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去浮华求真淳

 木香草堂 2021-02-19

朱瑛、丁时辉

----对新课程实践中某些教学行为的反思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学习方法纷纷出现,课堂教学异彩纷呈,极具观赏性。但是,认真审视一下当前的课堂教学,我们感到,不少教师对于新课程缺乏深入的理解,重现象不重本质,用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有的甚至完全舍弃了传统教学中的优秀方法,盲目跟风,追求时髦,致使课堂教学出现虚假的繁荣,教学改革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对课改实践中的某些教学行为进行深入的剖析,以把握好课改的方向,引导教师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去“浮华”求“真淳”,使课改沿着健康的轨道向前推进。

不要谈“讲”色变

现在,你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在各实验区和实验校组织的观摩课、研讨课、展示课活动中,不少教师都很怕“讲”,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尽量让学生讲,让学生活动,让学生探究。因为越来越多的教师认为,落实新课标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教师就必须让出“讲”坛,做到少讲,甚至不讲,在听课中,我们就看到,有的教师自己退避三舍,让一名学生上台代讲,而为了让这名学生讲好,教师在台下专门为他开了多次“小灶”。

新课标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到底要不要“讲”?究竟应该怎样“讲”?请先看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的一段话:“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教师的任务在于借助教材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所以,教"耕不是不能“讲”,而是要“精要地讲”。就拿语文教学来说,只让学生畅抒己见,而没有教师精当的讲授和适时的点拨,学生的思维就不可能深人;只让学生想像、体验,而没有教"研启智慧的引导,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很难得到培养;只让学生诵读感悟,而没有教师的品词析句,学生的学习势必缺少深度和广度。在笔者看来,在课堂教学中,该细嚼的地方应还它个细嚼,该慢品的地方应还它个慢品。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要精心、选择和设计好自己的“讲解点”,要使自己的“点讲”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更有利于学生仓惭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那么,以语文教学为例,教师在何时精要“点讲”呢?

1.自读之前启发讲。在学生自主阅读前,简明扼要地揭示阅读要求和重点,提示阅读方法及注意事项。

2.重点难点着重讲。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之处,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讲解,该挖掘的挖掘,该品味的品味,该讲深讲透的讲深讲透,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疑准问题明确讲。当学生遇至疑难问题时,教师要明确地讲,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领悟课文内容。

4.合作学习提示讲。当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能抓住要点、有效合作时,教师要进行提示性讲解,以使合作学习更为有效、深入。

5.总结之时补充讲。在总结一节课、一篇课文的阅读情况时,在学生概括、总结的基础上,教师要及时进行补充,以进一步进行提炼和归纳,使总结更加完整、准确。

不要舍弃训练

我们仍以语文教学为例。训练曾经作为语文教学的有效手段;独霸天下几十年。然而,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没有了“训练”一词,频繁出现的是感悟、体验、领悟等说法,强调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以及三维目标的落实。有的教师据此把引导学生“有所感、有所悟”作为教学的惟一目的,在课堂上很少,甚至不再进行训练。他们认为,训练是工具性生的化身,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相左,与感悟、体验对立。正因为如此,在课改实验中出现了另一种倾向:重视人文性,忽视工具性,偏重对人文内涵的开掘,疏于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运用,变已往的“重训练而弃感悟”为如今的“重感悟而忘训练”,造成语言文字本体的失落或淡化。

我们说,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是人文性的载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离开了语言文字,离开了工具性来谈人文性,有舟无水,寸步难行。只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而忽视知识和能力的训练,课堂教学就会内容空洞,学生就会“营养不良”。有专家说:“语文,语文,学语学文。语文课程最重要的平衡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平衡。”科学而有效的训练是语言实践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方式。因为语文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宜采用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训练方式。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也必须建立在对语言文字理解的基础之上。因此,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训练都是需要的。训练本身并无多大过错,关、键是如何进行科学而有效的训练,使训练包容感悟,促进感悟,加深感悟;让感悟体现训练。请看一教师教学《燕子过海》重点段的成功教例。

第一步:反复读这一段,看自己能读懂什么。(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结合手中的课文,看学生有什么感受和体验。)

