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圆梦南极:(2)海上巡游

 美在旅途 2021-02-19
下午3点,我们在蒙蒙细雨中登船了。
海洋亚特兰蒂号游轮,怎么读起来这么别扭呢?
“海洋”是意译,“亚特兰蒂”是音译,拼在一起,特别奇怪。
“亚特兰蒂”不就是大西洋吗?
我就叫它“大西洋号”。
在邮轮中,它不算大,排水量只有1万2千多吨。
但它有特色,是科学考察船改建的。
乘客198人,船员140人,接近1比1了,服务不会差吧?
最关键的,登岛有人数限制,人少有优势。

安全课,撤离演习,人员介绍。
傍晚5点多,我们在大厅里开会,船悄悄启航了。

乌云密布的空中,开了一扇天窗。

甲板上人很少,因为都被船长的话吓着了。
“一个人轻易不要上甲板,起码要两人以上同去。万一有人掉下海,另外的人眼睛不能离开落水处,然后一面呼救,一面抛救生圈等。”

这是比格尔海峡,据说因达尔文当年考察该地时所乘“比格尔号”船而得名。

雪山草地,颇像瑞士风光。

风平浪静,坐看海峡飞云。

真正的考验不在这里,而在前面的德雷克海峡。
那是“魔鬼海峡”、“死亡走廊”。
是“杀人的西风带”、“暴风走廊”
一年365天,风力都在8级以上。
万吨巨轮在波涛汹涌的海面,弱小得就像一片树叶。
历史上,曾有无数船只遭灭顶之灾。

起风了,远处的海面有了小白点。
那是浪花在示威。
小白点越多,浪越大。
船开始起伏,有点冲浪的感觉。
走廊里的人全像醉汉,往左迈一步,往右晃两下。
即使是顶级的模特,也走不成猫步了。
没关系,晃得厉害就躺在床上闭目养神。
半夜,“哐当”一声,从梦中惊醒。室友的茶杯从桌上滚到了地上。
此刻,虽然餐厅里人数明显减少,但装着红茶的酒杯没有倾倒。
服务员说我们是幸运的,风浪大的时候,餐厅里是没有人的,大厨也倒在床上起不来了。
我查过资料,德雷克海峡的浪可高达20米。
乖乖,六七层楼那么高的浪砸下来,往哪里逃?

德雷克海峡还是世界上最深最宽的海峡。
最深处5248米。如果把五岳中最高的华山放两座到海峡下,离海面还有近千米。
最窄处890公里,视力再好的人也望不到边。
那不是峡,那全是海。
汪洋一片,一片汪洋。
以至于见到有房屋的小岛,我还以为是海市蜃楼。

雪坡,拉了一根漂亮的斜线。

雪原,夹在天地之间,像三明治中的奶油。

经过一天两夜的航行,我们终于闯过了德雷克海峡。
南极的浮冰欢快地漂过来迎接远方的客人。

这哪是浮冰呀?
分明是比我们船还大的冰山。
像不像一条白色的大鲸鱼?

冰山造型各异。
这是摇篮,还是元宝?

露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
冰山的90%在水下。
你问这座冰山的年龄?
大概5000岁吧。
冰山冰的平均年龄在5000年以上
冰山还是极为宝贵的淡水资源,纯净,没有污染。
想想看,怎么来利用它?

海上巡游,拉开帷幕。
冲锋艇出发了。

企鹅在山坡上等着我们。

常年见不到人,企鹅也很寂寞吧?

海豹的态度不够好,自顾自睡觉。

看这睡相!
大白天的,在做什么梦呢?

这是罗伯特岛,临时加出来景点
因为我们大西洋号到得早,增加一次巡游项目。

前面冲锋艇上的人登陆啦?
没有,是浪把他们托起来了。

说好的,是巡游,不登陆。

前面的冲锋艇和企鹅贴得那么近,我们在远处看风景。

端着600的长焦镜,还只能拉到这么大。
能看清吗?
帽带企鹅,颈下有根黑线,像系帽子的带子。

好,这里有个小不点,正在东张西望。

还不快来迎接我们?
我怕脚下滑哎!

好吧,我们去看看企鹅的高速公路。
企鹅也有高速公路?
有啊,那一条条褚红色的便是。

红色,是它们的粪便。
一路走,一路大解,是不是有点不讲卫生?

企鹅腿短,雪深处,举步维艰。
大家一起踩出一条路来,就能快速行走了。

嘿嘿,高速公路还不止一条,并行的有几条。
我们的高速公路经常堵车,是否学学企鹅,多开几条?

我们在讨论高速公路,海豹继续睡大觉。

喔,终于有一只抬起头来,看了看我。

派头不小,睡觉时还有警卫员站岗。

山头上还有放哨的?

白鞘嘴鸥也来凑热闹了?

数数看,这里有多少只企鹅?

夏天,正是孵蛋季节,企鹅喜欢在干燥的地方堆石筑巢。

只有顽皮的家伙才在雪地里嬉戏。

水里有食物,所以水边也是它们喜欢聚集的地方。

乱石嶙峋,黑白分明。

天寒地冻,好个盛夏。

山上贼鸥,虎视眈眈。
山下哨兵,无可奈何。

孵蛋的孵蛋,游戏的游戏。
各得其所。
我们就远远地看看,不打扰它们了。

归途,在探险队员的眼镜里看到了我们。

如果您觉得这篇游记还可以,请点右下角的“在看”。谢!

如要看海上游侠以前或以后的文章,请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免费订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