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爱自言自语注意力不集中?别担心,这是“视觉语言”黄金期

 IF枕边育儿 2021-02-17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做事情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正常情况下,小孩子在4~5岁学习的时候,大部分都会出现自言自语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家长们不要担心,这是孩子语言和思维能力的体表现。


处在4~5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学习其实并不是他们的重点,家长更多的是要让他们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自己的需求和如何说话。

卢俊曾说过:要尊重孩子,让孩子本着自己的兴趣多读书吧!

当孩子出现自言自语的情况的时候,作为父母的我们一定不要去阻止他们,我们更应该认真的去引导他们。让他们诉说出自己的需求,表达出自己的情感。绘画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学习绘画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和语言能力。小孩子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涂鸦期,涂鸦期是指1~3岁的小孩子。

在学习绘画之前,大部分的小孩子拿着笔的时候就喜欢在纸上或者墙上涂鸦,这个时期的孩子他们的涂鸦没有任何规律可言,只是单纯的拿着笔在纸上或墙上乱画。这是小孩子对绘画最早认识的一种方式,他们会通过涂鸦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自己的创作力,借助涂鸦来与他人交流。

在这个时期,我们大人要鼓励孩子去涂鸦。不要扼杀了他们的创作天赋。在他们进行涂鸦的时候,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在引导的过程中,家长不要过多的干涉,过多的干涉或会扼杀了他们的创作能力和想象能力。

第二个阶段,符号期,符号期是指3~9岁的孩子。

符号期对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孩子学习绘画的行为是动手能力的发展,当动手能力达到一定阶段后会对娃行为认知能力产生影响。

符号期是孩子绘画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对孩子的语言发展和自我创作能力的影响大。在这个阶段,孩子已经拥有了很多能力,他们可以把抽象的图形实物化。他们投入的时候会画出很多他们想画的作品,但画出来的内容没有任何关联性,只是单纯的各种符号叠加。

比如画了一个房子,画了一条狗,然后画了一个爸爸妈妈,这些之间是没有任何关联性的,在这个时期我们就要去引导孩子,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勇敢的画出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内心,“画出”自己的情感。

在符号期的进一步发展中,孩子可能会开始有目的性的画一些东西。他们开始有自己的思维和有目的性的去描述自己身边的东西和事物。可以绘画出一些轮廓和细节,同时这个时候他们对色彩的把控能力也非常的强。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语言表达也会得到了提升。

绘画是一种视觉的语言

在孩子学习绘画的过程中最先通过图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这是一种思维能力的体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思维能力的增强,视觉的图画不足以来表达他们的情感和诉求的时候,他们就会通过语言来交流去表达出自己的情感需求。

通过绘画记录的图画与语言的方式诉说自己的情感。在这时要正确的引导孩子说话,这个时期他们的语言和思维能力增强,在这个时候一定不要去阻止或者打断孩子,如果阻止或者打断他,娃或不会再继续说下去,这对他的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阻碍。

第3个阶段为写实期,9~15岁的孩子。

在写实期的时候,孩子们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思维和语言能力。这个时期我们更多的需要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可以通过很多种方式去培养。比如:引导他们观察公园里面的各种花朵。在观察的过程中,可以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思维想象中的一些疑惑表达出来,这时是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黄金期。

枕边育儿寄语:

当我们发现孩子喜欢自言自语,而且做事精神不集中、注意力差。其实这种孩子拥有很强的语言思维能力。作为父母的我们,一定要正确的去引导他们不要阻碍了他们的语言和思维能力。绘画的学习就是一种很好锻炼孩子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媒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