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选择希望-一个高中生眼中的《流浪地球》

 堪寻 2021-02-18

文/王墨涵 北京市第二十二中高一学生

地球——人类生存的地方。人们在地球上过着想要的生活,但从未想过有一天地球也会变得狼狈不堪。因为地表的酷寒,人们被迫生活在距离地表五公里下的地下城。人类和地球融合成一体,流浪在这浩瀚的宇宙中。由于惧怕太阳氦闪爆发引起的灾难,人类决定组成联合政府,并给地球装上发动机,通过动力将地球推出太阳系,在宇宙中流浪,找寻新的星系作为人类的家园。这个流浪计划的实施时间长达2500年。

从刘启四岁时,他的父亲刘培强就离开他,展开了长达17年的太空工作。刘培强曾经告诉过刘启“爸爸就是天上的一颗星星,只要你一抬头就能看见”“等到你看到木星的那天,爸爸就回来了”。而偏偏是在刘培强离开岗位的前一天,由于受到木星的引力,地球几尽毁灭,本来是团聚的一天,可硬生生将两个17年未见的父子,永远定格在最遥远的距离。刘启看似对父亲充满着愤恨,但心底却对父亲充满爱和敬佩。他也不愧是刘培强的儿子,将地球从即将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在中国CN171-11号救援队让韩朵朵呼叫救援时,韩朵朵用一段话,让所有正在撤退的救援队,调转车头,协助救援队展开救援工作。她说,在这一刻,我选择希望,希望是这个时代比钻石还珍贵的东西。如果连最后一种方案都不敢尝试,那希望的存在又有何意义?

在我们遇到困难时,更多的选择是退缩和放弃,很少有人觉得希望才是支撑你做成一件事的动力。哪怕只有百分之零点几的希望能让地球死而复生,我们也不会放弃。  

影片中出现了世界很多不同国家的救援队,虽然语言不同,肤色不同,但他们都在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让更多的人活下来,让地球继续支撑下去。不管影片中的航天员,还是空间站的moss,还是联合政府都是在履行他们的职责——延续人类的文明。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上的人类,如沧海之一粟,小之又小,但当他们凝聚在一起时,将会爆发巨大的能量。正如当地球上所有的行星发动机凝聚在一个发射点,爆发出蓝色的喷灯并点燃空间站,使喷灯达到木星,用冲击波将地球弹回一样。

并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完成后,就能彻底改变地球的现状,地球依然会流浪,《流浪地球计划》还会持续一百代人。海明威说过“世界很美好,值得我们去奋斗”,流浪地球让我再次相信这句话。原来,概率约等于零的事件也会发生。

更多流浪地球等你来约

 一个辣妈眼中的《流浪地球》

三种情感:一个初中生眼中的《流浪地球》

六个视角看《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感动我的那些台词

  如果《流浪地球》走进中考物理,会是什么样子?(答案在最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