第二步:学“燕飞”,亲历“辛苦、艰难”。“燕子不分昼夜地飞啊飞,同学们,我们也和燕子一起飞啊飞。”(学生学燕子飞,三分钟左右,他们由最初的兴高采烈变为后来的气喘吁吁。)教师在一旁不停地提示:“继续飞,不要停,不分昼夜地飞。你们才飞了几分钟就觉得累了,可燕子是不分昼夜地飞,多么辛苦啊!”找出文中表现燕子“辛苦、艰难”的句子,找出句中的三组反义词。

第三步:说体验,读好“辛苦、艰难”。做完飞行的动作,再学燕子那样伏在甲板(课桌)上。教师拿笔当话筒采访“燕子”:“燕子,燕子,你为什么不慢慢地飞下来,而是像雨点那样落下来?你为什么不好好地站着,而是伏在甲板上?这旅途为什么使你觉得劳累?”由于是亲身经历、体验,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了燕子的“辛苦、艰难”。此时,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辛苦、艰难”读得情真意切。

第四步:合作讨论。“当你看到燕子飞来的时候,请不要伤害它们吧!你可知道,在到达目的地以前,它们飞过大海,是多么辛苦、艰难!”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课文在这里为什么要用感;叹句?假如你是水手,你想对燕子说点什么?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学习小组内讨论讨论。

第五步:再读这一段,把你的感受、体验、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在这个教学板块中,教师置语言学习于浓郁的情感氛围之中,通过读、演、说、议等训练,特别是采访中设计的问题,既让学生感到了燕子过海的辛苦、艰难,又让学生在解读词语、品味语言的同时,情感受到陶冶,能力得到发展。其中“飞下来”和“落下来”、“站着”和“伏着”的词语比较训练不露痕迹,天衣无缝,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到作者用词之精妙。这种把语言学习与悟意人情熔为一炉的训练,确实起到了包容、促进、加深感悟的作用,对工具陛与人文性的统一作了很好的诠释。总之,我们不要人为地割裂训练与感悟。只有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两者才能互相促进。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必须通过语文学习和语言实践来体现,语文教师一定要种好自己的田,浇好自己的园。”我们想,这应该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警言。

不要忌讳提问

现在,在语文课上,我们经常听到教师这样问学生:“你读懂了什么?”“读了这段话,你体会到了什么?”“请说说你的感受。”由于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所以学生乐于说出自己在学习中的思考与发现,部分学生开始有个性地学习语文了,教师不再追求答案的惟一了。但稍作观察分析,你就会发现,不少教师把“你读懂了什么”、“你体会到什么”、“你想说什么”之类的询问当做“万能钥匙”,不根据课文特点,不分时间场合,不顾学生实际,一味地使用。结果,学生感受不多,所见有限,思维肤浅,教学浮躁空虚,华而不实。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学习实践。但这并不是说,教师只能使用“谁来读”、“谁愿演”、“谁来说”等“征询式”的教学策略或方法。事实上,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带有主导性的提问仍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有价值的提问。那么,怎样提问才有价值呢?

1.要讲实效。对“你读懂了什么”之类的问题,如果学生交流肤浅,教师就不能“鸣金收兵”,而要适时点拨,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把对问题的思考、讨论推向深入。

2.要创设“大问题”背景。提出的问题不能小而碎,不能直白得学生一看就懂,一读就会。提出的问题要有质量,有思维训练的价值;要有针对性,扣住教材的重难点;要有启发性,“一石激起千层浪”;要有挑战性,让学生“跳起来”才能“摘到桃子”;要有趣味性,使学生欲罢不能。要创设“大问题”背景,提出的问题就要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例如:一位教师执教《将相和》一课时,针对组成课文的3个小故事,主要提了3个问题:(1)蔺相如会不会与和氏璧一起撞柱子?为什么?(2)在渑池会上,秦国与赵国是打成了平手还是分出了胜负?(3)廉颇到底有没有罪?

