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讯城主:关于在家做自媒体赚钱(共10943字)

 资讯城主十一 2021-02-18

  

今天在知乎上,一兄弟问我这样一个问题,想在家做自媒体,不怕辛苦,如何才能多挣钱?

刚看到这个问题时,我特别希望他能和我通一次电话,或是微信交流,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事情,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决的,我想帮他理清思路,但却又不知道他的认知到底到哪一步了,我只能在此写一篇长文,做一点分析,写一点看法。

2021年已经是人人皆自媒体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的生活,拓展自己的事业圈。其门槛是所有创业项目中最低的,零成本,时间自由,无售后服务,只要会写点文章或做点视频,都能轻松上路。

只是这条路真的有那么简单吗?

网络上有条数据是这样的,70%左右的自媒体人月收入不足5000元,超过80%的自媒体人月收入不足万元,自媒体人的日均工作超过了8小时,85%以上的自媒体人生存不超过两年。

数据这么现实,可为啥每年都有N多人加入自媒体这个行业呢?

答案很简单,就是因为有人从中获取到了不菲的收入,随便在网上搜索:自媒体+某个关键词,都会跳出N个文章标题,比如:

做某某自媒体的第一个月,1000万阅读,收入3W+
操作某某自媒体平台2小时,轻轻松松日收入300+
一年从负债XX万,到存款XX万,只因做对这件事
做某某视频剪辑,一个月赚了9765元
零基础小白学配音,教你轻松月入过万
我是如何把一个公众号运营到可以养活自己?
......

你若问我:自媒体到底能不能赚到这么多钱?

我会回答:能!

你若问我:我能不能通过自媒体赚到钱?

我会回答:不好说!

从概率角度来说,现在普通人去做自媒体很难赚到钱,为什么这么说呢?

80年代初,有人下海去创业,做个体户,摆个地摊都能发财,80%的人都成为了那时的万元户,但现在我们做个体小买卖,80%的人每天都要为各种租金、贷款、损耗犯愁。

90年代初,在我国绝迹了30多年的股票重登上海滩,那时的上海人闭着眼买股票都能挣钱,利润都在四五十倍以上,但现在我们去炒股,哪个还敢随便买进,随便卖出?

90年代末,在海南和北海做房地产的人,凭关系圈一块地,房子还没有造好,先做出模型往售楼处一摆就开始卖了,其利润在两百倍以上,但现在我们去炒房,利润能翻一倍就算不错了。

新世纪初期,国内企业响应国家号召,发展信息技术,当时做IT的个个都被捧成金娃娃,马化腾就是当时的一员,但现在我们再看做IT的90后、00后,都是深夜不睡觉的打工人,编程、维护、编程、维护、编程、维护......

新世纪初期,还有一个行业就是直销行业,卖保险的,卖保健品的人,轻轻松松通过一场会议营销,收入百万千万,与之匹配风靡全国的还有成功学,陈安之,徐鹤宁,大家都知道。但现在我们去做保险,卖保健品,还那么简单吗?腿跑折了,喉咙说哑了,都很难成交一个人。面对成功学,我们这一代人更是深恶痛绝。

8年前,微信诞生,各类微商群雄逐鹿,用最简单的赚钱模式,创造出了最伟大的奇迹,直接干掉了90%的实体同行。卖产品,卖代理,这是多么简单的赚钱模式,赚到钱的竟然都是一些失业宝妈,都是一些没有啥文化的人,但现在做微商的很多人都是高学历,并且还挺富有,但他们却很难一年赚到百万千万,甚至养活自己都是问题。

6年前,自媒体的确造就了一批月入十万百万的大佬,但已经是过去式了,现在想要真正赚到钱,还得凭真本事。

这里我必须要澄清一个规律:一个行业的兴起,随之而来的就是该行业的培训。(你在网络上看到的所有有关赚钱的信息,99.99999%的作者都是从事培训,其目的是给你带来财富,还是想割你,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卖客源,掌握一手流量。

卖产品,掌握一手渠道。

卖服务,掌握一手技术。


一、关于自媒体的盈利模式

1.平台激励活动

  • 今日头条:青云计划(300-5000元/篇)、千人万元计划(每月保底收入1万)

  • 搜狐号:麦芒计划(200元/篇)

