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蜀之地 | 张宏文:过年的回忆

 香落尘外 2021-02-19
 

【巴蜀之地】

专栏主编:夏祥林  梦梅若兮  杨霞

文:张宏文

版式设计:玉丽

过年的记忆,始终盘旋在脑海,那是挥之不去对父母的怀念……

记得那是1978年,我从部队退伍到成钢厂当工人已经两年了。一直在小轧分厂开行车,高空高温作业,每天耀武扬威地在厂房上空来回自由地翱翔,下面的工人投来的是非常羡慕的眼光,其实他们不知道,在高温车间上空,那时候没有空调,可是个“冬凉夏暖”的活路,还责任重大,车间设备和人员的安全都掌握在你的手中。

马上要过年了,为了给父母一个惊喜,我想方设法攒了几张酒票(那时候各种物资凭票供应),抽空到老区政府对面“满园春”饭店二楼上,那家国营商店(青白江最好),狠了下心,把早就看中的“剑南春”酒买了一瓶,(价格也不是很昂贵每瓶3.5元,当时茅台酒才8元)成钢厂工资还算可以(二级工38元/月)。

计算着大年三十那天,我夜班(0点至8点)下来,正好回家过年。我就和师兄商量上前4个小时(平常都是两小时换班),然后我就可以早点回老家过年。师兄说:“要得,我离家近,你上完班早点走吧!”凌晨4点,师兄准时来换班了。我从自行车上下来,赶快去加热炉澡堂(生产随时都有热水)洗了个澡,然后背上桶包(內装那瓶酒和两斤猪肉,攒了号票买的)高兴地出发了。我骑着永久加重自行车(托关系买的),顶着星光从工厂出发。老家离成钢厂有百十里路,骑自行车需要4个小时,那时都是黄土碎石公路,没有路灯。我摸黑骑车向着金堂方向走,由于上夜班下来非常疲倦,一路上坡下坎"叮叮当当⋯⋯"地颠簸,才到东关山时“瞌睡”就来了,于是倒在路边就想睡了,睡前怕自行车被人偷走,就把自行车锁好拴在腰间。因为心里有事,只睡了一会儿就醒了,扒开衣袖看表(退伍费120元买的春蕾表),已快6点了,自行车上满是露水,赶快爬起来继续赶路。天渐渐亮起来,东方已经露出了鱼肚白,沱江白晃晃如飘带,在雾岚中闪烁,我仿佛已经听到它“哗哗……”的浪涛声了,是故乡在召唤我了,我在心里说。

大年三十路上的车少人少,10点不到就到家了。父母看到远方工作的儿子回来了,自然高兴,老妈心痛地说:“儿子,看你一大清早都跑了百多里路了,快喝碗热汤,中午好团年。”老妈舀了一大碗腊肉萝卜汤来,哇,真香!然后母亲就去忙中午团年的事了。每年过年,父亲都要用“四水扒锅”煮腊肉,把平时小一半的锅换下来,再把大铁锅安在灶上,加满水大火烧起来,然后把洗净的腊肉、鸡、鸭、兔等腊味放进锅里,咕嘟咕嘟地煮。当腊肉快煮熟时,满屋子腊肉的香味四处漫溢,父亲就把一大筐的红白萝卜慢慢放进锅里,慢火继续熬煮,腊肉盐重,满锅腊油慢慢浸进萝卜,那个香啊,直让人流口水!这时,父亲就把腊肉等捞出来凉起,锅里的腊肉萝卜汤,父亲都亲手用瓦缸装上,以后毎顿都热腾腾装一大盆慢慢品尝,这美味的腊肉萝卜汤,他要一直吃到元宵佳节,记忆中这是父亲的最爱。

听街坊邻居说:客家人腊月二十三就开始过年了。我们当地流传:“客家人,见识多,二十三四把年过!”我们家历来抵拢腊月三十才过年,还必须中午(后来儿女在外工作,有时赶不上,为将就时间,老习惯就慢慢改变了),家里姊妹七个,大姐成家了,有两个儿子,全家十几口人聚一起,团年时一桌子坐不下,堂屋里就分成两桌。然后关上大门,在门外点燃一挂鞭炮,外人都晓得这家开始团年了。(习俗是免得外人打搅。团年时也有人不懂规矩来敲门,那就一定要来人吃一筷子菜。)这时我拿出“剑南春”酒来,没有外包装,就是一个玻璃瓶子装酒,贴有“剑南春”标签,当打开瓶盖时,那股醉人的酒香一下子散发出来,哇哇!全家惊呼:“啥子酒,这么香?”哥哥曾经在白酒厂烤过酒,很内行,哥哥说:“兄弟,这是好酒,我来斟酒。”于是,哥哥首先给父母斟满酒杯,然后依次给姐夫姐姐、兄弟姊妹斟满,然后举杯说道:“父母在上,全家欢聚团年,我借兄弟美酒,祝父母身体健康、兄弟姊妹百事顺心。”然后全家一饮而尽(家中准备的是供应的糖泡子酒)。那满屋子美酒飘香,可以说自此以后,我记忆中再没有比“剑南春”酒更香的了。父亲举杯说:“托祖宗的福,今天又过年了,大家动筷子吧!”桌上大盘小碗,重重叠叠,一年的省吃俭用,父母都是为了今天全家团年。桌上的腊肉、香肠、猪心、猪舌、鸡、鸭、鱼……大家努力地享用,父母看着儿女团聚,也一脸的欣慰,慢慢品酒吃菜。哥哥看差不多了,就进厨房炒热菜;蒜苔炒肉、木耳肉片、芹菜肉丝等等很快上桌,一大盘凉拌鸡肉粉条,是我们年轻人的最爱。老父亲吃团年饭是不准多说话的,大家闷头大吃,不时举杯,酒过三巡,一家人酒足饭饱,团年就结束了。

饭后,按规矩儿孙们应该给爷爷奶奶拜年了,父母坐在两把大竹椅上,高兴地把早就准备好的红包,按礼节一一给拜年的儿孙们发压岁钱。虽然每年父母发的压岁钱不多(儿孙们依然高兴),或两角,或三角五角,或一元两元不等,但我最多的一次拜年,曾得到过父亲发给的“两元”大票。

年轻时过年的记忆过去几十年了,父母早已不在,我还是会不时深深地回忆起“剑南春”的美味酒香来,小时候团年那些美好的印象恍惚就在昨天。

今天,我们祖国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后,国家富强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更丰富了,桌上有吃不完的山珍海味,我们自己主持着过年的礼节,在团年的时候把电热空调开启,在暖融融的环境下,茶几上摆上几味可口的菜肴,美酒慢品,香茶慢饮,细细欣赏观看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然后听着高楼窗外烟花爆竹“噼噼啪啪……”地炸响,迎接新年……

心底,仿佛依然有剑南春的香味在飘忽、回旋……

                                                   2021.1.1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