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床思维应该重视逻辑性

 呼吸科的故事 2021-12-22

在临床工作中,每天都有很多难题和挑战在等着我们,在本公众号中,我用一个个病例帮助大家开拓临床思维:

在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通病,就是我们有不少医生的临床诊治过程中,对逻辑性认识不够,对病史的细节了解太少,缺少反思和思考。我们说“事出反常必有妖”,如果我们最初的假设不能合理解释疾病的现象,那么就要进行深入分析来推演疾病的可能原因。这时候需要我们再回到床边,细致和耐心地了解疾病现象(这一点类似于破案推理小说里的现场还原和对尸体的细致观察),然后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结果,再次做出假设,同时获取针对性的检查结果,小心翼翼地调整治疗方案,重新验证自己的假说。

当然,我强调在初次接诊病人的时候,就需要尽可能地全面和细致地获取信息,在最初的假设的时候就尽可能地合理和具备逻辑性。只有这样,在行医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成功”的正反馈和及时修正“失败”的负反馈,才能让你的“经验值”含金量增加。失败并不总是成功之母(参见《失败是成功之母,那成功之父是谁?》),反复失败或者并及时总结和分析失败的原因和教训,那就只能在失败的圈圈里打转。

那么,我们要如何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应用逻辑性来提高我们的临床思维呢?

首先,我们要详细掌握病人发病以来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情况,对于一些细节不要轻易放过,例如在《疑难病例讨论,最关键的内容是什么?》中患者曾经出现过反复胸痛和咯血是本病一个特殊的表现,而这个表现是难以用间质性肺炎和感染性疾病解释的,但是如果我们问病史只是走个过场,不全面细致的记录,那么我们就只能凭空乱猜。

其次,对于疾病过程中的所有反常现象不要轻易放过,高热的病人通常脉搏也会增快,如果出现相对缓脉一定有蹊跷。吸入性肺炎通常见于脑血管后遗症的患者,而且通常是吞咽和咳嗽反射障碍的情况,出现吸入性肺炎多在两下肺背侧,且会出现发热和炎症指标增高。那么一个16岁的女孩术前禁食,有多大可能出现吸入性肺炎?如果发生为什么不发热?为什么病灶主要集中在右侧,而且上肺和下肺程度相当?为什么CRP没有增高?这些反常现象不要轻易用自己所谓的“经验”去勉强得出所谓不靠谱的结论。

第三,善于利用统计学知识提高逻辑性。本人写过相关的文章(如《凭直觉看病,不如跟着统计学走》、《临床工作需要不需要统计学思维?》、《应用统计学思维,避免临床工作中的误诊》、《如何用统计学思维去诊断疑难杂症?》),希望大家有空可以看一下。统计学思维在临床诊治分析中大有用处,其实我现在看病,已经自觉地将大量统计学知识融汇在其中,收到很好的效果。

第四,练习。逻辑性的训练需要反复、持续和不断反馈。大家可以学习豪斯医生在遇到问题后,将临床表现、问题罗列在板上,让同事们一起做头脑风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我也在临床工作中,经常向规培生采用时间线的方式进行分析,让我们头脑中本来一团麻混乱中理出头绪来。

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能够不断努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