  • 百家号:百+计划(最高2万/人)、保底收益(自荐分红100元)、百万年薪(专业权威的评审团筛选)、金芒计划(投入3亿资金)

  • 大鱼号:大鱼计划(最高2万)

  • 企鹅号:伯乐计划

  • 一点资讯:点金计划

每个平台初期都有鼓励创作的活动,起初在新平台上发布爆款原创文章都有奖励,1-20块/篇,现在除了进入排行榜赚奖励金,单靠原创获得收入,几毛几分。

2.广告费

收取广告费有两种方式,一平台自带的广告点击,二自己选择的广告推广。

所谓平台自带的广告,就是平台在你的文章内容中间或底部插入商家广告,用户点击的访问数来计算你的广告费用,一般1万阅读量会有30~50元收入。

所谓自己选择的广告,就是你可以在自己的文章内容中插入自己的电商平台链接或其他商家的广告链接,可以按点击收费,也可以按成交金额获得相应佣金。

如果你的账号,粉丝足够多,足够活跃,也可以直接宣传别人的软文广告,几百上千不等。

3.销售产品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需求。

粉丝越多,需求越多,只要你敢卖,就有人敢买!

纵观现在的百万自媒体大佬都在对接各种商家,网红直播带货,软文推广产品。

4.咨询服务

咨询服务,非专业人士做不起来。

第一,你要在某个领域有长时间的接触和沉淀。

第二,自己有过一些成功的案例,同行也认可。

当别人找你咨询该领域的相关问题时,完全可以收费。

收费多少?

你的价值值100元,那就收费100元,你的价值值1000元,那就收费1000元。

5.项目培训

自媒体做得好,一般都会有学习者,比如用户粉丝或者企业需要一些内训,效果一般是要好于社会上的那些讲师,价格也不便宜,一次5000到几万,一个月能有几次,收入也不错。

起初可以先锻炼写的能力,再慢慢直播讲课,抖音、视频号、喜马拉雅都可以作为语音视频媒介。

每天分享一点,每天积累一点。只要是千里马,不要怕这个社会没有伯乐。

6.付费社群

当粉丝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可以建一个收费的粉丝圈子,可以讲课,也可以讨论。比如,罗辑思维就是做付费社群,两万会员一共收了960万会费。

7.出书

有些写作能力比较强的,也可以自己出版书籍,但这要求写作能力比较高。目前也有用低成本的电子书模式,可以在各个平台上销售纸质书籍或电子书籍售卖。

8.包养

当你的自媒体形成一定品牌价值之后,会被一些大的机构注资或收购,比如PaPi酱以变声形式发布的原创视频内容在网络上获得一定的关注,之后又是被导演拉去拍电影,又是参加各类综艺,最后成为百度APP首席内容官。

9.卖号

现在也有将一些自媒体大号转卖的,有人用一个20万关注用户的微信公众号换了一辆价值四十万元的越野车不在少数。即使是小号也能卖到几百几千,一般在1500左右,适合工作室批量操作。


二、关于自媒体的平台选择

1.头条号(人气最热)

  • 据说头条号有 4 亿的用户群体,每日有 4000 万的活跃用户,属于元老级的自媒体平台。

  • 文章的内容必须专注于一个点,即定位清晰,针对性的去写。

  • 相比其他平台,单价不太高,原创号也就20-30元左右。

2.百度百家(单价最高)

  • 优点是容易被百度SEO推荐首页,原创单价在30-40元之间。

  • 缺陷是门槛高,过新手期需要最少一周,开原创困难,一般用其他自媒体原创号辅助,相对比较容易过,个人觉得百家号绝非小白可以运营的平台。

3.一点资讯(门槛较低)

  • 偏感情方面的文章有比较不错的浏览量。

  • 单价不高,但适合做MCN机构号,很多工作室都会批量做一点号,开通一点号MCN单号最少能达到2万月收入。

4.趣头条(单价一般)

  • 适合零基础新手去操作的一个自媒体平台,趣头条自媒体平台单价虽不是太高,但没任何新手期,3级号每天都可以提现收益,单价最少也有5元。

5.搜狐号(收益较难)

  • 申请容易通过,发布的文章几乎秒通过。

  • 流量杠杠滴,一篇好点的文章,上千的流量。

  • 搜狐号开通收益比较难,按正常发文章一天5篇,要三个月左右。

  • 文章容易被百度收录。

6.企鹅号(规则宽松)

