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北的村子为什么都叫“屯”呢?

 水涵居 2021-02-18
编辑删除转载 2017-01-07 11:19:51

       有一个问题我一直很迷惑,那就是全国各地农村都叫村或庄,也有叫什么沟啊岗啊的,或者还有一些其它叫法。而只有东北遍地都叫“屯”,什么陶家屯、范家屯、大屯、孟家屯等等等等,叫的时候后边还加了一个儿化音,叫“屯儿“,比如“陶家屯儿”。东北和其它地方对村庄的称谓有如此之大的差别,为什么呢?

       说起来谁也想不到这事儿和曹操还有点关系。那时候曹操在北方(河南一带)地广人稀,军队粮草无人供应,打起仗来就没有底气。于是曹操就把荒废无主的土地收归国有,由军队耕种,以60人为一营,一边戍守边界,一边屯田种地,这种方法称为军屯。与此同时,又实行民屯。就是招募各地流民,以50人为一屯,由政府发放土地、耕牛、农具和种子,收成按比例分成。实行屯田的第一年,就取得大丰收,不仅解决了军粮的供应问题,也为流民的安居乐业提供了条件。

       其实屯田制从汉朝初期就已经开始了,但都不如曹魏时期的成果显著。到以后的各朝各代也都搞过屯田,一直到新中国成立,黑龙江建设兵团、等等,都是实行的军屯;部队一边把守边疆,一边开荒种地。

       东北的屯田是从清朝开始的。清朝取得政权后,大批满人入京,造成东北人口空虚,加之实行“禁边”政策以后,汉人不允许入“边”,这样就更造成了东北地区地广人稀的局面。于是沙俄趁机而入,侵占了东北60万平方公里土地,逼迫满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瑷珲条约。满清政府为了抗俄,推行“移民实边”政策,并逐渐放松了“边”禁,大批汉人进入东北。东北那时到处都是处女地 ,于是汉人就开始跑马占荒,进行开垦。一开始,开垦一定是以民众屯田既“民屯”的形式出现的,所以自然形成的村庄就叫做“屯”了,一般以最先占地或占地最多的户族姓氏来命名,于是什么张家屯、田家屯、刘家屯等等的屯子就出现了。

       因为东北地区是以屯田制形式开垦的,所以都叫“屯儿”,而不叫村或庄。屯田制结束以后,特别是闯关东移民大潮来临,仍然沿袭了这种叫法。这就是为什么东北都叫“屯“而不叫村或者庄的缘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