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卡人生 - 行走旧金山(#002) - 租车

 新用户02986T3F 2021-02-19

租  车

朋友推荐了一个叫“flightcar”的网站租车,承诺比任何一家租车公司都便宜,于是一试。

Flightcar的商业模式是这样的:经常出差旅行的人都愿意把车开到机场,但是担心停车的费用高;另一些经常到一个城市出差或旅行的人担心租车费用很高。于是有个年轻人,把这两种人撮合在一起,他鼓励人们把车开到机场,然后由另一部分人到达机场后把这些车开走。有车的人不必再担心停车费的高昂,租车的人还可以以低于市场的价格把车租下开走,而这家公司的工作就是把合适的车在合适的时间租给合适的人,并以此盈利,这就是一个三赢的模式。

通常在租车公司租车,价格差不多是50刀/天,我在网上咨询Flightcar租一辆SUV的价格是多少,Flightcar的工作人员给报价说是每天30刀/天。但是等我真正预定的时候,却没有看到有30刀/天的SUV了,于是我就订了一部38刀/天的车,大致和别克La Cross级别差不多。下了订单之后,他们发电子邮件回复说已经收到我的订单,我又回信说,之前他们给的SUV报价是30刀/天诸如此类的矫情的话。

到达旧金山之后,Flightcar来车把我们从机场接到取车的停车场,看到林林总总各类车型,有便宜的车,有贵的车,有Van,有Limo,完全不像传统租车公司的车型整齐划一的那种停车场。工作人员在忙碌着,很有礼貌地和我们打招呼。直到一辆宝马X3开到面前,我们也没有明白那就是为我们准备的车。后来一问,原来就是因为我在邮件里矫情地说了之前有人报价说30刀/天的SUV,所以才给我准备了这台车。原来,30刀/天的SUV是给那些全年租车用户的通用价格,在我们租车的这个时间段里没有适合的车型,只是他们看我说得还是有眉有眼儿,所以给我们做了升级。


Flightcar.com其实就是一种分时租车的服务,目前只在网上、只有英文下订单,且只在美国的旧金山、波士顿和洛杉矶的机场提供这样的服务。(看到这里,请务必要读完最后的备注哈。)另外,北京来的亲们请留意,在这里订车,因为开的车都是私家车,所以不用买保险,但是需要在预定的时候提供一个由北京市交通管理局出具的三年内无重大交通事故的证明(且翻译成应为)扫描件。当然,如果怕出问题,也可以买比较简单的保险,5刀/天或是10刀/天的。

在北京的话,这个三年无重大交通事故的证明可以前往位于北五环仰山桥附近的北京市交通管理局事故科办理。目前还不收费,不知以后办的人多了是不是就会收费。

在Flgihtcar 租到BMW-X3之后的几天里,一直用得挺好,却在我们从酒店退房的时候出了问题。那天,我们将一切随身物品放到车上,办理好退房手续之后,却发现车死在了酒店的停车场上。尝试了打火若干次,依旧未果,决定打电话给flightcar。说明情况之后,对方说帮我们叫拖车,估计一个小时以后可以到,于是坐在车里等。老公不甘心,隔三差五地打个火试试,结果不知怎么就被他给打着了。于是再打电话给flightcar,告知我们已经开车上路,在去他们那里的路上。车虽然被打着了,却还是没有电,方向指示灯没有、玻璃窗不能摇下来,种种表现都让我们觉得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非常不靠谱。可这是唯一的路,没有别的方法,于是我们就在最右侧的车道上开。

最后安全到达了目的地,然后解释,然后他们安排,然后又给我们换了一辆车 - Acura-MDX,价格不变。

说这个故事,并非想说自己占了多大的便宜,只是想说,看着商家变着法儿地想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是会打动人,也不由自主地让人把好的产品体验分享给更多的人,自然也会让人愿意不断地回来再次购买他们的产品。

又比如我们住的这个酒店,叫做RedRoof Inn。本来应该退房了,但是因为旅游旺季,我们的下家没有找好,带着两个孩子,去哪里都不方便,不得不再请他们帮忙弄间房。负责的一位先生帮我们找了一间,但是等我们退房的时候才知道,原来预订了我们这间房的那个客人因为来晚了,所以才让给了我们。可后来他又来了,RedRoof Inn又花了250刀在附近的一家酒店里帮他找了个地方住。我们觉得非常幸运,向他说了很多感谢的话,他说,在facebook上面留言吧,帮我们把好的体验传递出去,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

另外,听说在美国住酒店,所有标明是Inn的酒店,WIFI都是免费的,所有标明是Hotel的,WIFI就不是免费的。我们一直都是Inn着,所以以为哪里的网都是免费的。有没有一直Hotel着的亲呢,请证实一下这件事?会周知结果。

写于2014年7月 旧金山

New Updates 情报更新:
不要看了flightcar的消息就急着去租车,首先说明一下,这是2014年的笔记,不是最新的消息。这家公司使用了类似AirBNB的模式进行汽车租赁的公司已经在2016年被奔驰公司收购,它的技术平台成为了梅赛德斯奔驰北美公司的技术创新部门的一部分,而它的最初创业者,一个21岁的年轻人也跟着进入了梅赛德斯奔驰公司。我为什么知道这么多呢?原因是,后来,我从一个承租人又成为了一个出租方,而且还见证了他们被收购之后的一系列转变,也成就了我一个非常有趣的人生经历。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