  • 企鹅自媒体平台发布的文章将在天天快报、腾讯新闻客户端、微信新闻插件、手机 QQ 新闻插件、 QQ 公众号、手机腾讯网、QQ 浏览器等平台渠道进行一键分发,实现优质内容的更多、更准确曝光。

  • 门槛低,流量高,比较容易过新手期。

  • 单价在5-50之间,具体单价以账号等级为主。

7.网易号(单价低)

  • 网易自媒体开发平台申请简单,展示的载体就是网易新闻 App。

  • 流量一般,单价低得可怜,1万阅读量也才1-2元的单价,因此很少有人去做这个平台。

8.凤凰号(规则严格)

  • 凤凰自媒体平台审核很严格,原则要求博客和专栏的内容,必须原创。

9.大鱼号(奖金最多)

  • 大鱼号就是UC浏览器下的一个自媒体平台,启动自媒体广告计划这块比上面的平台都要晚,单价还可以,可做短视频,常规视频,图文等作品。

  • 如果你死磕这一个平台,拿大鱼奖金的机会是很大的,而且这个奖金也丰厚。

10.微信公众号

  • 目前微信公众号平台放松了过原创的规则。

  • 适合打造个人品牌,专注输出内容,不适合盈利。

  • 但只要内容干货,粉丝支持,可通过赞赏、付费阅读,也可以获得高收益。

11.短视频

  • 一二线城市玩抖音,三四线城市玩快手。


三、关于自媒体的内容创作

很多人不知道应该写哪些东西,也不知道什么东西是敏感的,是不能写的。

对于普通人,两个领域不能写,一政治,二财经。这两个领域必须有社会认可的资质才能写,除此之外的领域都可以写。

靠自媒体获得收入,肯定是以追求爆文为目标。

一洗文,二原创。

说的委婉一点叫洗文,说的直接一点就是复制。别人在其他平台怎么写的,我们就怎么复制。我们要写某一个东西发现有数十篇文章,我们先读完这数十篇文章后,再改编总结出一篇精华文章。

关于原创,就是自己老老实实,把所看所感所悟的东西写出来。有没有人看,就看每个人的功夫了。

从长远来看,原创肯定是正道。只是当我们没有那么多原创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洗文,改编文章。

如何才能获得更多的阅读量?我总结9个关键点:

  1. 一招鲜吃遍天,只做标题党。

  2.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3. 付诸情感,或俏皮,或诙谐,或流氓。

  4. 适当炒作,付费或免费。

  5. KOL推荐,付费或免费。

  6. 评论交互,付费或免费。

  7. 粉丝基数决定最终阅读量。

  8. 酒香也怕巷子深,渠道矩阵推广。

  9. 发送时间因目标读者而异。


四、关于自媒体的粉丝运营

  • 不求粉丝对我忠诚,只求我对粉丝忠诚。

忠诚=持续输出+坚守初衷+注入感情≠朝三暮四的营销

  • 社群是粉丝最好的归属。

①落实你的社群价值观

一个好的社群一定有大家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有共同的价值观才能保持长期的连接运营,比如罗胖的“U盘式生存”,资讯城的“大道融合,解放思想”。

如何才能把大家认同的价值观落地呢?

(1)关于社群名称

社群名称是所有品牌的第一标签,第一印象。

  1. 起名称的三种方法

1>从现成的核心源头延伸出来,特点是和核心源头息息相关。

比如,从灵魂人物延伸:罗胖的罗友会、资讯城主的资讯城......

比如,从核心产品延伸:小米的米粉群、魅族的魅友家......

2>从目标用户入手,想吸引什么样的客户群体,就垂直地起和这个群体相关的名字。

比如行为:资讯城的江湖分享会......

比如爱好:资讯城的锻炼身体社......

比如内容:资讯城的干货军火库......

比如理念:资讯城的人脉对接云......

3>以上两种方法结合。

比如吴晓波书友会、资讯城推手联盟......

