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浪漫直播‖探究照亮未来

 堪寻 2021-02-18

‍‍‍‍‍‍‍‍‍‍‍‍

直播
浪漫物理小屋暑假公益课程集结号已经吹响

为什么说我们已经进入了终身学习时代?

为什么探究是适应未来社会最好的学习方式?

如果你想知道探究这种面向未来的高效学习方式,本讲座将和你一起聊聊科学探究那些事。

主题:探究照亮未来

时间:8月10日晚20:00—21:00

地点:CCtalk群:81534977(浪漫物理小屋-闫芳老师)

主讲:北京日坛中学教师 唐铭徽老师

适合年级:初中

怎样进行科学探究
选自《解惑108题·中考基础过关必做·物理》
点将台--过关必做

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科学探究”被列为课程内容。但是由于在现行教材中,对“科学探究”并没有系统地阐述,从而为“科学探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其实,“科学探究”并非物理学家的专利,它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

例1 阅读《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回答问题。

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中有许多现象会让我们产生疑问,把疑问陈述出来,就形成了问题,但不一定是科学问题。像个人爱好、道德判断、价值选择方面的问题都不属于科学问题。比如,“哪种品牌的运动鞋更好?”“为减少污染和交通拥堵,应该限制小汽车的使用吗?”等都不属于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是指能够通过收集数据而回答的问题。例如,“纯水和盐水哪一个结冰更快?”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因为你可以通过实验收集信息并予以解答。

并不是每一个科学问题都可以进行探究,当问题太泛化或太模糊,就难以进行科学探究。比如“是什么影响气球贴到墙上?”一般而言,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描述的是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的变量必须是可检验的。也就是说,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中的因变量和自变量都是可以观察或测量的。例如,“增加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会改变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吗?”在这个问题中,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是自变量,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是因变量,我们通过改变自变量就可以检验因变量怎样变化。

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可以有不同的陈述方式,常见的陈述方式有下列三种。方式一:某个变量影响另一个变量吗?例如,导体的长度影响导体的电阻大小吗?方式二:如果改变某个变量,另一个变量会怎样变化?例如,如果增大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中的电流就增大吗?方式三:一个变量跟另一个变量有关吗?例如,电流跟电压有关吗?

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围绕可探究的问题展开的,正是由于有了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才使探究过程具有明确的方向。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问题中属于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        。(填选项)

A.哪种类型的音乐更好?

B.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的电阻会改变吗?

C.水的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吗?

D.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吗?

E.应该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吗?

(2)请根据“两个同学走在沙滩上,一个同学的脚印深,另一个同学的脚印浅”这一现象,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 (1)由短文可知:“科学问题是指能够通过收集数据而回答的问题。”“像个人爱好、道德判断、价值选择方面的问题都不属于科学问题。”A项提出的问题属于个人爱好,E项提出的问题属于价值选择,都不属于科学问题;B、C、D项提出的问题可以进行实验通过收集数据来回答,属于科学问题。

(2)由短文可知:“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描述的是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的变量必须是可检验的。” 分析“两个同学走在沙滩上,一个同学的脚印深,另一个同学的脚印浅”这一现象,脚印的深浅属于因变量,不同的同学体重不同,人的体重属于自变量,所以根据科学问题的三种表述,可以提出的问题是:“人的体重影响脚印的深浅吗?”或者“如果改变人的体重,脚印会怎样变化?”或者“脚印的深浅与人的体重有关吗?

答案 (1)B C D  (2)脚印的深浅与人的体重有关吗?(或:人的体重对脚印的深浅有影响吗?或:如果改变人的体重,脚印会怎样变化?)

点拨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探究式学习也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这些问题是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的,与物理有关的,并且能用书面或口头进行表述。

粮草库--过关必备

1.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要素。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一次科学探究活动中,可能涉及以上所列的所有要素,也可能只涉及其中的部分要素。

2.在设计实验方案时,不仅要遵循正确的实验原理,还要应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如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等效替代法,等等;实验时所选实验材料尽可能多样化,并且要进行多次实验,这样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得出的数据才能避免偶然性,得出的结论才具有普遍性。

练兵场――过关必练

1、小明把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某位置时,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恰好与蜡烛A所成的像完全重合。仅根据这步实验,小明就提出:“若将蜡烛A移到其他位置,玻璃板所成的像始终是与物等大的”。他这一提法属于(  )

A.猜想                     B.评估

C.设计实验                 D.实验结论

2、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理想模型法”等。下面是初中物理中的几个研究实例:①研究电流时,把电流比作水流;②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③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④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让物体的质量保持不变。其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③和④

3、下列科学方法中,错误的是(  )

A.找出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运用了类比法

B.根据增大压强的方法想到减小压强的方法,运用了逆向思考法

C.两个5Ω的电阻串联,与一个10Ω的电阻效果相同,运用了等效法

D.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在斜面小车实验基础上,通过理想化推理得到结论,运用了科学推理

4、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多次实验。

       ①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进行多次测量

       ②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实验

       ③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多次调节滑动变阻器进行实验

       ④在“测量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中,多次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出多组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

上述实验中属于寻找普遍规律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乒乓球的直径加大后,国际乒联又改变了制作乒乓球的材料,目的是提高乒乓球比赛的观赏性。小柯认为乒乓球材料的改变,是为了减弱乒乓球的弹性。他用材料不同、其他条件相同的乒乓球设计了以下验证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 (  )

A.用不同的力将乒乓球掷向地面,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B.把乒乓球沿不同方向抛向地面,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C.把乒乓球从不同高度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D.把乒乓球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

预告

浪漫的暑假,疯狂的物理

“浪漫物理小屋”暑期公益直播计划

初中物理
公益课直播计划

初中

内容简介

主讲教师

直播时间

就这样爱上物理

初中物理入门讲座

北京闫芳

7.24晚8.00

打造聪明的大脑

物理学习方法

北京闫芳

7.27晚8.00

科学魔术

好玩的科学实验

北京田成良

8.5晚8.00

看见你的声音

走进声的世界

河北张虎岗

8.7晚8.00

探究照亮未来

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

北京唐铭徽

8.10晚8.00

运动的世界

认识运动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河北张虎岗

8.12晚8.00

疯狂物理

一个优秀的师生团队分享别样的物理学习方法

重庆李杨

8.20晚8.00

高中物理
公益课直播计划

高中

内容简介

主讲教师

直播时间

无缝衔接,走向巅峰

初高中物理的衔接

北京闫芳

7.25

晚8:00

永恒的时空

时间和空间的概念,状态与过程

北京闫芳

7.26

晚8:00

思想实验的神力

高中物理所涉及的几个伟大思想实验,穿越历史,品味经典

北京梁云

7.30

晚8:00

物含臻美总堪寻

物理中的诗意与哲思

山东马璐

7.31

晚8:00

实验告诉我的真相

实验探究

北京孙恒芳

8.6

晚8:00

光的波粒谜团

沿着历史的足迹,梳理光的本性的世纪之争

北京潘北诚

8.8

晚8:00

轰开微观世界大门

原子物理简介

北京郭金权

      8.17

     晚8.00

如果遇到老师有事临时调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