3.对重点问题要穷追不舍。在一篇课文中,教师要提的问题可能很多,但属于重点问题的只有几个,对这些重点问题,教者要抓住不放。如教学《落花生》一课的重点段,可提问:花生的可贵之处是什么?父亲这样赞美花生,实际上是在表达一种希望,他希望什么?你认为做人要做什么样的人?文中说要像花生那样,是不是说像桃子、苹果、石榴那样不好?为什么?一连串的追问,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把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深入。

4.让学生自己提问。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应放手让学生质疑。要像特级教师孙双金那样,舍得下工夫,引导学生质疑、提问,培植学生的问题意识。

不要只让“鸭子游泳,兔子跑步”

笔者近读教育家李维斯编注的寓言故事,发现其中有这样一则笑话:森林里的动物们要办一所学校,学校决定开设跑步、游泳等课程,规定每个学生都必须学好。鸭子是游泳高手,可跑步对它来说就太难了,它磨破了脚掌,才勉强过关,可自己的游泳强项也因此变得平庸;兔子是跑步冠军,可游泳对它来说却是难上加难,由于心理压力过大,所以兔子最终精神崩溃……

这则笑话引发了我们太多的思考。鸭子虽然勉强过了跑步关,但却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一一不仅磨破了脚掌,而且连自己的游泳强项也因此变得平庸;兔子呢?还没有等到过关,精神就崩溃了。那么,这是不是说鸭子就不要学习跑步,兔子也不要学习游泳了呢?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问题不在于学校是否开设了跑步、游泳课程,以及是否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学好,而在于教师究竟树立了怎样的人才观,以及运用了怎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如果教法得当,训练科学,那么,鸭子不仅能顺利地学会跑步,而且脚掌不会被磨破,游泳强项也不会变得平庸。其实,游泳与跑步不仅不矛盾,而且还能相互促进。再说,如果猎狗追来,鸭子不跑行吗?兔子掉到水里,不会游泳能活吗?

由此我们想到,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等新理念,片面地演绎成“谁能读一读”、“谁愿演一演”等教学行为。在教学视导中,我们曾对多个班级的若干节课进行统计,发现在一节课中,始终处于活跃状态的学生就那么几个、十几个,只占学生总数的l/4或1/3,不少学生依然是不敢“游泳”的“兔子”,不敢“跑步”的“鸭子”。开朗活泼、好问乐学的学生愈加能言善道,内敛孤僻、沉默懒动的学生愈加缄口不言。在这样的课堂上,许多学生不仅能力没得到多大发展,而且知识也没掌握多少。教育实践告诉我们,能言善道的学生未必知识扎实,知识扎实的学生未必能言善道。如何让能言善道的学生也有扎实的知识基础,让缄口不言的学生也能滔滔不绝,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那么,怎样让学生有展示“强项”的舞台,有培补“弱项”的空间呢?

1.教师必须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优势与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前预设,根据教学实际,巧妙地挖掘教材的潜在意义,进行多方面的引导、训练。

2.针对学生个体的实际,有目的地“训练”到人。除了“征询式”的“谁来读”、“谁愿演”、“谁来说”之外,还必须有“强制式、激励式”的“请你读一读,相信你能读好”、“请你演一演,你演得也一定精彩”、“请一个没有发言的同学说一说”等。使敢读的、能演的、愿说的有展示的舞台,使不敢读的、不敢演的、不想说的有锻炼的机会。

3.教师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和信心。“鸭子”“跑步”自然比较慢,有时还可能“摔跤”,我们不要急,等它一下;“兔子”“游泳”肯定很吃力,甚至可能“呛水”,我们不要躁,扶它一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极具复杂性与艰巨性的循序渐进的推进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课改过程中出现一些困难与疑虑是在所难免的。例如:与过去相比,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考试怎么办?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学校的教学设施等物质条件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课程改革会不会半途而废?评价观念滞后,课程改革会不会“旧饭新炒”?……笔者认为,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但千万不要将其绝对化、扩大化,甚至因此走回头路。那将是历史的倒退!我们应该认识到,此次课程改革的理念、方向毋庸置疑,成绩是主要的,有点矫枉过正也是正常的。我们应从“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认识这次课改的重大意义,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诊断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找准教育理想世界与教育现实世界的衔接点,在教育规律的层面上审视正在实践的教育教学行为,去掉“浮华”之气,追求“真淳”教风。惟其如此,才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才能促进课改的持续和深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