  B. 起名称的两个注意点

1>容易记住和传播,让目标客户群快速找到你。

2>除非特殊原因,否则一定忌用生疏、冷僻词汇。

(2)关于社群口号

社群口号是内容浓缩的精华,从产品、企业、品牌......都是重中之重。

1>功能型口号:阐述自己的各种特点,用最具体直白的信息让所有人第一眼看到就知道你是干嘛的,比如百度的“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2>利益型口号:阐述该功能或者特点能够带给你的直接利益,能够为你完成某目标做出的贡献,比如资讯城人脉云的“结交各行业落地推手,共享高质量人脉资源”。

3>三观型口号:阐述追求该利益背后的态度、情怀、情感,该利益升华后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比如资讯城推手联盟的“大道融合,解放思想”。

注意点:品牌形成初期,社群口号主要焦点放在功能和利益上,减少粉丝的认知阻碍,迅速占领市场,一旦成熟起来成为大众熟知的品牌后,再说价值观。

以资讯城社群为例:

资讯城初期口号:分享干货,分享项目,分享社群

资讯城中期口号:让学习变得更简单,让时间变得更价值

资讯城后期口号:大道融合,解放思想

(3)关于社群仪式感

和社群相关的微信、微博、聊天群、自媒体,是不是都需要头像、背景图?

做线下活动,是不是要布置会场?

合影拍照需不需要手持标志性的牌子?

......

不论是线上传播,还是线下活动,仪式感是我们对一个新社群最直接的感受,而其核心标志,就是一Logo。

目前的Logo有两大类,一文字Logo,二核心人物或卡通形象。

会设计的自己设计,不会设计直接淘宝上订制。

(4)关于增强粘性

第一,形式

用某一种你所擅长的形式,和群成员持续输出、交流、互动,来不断强化共同的价值观。

  • 内容输出:比如罗胖的脱口秀视频,十一先生的公众号、朋友圈......

  • 互动形式:比如群讨论、群分享、答疑、内部群福利......

  • 课程产品:比如十一先生的纸质书《资讯城软营销》《资讯城主进阶手册》......

  • 线下活动:比如吴晓波读书会......

第二,节奏

以固定的方式做类似的事情可以有节奏地连接,形成固定的使用习惯,让大家对下次活动产生预期,进而逐步提高参与度。

比如:罗胖的每日60秒语音、十一先生的每日朋友圈感悟......

(5)关于过滤粉丝

社群的三观必须鲜明,因为社群如果要提高凝聚力,就不能什么人都引入,新人要引入具备共同的三观。

比如,罗胖曾经公开批判过中医,这造成一些认可中医的人的不满。在罗胖看来,这些所谓的粉丝与自己三观并不趋同,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认同者,未来很难在这些人身上赚到钱,所以直接过滤掉,让他们取消关注更好。

我在公众号上也怼一些人,拉黑别人,别人也拉黑我,也是为了过滤和我三观不趋同的人。过滤粉丝这个策略,与其一开始随便引入,后期过滤,不如一开始就设置好进入门槛,让进来的人都是自己人更好。

②形成你的社群规则

关于社群有两种形成方式,一种是金字塔形结构,一个人高高在上做精神领袖,然后下面的成员做他小群的分群主。

另一种是环形结构,有多个人是这个群里面的灵魂人物,并且大家的专业不一样,每个人都有别人可能用得着的东西。

有实力的人才愿意一起玩圈子,没有能量对等或者能量互补,很难实现社群的高效连接。

要运营好一个社群一定要制定一个符合自身定位的运营规则,规则模式可以先从一个社群做起,验证模式的可行性,最后进行大规模复制。

(1)引入规则

1>邀请制

小圈子式的引入一般选用邀请制,但也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比如粉丝群,必须是自己的粉丝才能被邀请。

比如资讯城情报局,必须手里有活儿,才华就是门槛。

2>任务制

这种方式加入社群虽不用付费,但是得有一定的付出,一般是完成某一种任务后,才可加入。

比如,转发到朋友圈并截图发给某某

比如,集齐多少个赞

比如,填写报名表、个人资料等

流程看起来比较繁琐,千万别扯什么用户思维,这都是故意繁琐的,连这点耐心都经受不了考验,群成员的质量能有多高??

