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最早接受的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和奠基。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因其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对孩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有优越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也将成为家长老师共同面临的重任。 假期里,家长与孩子共同度过的时间更多,容易集中发现孩子出现的暴躁、懒散、沉迷电子产品、人际关系敏感等问题,随着假期即将结束,一些孩子还会表现出焦虑。如果父母认为这是孩子一时闹情绪,不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可能会埋下心理问题的隐患。 在重智力轻心理的家庭教育观念中,心理健康往往被置于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中,从而造成个别孩子心理素质出现严重的偏差。现在不少家长已经开始注意到学生的心理健康,但还有一些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心理健康不仅可以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而且还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 对于学生来说,假期是调整身心状态的重要时期,对于家长来说,如何帮助孩子利用寒假,将自己的身心状态调整到最佳,也是一门重要的功课。 一起来学习这份攻略吧! 调整身心状态, 赋予孩子向前奔跑的能力 向孩子传递成长性的信息,让他们理解到: (1)努力、勤奋是有价值的,这些甚至比天赋更重要; (2)品格优势以及能力都是可以通过不断运用和练习来提升的; (3)遇到困难并不意味着灾难降临,他们是可以想办法克服困难,并且从中学到经验和教训的。 慎用标签,避免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可改变 (1)评价一个孩子不应完全以成绩的好坏定论 家长应该充分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避免在身体、情感或性情上打骂、压服孩子,更多的时候是应给予孩子心理上的安抚,使孩子在情感交流过程中及时得到明智的指点和引导,达到解除困惑、消除烦恼、健康成长的目的。 (2)在孩子做错事时,我们可以进行批评,但需要注意,只批评行为,不批评人格 01首先,认可并赞美对方令人满意的地方:“玩游戏是你的兴趣爱好,我看到你在课余有自己的爱好,而且你玩得不错,我觉得你很棒。” 02其次,提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批评:“但是,如果因为玩游戏影响你的学习和休息,这是不对的。” 03最后,给予积极的鼓励,以“希望和信任”为结束语:“我相信你是一个有能力平衡游戏和学习的孩子,我想你之后一定可以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调整评判标准,营造充分信任的氛围 如果父母的身上充满了负能量,孩子的情绪也会低落,长此以往,孩子的内心会缺乏安全感,情绪会低落,很容易让孩子将自己封闭起来。所以,父母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注意自己的言辞,不对孩子大声地叫嚷,不在孩子面前发表一些激烈的言辞,营造充分信任的氛围,引导孩子坚持把事情做好。 努力与进步的正确姿势 ——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是指为了提高绩效而被刻意设计出来的练习,它要求一个人离开自己的熟练和舒适区域,不断地通过正确的方法去练习和提高。 01 明确目标 设立长期目标,再分解为阶段性目标,以便实现一系列微小的改变,最后将这些改变累积起来,构成之前期望的更大的变化。 02 走出舒适区 刻意练习发生在人的舒适区之外,而且要求人持续不断地尝试超出当前能力范围的事物,有意识地进行提升,并保持大量重复的练习。 03 专注和投入至关重要 必须紧跟确定的目标,以便能做出适当的调整,控制练习。 04 获得有效的反馈 正确反馈方式不是表扬或者批评,而是在练习细节上找出问题,然后通过不断解决问题获得实质进步。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如果家长能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能自觉主动地创造有利的家庭环境并注意自己的行为方式,帮助、影响孩子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起到学校和社会教育难以起到的作用。 让我们把寒假当成一个抖擞精神的调整期,当成一个补充能量的充实期。天天有梦想,天天有事做,天天出效果,用最佳的状态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学期。 来源 | 广东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