国画家,一位热爱世界和平、传递海峡两岸友谊的使者,一位投身国际生态安全和慈善事业的社会活动家。

1947年生于中国山东省招远市,自幼酷爱绘画艺术,为中国国画大师崔子范先生、天津美院孙其峰先生的弟子,主攻中国画大写意花鸟。其生平被编入《世界名人大典》、《世界现代美术家大典》、《当代书画名家精英大典》、《中国专家人才大典》等,并被20多个国家美术机构联合审定,特授予“国际书画艺术名家”荣誉称号。

他的作品既传承了中国画的传统,又大胆吸收了西方现代艺术所长,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体现了他提出的“笔墨当随时代”的艺术观点。孙泳新深得先师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崔子范大师意蕴,作品中的花鸟形象优美多姿、变形夸张,意在加强对象的特性。他的画以方笔、苍笔见长,与其老辣朴拙、拙中藏巧、刚柔相济、精妙与豪放相结合,作品通过变形夸张追求“返璞归真”的艺术新境界。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孙泳新在各书画大赛上先后获奖60多项,曾在中国北京、上海、成都、澳门以及东南亚五国、东欧八国等地举办画展,被文化部、中国文联、评选为“百杰画家”。其作品被国内外多家纪念馆、美术馆、画院收藏。

多年来,孙泳新以自己的作品做为一条文化和友谊的纽带,广泛地参加社会慈善事业,积极推动世界和平。与此同时,投身国际生态安全事业在全球范围的开展。他先后有500余幅作品参与国际交流活动。两次应国务院之邀为张学良将军百岁生日作画,成为传递海峡两岸友谊的使者。2005年8月孙泳新被香港电影巨星成龙聘为“龙子心工程”艺术顾问。2009年11月,他应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总干事蒋明君博士邀请,为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创作了国画作品《和为贵》。并应邀参加了亚洲政党国际会议第六届大会与首届世界生态安全大会。

2011年11月,孙泳新被联合国生态生命科学院授予院士,现任中国书画创作基地主席。

▲《江南早春》

《还写崔家样 再添新精神》

――读孙泳新先生写意作品

三香斋主 陈胜临

满纸童心起,幽观画格新。

还写崔家样,再添新精神。

此诗,乃余读孙泳新先生之作而为。

读今人,忆古人,方知画道之源流;知源流,见新意,方知传承与变通。

写意花鸟,五代便有。及至明清,小写意化而为大写意,简笔登场,文气与狂气共存。陈淳、徐渭者,狂草入画而水墨淋漓,此放浪形骸人写其山林之气与郁勃之气耳。八大一出,哭之笑之,天地凄凉,佛境、仙境共存,可惜其作乃“感时花,惊心鸟”。

▲《晨曲长鸣》

近现代白石翁巨笔扛鼎,童心、文心、农心、匠心齐汇,成一代宗师。白石衣钵,分流多支,尤以二路为重:一路为李苦禅一道,劲健化为剛猛,大力真如豪杰;一路以崔子范为格,童心化为现代,简笔写出简约。

▲《多喜之年》

崔子范开现代花鸟格局,写意花鸟画史,自有其门户;而传承者多有,变通者世稀。余所见而有新境者,为天津刘公荫祥;孙公泳新,亦是崔公弟子:二人可为“崔家样”双璧。刘公荫祥,余曾撰文已记;今写其师弟――孙泳新。

▲《小院秋趣》

初见孙先生之作,于一画廊,余叹:“此乃崔子范之作也!”廊主曰:“先生细观!”余细观复询之,方知其为崔子范嫡传。此一事,足见孙泳新传承之深。此事,居今二十余年矣。

近友人索文,余三观新作:鸟静观自得,花得意欲言,魚畅然而游,影秀发林间……为画所感,聊作数语,且为旁注。

▲《农家乐》

万物生天地,自有灵性;

百卉立乾坤,更传精神。

孙泳新擅花鸟,每作奇石、异鸟与其师仿佛,深得其精神,而近来新作,构图愈减,取势愈奇,用色愈艳。减而复减,乃为诗句;奇而复奇,惊人眼目;艳而增辉,尤接地气,是极简主义也,是构成新法也,是西方马蒂斯之率意也。细而读之:或为民间风,或为文人意,或为现代格……然终是崔派传者,其中有所变通:或形容略细为之,或水晕逍遥化幻,或境含清士雅意……变通处,可见孙先生之匠心与悟心。

统而观后,一言以蔽之:“还写崔家样,再添新精神。”

▲《万寿图》

入世之画,与民乐焉;出世之画,娱己和友。孙泳新之作,良多入世情怀。入世者,和者众。

知其人,余为诗:

“身担仁与义,

生态安全人。

热衷慈善事,

和平使者心。”

有天地之心,做天地间人。画道,人道也。人行画道,是艺道;艺行人道,是大道。

和平在心,家国在心,泳新先生之作:如其人,如其意,如其使命……

其作,早已传及四海矣。

孙先生偶作山水,笔简意奇,境空味深,古韵翻作新声,令人流恋。崔公子范之作,尚少见此。此境之妙,与谁而乐?

2020.6.15

▲《祖国美,家乡美》

▲《绿色江南》

▲《春意》

▲《美丽中国新雄安》

▲《春早新时代》

▲《青山绿水望不尽》

▲《红运当头》

▲《高粱红》

▲《2019》

▲《和平富贵》

▲《水净鱼乐》

▲《美丽中国幸福家园》

▲《鹏程万里》

▲《人为多愁少年老》

▲《千古恒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