更高级的是定位性质的任务,比如资讯城推手联盟为了选拔一些社群师,我会以结果定性,比如脉神已经成交了2000多个人,我就会让他管理人脉云社群,他的收入和知名度就会一下子起来。门槛高,筛选严,才能修炼成一个合格的社群师。

3>付费制

人和人的距离就隔了一件内衣,能够脱衣相见的基本都是真爱,真朋友,真认可,这是社群会员筛选最简单的方式。

最常见的模式是付费买产品,比如人脉云里的会员,只要是付费购买了《一万个项目手册》电子书,都能入群获得资源交流。

一个人为了进群花一点点钱是好事情还是坏事情?当然是好事情,花了钱才会珍惜,群员才更愿意服从群主的管理。

比如李笑来的成长群,每个人进群的时候,都需要花一笔钱,而且收费是浮动的,群在100人以内收费1000,200人以内收费3000,300人以内收费5000,400人以内收费7000......现在收费28000了,而且还有其他门槛。这个社群诠释了什么叫“收费高,质量也高”,原因也很好理解,能为成长付费而且还是不菲的费用的人,一定是质量极高的人。

(2)入群规则

入群后的一系列规则规范,为入群仪式感做好基础。

1>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群?——群的系列化命名和视觉统一

无论是QQ群、微信群或是论坛社区,想要在交流平台上让群成员井然有序,基本资料的设置和视觉化统一都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以微信群为例,群名称、群管理、群公告、群员昵称的统一,在进群之前就要给人一种规范的感觉。

群成员昵称命名方法:身份+序号+称呼

2>进群之后该做什么?——用好群公告,告知入群须知

要让每一位入群的小伙伴明白这个社群是做什么的,要反复提醒让其深深刻在脑子里。

一般群公告的设置角度可以明确三个行为:

  • 鼓励的行为:发表原创分享、入群的自我介绍、成长感悟等

  • 不提倡的行为:询问小白性问题、发鸡汤链接等

  • 禁止的行为:发广告、拉投票、言语不净、无休止争论等

3>进群之后如何破冰?——自我介绍、爆照、红包

昵称规范、群规明确之后,下来就该破冰相互认识了。

入群自我介绍是最简单的破冰方法,让群里的各位兄弟姐妹最快熟络起来。

一般来说,社交比较少或者偏内向的人不太会自我介绍,会显得比较局促,还有的人不知从何说起,或者抓不到重点。这个时候,可以提供一个信息要点的模板,让他们在其基础上进行发挥。

称呼:
年收入:
所在城市:
我的经历:
正在做什么:
有哪些可以对接的资源:
希望能和大家在某某交流分享,共同进步

第二种方法就是自我爆照了,这种方法适合与生活内容关联密切的社群。

第三种方法是发红包,对于红包发多少,千万不要发三块五块的红包,既然是自己认可的,并付费入群的,一定要体现付费会员的价值,小鸟建议100元10个包,老鸟建议200元10~20个包,对于老老鸟,建议每说一句话就发一个100元红包,连续发5个,群里的人就能一秒钟记住你,并且会关注你。说再多好听的话,都没有发红包来的实际。

不过,当社群规模达到一定规模时,就要改变策略了,一个群500人,每个人每天都破个冰,刷屏量也吓死人,所以可以制定奖励规则,给优秀的嘉宾,或活跃的优秀的小伙伴自我分享路演的机会。

(3)交流规则

群是一个松散的组织,不存在什么利益基础,无法制度化。

如果是在线学习群,哪怕规模再小,也得有规矩,否则老师无法进行在线授课。如果是微信群,产品设计逻辑本来就是随时间沉没的,定规矩并不一定有必要,但你如果准备长期维护某个微信群,要扩大规模、持续运营,那么制定一些群规是必须要的。

1>如何设置交流规则?

群交流规则一般是与自身社群定位严格挂钩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小范围测试后,将出现的最常见的问题罗列出来,然后一一对应起来设置群规。

比如资讯城推手联盟的交流规范如下:

  • 入群,先修改群昵称,一次发言不得少于十个字。

  • 避谈政治话题,杜绝色情内容,远离违法言行,严惩人身攻击,抵制传销集资,拒绝商业广告,不提倡鸡汤文,克制拉票行为。

  • 日常交流过程中,有问题先百度搜一下是最好的方法。如果无法解决,和大家一起探讨,不要认为群成员帮你解决问题是理所当然的义务。

  • 要学会聆听,在其他成员没有表述完观点之前,请不要插话刷屏,或是故意打断其他成员的发言。

  • 可以质疑别人的观点,但最好拿出你的理由。

2>如何引导成员阅读规则?

不要以为交流规则设置好就高枕无忧了,规模比较大的社群最大的问题就是很多人根本不细看群规,尤其是有人加入进去了才发现自己不认同这个规矩,导致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必须结合自己社群的特点,用恰当的方式进行引导。

比如可以写一篇入群软文,在软文中插入群规和【入群暗号】,当付费成员看完获得了入群暗号,再入群就不会轻易出现不遵守规定的情况,如果他不喜欢这样的群规,他也可以选择不加入该群。当然,即便如此,也有很多人还是直接去找入群暗号,至于群规介绍,他们干脆就直接略过去了。

(4)分享规则

1>领袖主导分享

很多社群,大家加入就是冲着运营者的威望来的,其他的人hold不住。

这种机制,对于灵魂人物要求很高,需要其有极高的威望,还有源源不断的分享主题和空余时间。

2>嘉宾空降分享

请社群外的大咖或专家,每次分享人不确定。

这种机制,要么你有足够的人脉关系请来各路嘉宾捧场,要么你的社群有足够的能量吸引嘉宾来分享。

3>轮换上台分享

如果社群成员本身质量很高,内部的分享量足够,这是最佳的状态。

比如资讯城江湖会社群,规定所有入这个社群的人,有一个权利且有一个义务,这个权利和义务是一样的。你交钱进这个群,你必须得承诺未来一年之内,你要在这个群里面做一次在线的分享。

4>经验总结分享

这种比较适合企业内部社群。

比如资讯城推手联盟社群,规定每一个推手把自己一天的所得所悟,一个字一个字地敲打出来,而不是去转一大堆无谓的链接。自己用心写,别人才会愿意去看。一方面,白天的时间努力推广,晚上总结一下,每天有成长有收获。另一方面,今天如果你没有推广成交,就没有原创分享,起到了督促的作用。

③吸收你的第一批种子用户

从0到1的难度远远大于从1到N,因为在前期得到种子用户的质量以及从中获得的价值,是整个社群运营的关键。

种子用户的寻找和维护应该和社群规则的制定同时进行,从种子用户那里得到的经验和教训作为社群规则制定的参考数据,非常重要。

1>真爱吸引

没有人气的社群是没人愿意加入的。

最开始的方式只能是邀请自己的朋友,朋友的朋友,先进来,帮忙撑一撑场面,有了基础的量,再慢慢通过活动、分享等形式吸引更多的人加入。

比如,在最初做小米手机系统时,雷军下达了一个指标:不花钱将MIUI做到100万用户。于是MIUI负责人黎万强满网泡手机论坛,找资深用户,几个人注册了上百个账户,天天在手机论坛灌水发广告,精心挑选了100位超级用户参与MIUI的反馈。

真爱们难免在一些角度上不够客观,所以,一些有想法,能提供意见甚至有一点刺头的人,即可以完善社群运营机制的粉丝,也是应该考虑吸收的种子用户。

2>影响力吸引

一般来讲,只要有有相同兴趣爱好,就有社群建立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够有一个带有一定影响力的领袖振臂一呼,那么组建最初的社群班子会容易很多。

可以让自己成为这个意见领袖,也可以花钱请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来撑场子。

意见领袖如何形成的?日日深耕,日日积累,罗胖每天发一条60秒的语音,龚文祥每天写一篇长文博客,十一先生每天解决一个问题......

3>标签筛选

互联网上有大量可以聚集某一特征人群的场景,比如通过线上一场某主题的分享吸引,比如在某一人物微博下热评的粉丝逐个邀约,比如寻找某特定风格网站的用户......找好自己的定位,寻找这些场景,通过互动连接他们,第一批成员聚集起来或许会花一点时间,但基础打好了,后面的流量会源源不断。

比如,建立一个资源对接的社群,引导大家互相认识,交流行业心得,对接甲方乙方,就是通过标签挖掘核心粉丝。

4>线下场景切入

有一个做母婴类专营店的朋友,用了15天时间通过建立社群的方式完成了12万元的销售,他是如何做到的?

因为是做母婴用品的,他自己也没有互联网上的资源,所以就选择从线下场景切入,用场景找到潜在的目标顾客。

需要母婴用品的人在购买之前会去哪儿?妇幼保健院、儿童娱乐场、早教中心......消费者没哟义务寻找你,找到他们才是你的责任。

然后,在这些地点守株待兔让准用户扫码吗?这不科学,但入群就送价值58元的公仔书包呢?

通过这样的方式,他10天就建起来300多人的妈妈群,不但极其精准,而且都在线下见过面,信任连接更强。

在送礼取得的信任基础上,他先进行了试探性销售,价值300元的家庭摄影在群里只需要98元就可以获得,一个月后安排拍照,拍照结束返还98元。这一下就带来了127位社群付费用户,这个98元返还的意义就是试探性销售以降低消费门槛,获得更高的信任,有了信任就有利于提高客单价。要知道,当消费者开始愿意在你这里为一个低价位产品买单时,他就倾向于消费更多的产品。

随后他以六折的尿不湿为流量产品完成到店导流,237人到店,共计产生12万销售额,这家连锁店就这样用O2O模式以社群做导流,在传统零售业不景气的环境下做到了单店增长翻倍的成绩。

④形成社群输出推广矩阵

(1)全员开花,而不是一枝独秀

1>灵魂人物很关键,但绝非全部

当社群的每一个成员在群体内展示自己的智慧、能力时,社群的价值才可以不断增加,全员开花才是社群,如果仅仅一枝独秀,迟早会榨干这个灵魂人物的能量,加速社群的衰亡。

2>要舍得扶持核心小伙伴,构建影响力

很多做社群的人只想打造自己的品牌影响力,舍不得花精力扶持核心小伙伴,其实,单点的影响力,经常不及多点形成矩阵面。

比如资讯城十一先生基于自己的影响力,全力指导和扶持大量核心小伙伴建立个人网络品牌,为他们未来发展奠定更好地基础。

这个能量浪费了吗?不,能量会返回来的。

3>让普通群成员也能输出

除了核心小伙伴,一个社群要进行群体进化,就要让普通群成员也能输出。

所以我鼓励学员在看完《资讯城软营销》《资讯城主进阶手册》后,运用到实战中,每天写一点感悟随笔,做一个有内容的读书笔记,发布到朋友圈、公众号、微博、知乎、抖音、喜马拉雅等平台上。

(2)好的输出要及时给予激励

输出最好有合理的回报,不然热情迟早会衰退。

比如推手联盟里有人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我们鼓励成员之间互相阅读,互相赞赏,社群成员之间的爱就能通过赞赏表达出来,社群的输出也就更加容易坚持。

我一有空,就点开他们的公众号,一个个看一遍,谁写的好,我就马上打赏5元、10元钱,小额红包激励,金额不高,但这是让社群成员感觉到激励、变得更有凝聚力的好方法。

在自媒体这条道上,就是很多人做出了贡献,没有拿到合理的回报,而终止了。

(3)持续稳定的产出打造品牌

系列化输出能够让社群形成品牌效应,吸引更多高质量的同行主动加入进来,让社群的质量更高。

比如,吴晓波书友会,在全国各地线下经常用“吴晓波读书会”的名义举办活动,互相分享活动经验,社群的声势就越来越大。

如果一个社群不有意识地打造一个或几个品牌活动,让别人一看到这个活动就联想到背后的社群组织,这个社群的生命力也会堪忧。

(4)资源整合循环成闭环系统

我在太平洋保险公司打工时,深受pp琪社群运营的体制吸引,研究了一年,终于研究透了。


五、写在最后的话

无后端产品,不做自媒体。

如果想多点收入,不要全职做,最好是有本职工作+自媒体副业。

如果选择创业,最好有三五人团队形式来做,A负责素材,B负责推广,C负责技术,D负责策划,E负责售后。能力强,一人包干。

社群运营是连接自媒体和后端产品的最好工具。

社群运营基本流程:

①从决策者到执行者一起进行头脑风暴,明确社群的目的、价值,构思初步的用户闭环和商业回报策略。

②了解用户,通过对用户的画像评估社群的特征,确定一套标准化、体系化的客户洞察,并通过恰当的方式收罗一定是数量的种子用户。

③试点社群运营,发现问题、痛点、亮点,针对常见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不断完善社会规则。

后面该做什么?

大规模复制+推广+循环=自媒体后端赚钱系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